乒乓球吧 关注:557,334贴子:26,883,142

张本现在虽然牛,但真的不及当年小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胖2013年刚冒出来时16岁 真的是天降紫微星,队内直通和全运会真的让人感到惊艳。那时候除了打马龙,打其他人并不下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09 18:37回复
    该轮到小胖修理摩托了,希望日公碰到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09 18:38
    收起回复
      但是和国乒新一代的同年龄时期比。怕也是仅次于小胖了。
      不过日本的前科在那里。多少天才少男少女都长废了。看看张本能不能过这个鬼门关吧


      IP属地:上海3楼2019-06-09 18:40
      收起回复
        13年全运会爆冷击败445和大蟒然后进决赛和马龙打满七局真的**,全运会后又连夺波兰及德国两站公开赛冠军,随后又夺得瑞典公开赛亚军和总决赛季军。13年12月,樊振东以16岁之龄跻身男单世界排名前五名,这无论是在中国或国际乒坛都不多见。(当然现在小张本也做到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09 18:45
        收起回复
          回忆樊振东出道时给我的震撼,我觉得账本的震撼感还是弱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6-09 18:47
          收起回复
            樊振东那时候强大到有些变态,大部分老将在当时打小将都会有种老将还是上风的感觉,结果小胖打继科许昕马龙王励勤硬是打出了小将更上风的感觉,尤其是小胖的先进反手打出来时,让当时所有了解乒乓球技术的人都震惊了:***原来反手还能这么打?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09 18:48
            收起回复
              当时龙队打也不上风,当时小胖刚上一队,主力对他都不熟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09 18:49
              收起回复
                小胖十三四的时候还在打基本功,不过如果也像张本那样小就被放出去, 我觉得成绩不一定会比他差,只是国情不允许(国乒一直不缺人才,况且那时候三剑客和王皓都很强势,肯定不会断代培养),张本的情况就不行了,因为他本没什么人才,只能断代培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09 19:03
                回复
                  小胖真的是一战惊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6-09 19:12
                  回复
                    新技术,杀手锏。
                    我觉得一个新技术出现并成熟的时候,就要靠着人无我有的优势,拿下比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09 19:58
                    回复
                      当时觉得别人都在拿剑练功时,樊振东拿了个大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09 19:59
                      回复
                        事实证明紫薇星也好少年天才也好,总要经历这种阶段迷茫的阶段,小胖上来多猛现在不也会经历主力的必经之路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09 20:15
                        收起回复
                          当时是真的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6-09 20:59
                          回复
                            那更加说明,他现在退步了,感觉17年就是他的巅峰,他是典型的出道即巅峰的感觉,因为技术单一,缺少变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09 2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