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缠丝拳吧 关注:135贴子:714
  • 5回复贴,共1

金庸过世之后为峨眉武术正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庸过世之后为峨眉武术正名
史料分享:峨眉武术简介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源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构成当今庞大的峨眉系列武术,并无金庸大侠杜撰的所谓郭襄创派、女流为主、灭绝师太等不良影响。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
  《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时期有三大剑法,为剑法始祖,乃“越女剑法”、“玄女剑法”和“猿公剑法”。而“猿公剑法”便是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创。由于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到了明代和清代,峨眉武术开始进人鼎盛时期。明史有记载的兵部主事唐顺之论著《峨眉道人拳歌》是早期描述通背拳的珍贵资料,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通背拳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也是记录内家武学十分重要的文献,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出自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臂拳。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峨眉武技中因受龙门派内丹学说的影响而从通臂拳中分流出来的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内家源流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
  峨眉通背缠拳,民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及观殿宫阁道人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司徒玄空是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不断发展。除拳术传到北方衍生出的各大拳种外,在西南川渝地区还有通背掌、无极掌、通背功、白猿剑、峨眉通背缠拳、通臂棍、五行棍、化门拳、一指箭、峨眉十二桩、缠闭内功、火龙掌、二指剑、峨眉枪、巴子拳、无极刀、峨眉刺、道长拂尘、天罡太极等功法。


1楼2019-06-05 09:51回复
    题峨眉武术
    遥闻峨眉武术功,源起通臂司徒翁。
    山静云深妙相处,佛道动静皆相融。
    临济气功十二桩,火龙拳迷张三丰。
    以小取胜似小架,点穴飞剌把喉封。
    僧门徒手长三步,浪子燕青一阵风。
    子午剑转如闪电,夜行刀劈骠悍猛。
    千年沧桑树一帜,一诗岂能话尽穷。
    内外兼修刚柔济,短小绵软巧苍穹。
      注释:
      峨眉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发源于峨眉,普及于巴蜀。吸道佛之源,仿猿猴之灵,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独树一帜于世。与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峨眉武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司徒玄空创"通臂拳"为标志。
      临济气功十二桩: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创编“峨眉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研究考证:白云禅师早年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他不仅精通道家的阴阳虚实、养生等,也知晓佛家武技,加之,他又懂医学,所以,创建一套动静相融的功法,共分12节,后人称为“峨眉十二桩功”。
      火龙拳:陈抟号“扶遥子”,是逍遥派的创始人。他传承黄林派,并传弟子“火龙子”,后“火龙子”创“火龙拳”,原名“九龙困匡拳”,该拳是峨眉派镇派之拳。相传,武当拳的祖师张三丰曾到峨眉山修道,与道士们一起习武练功、交流技艺数十年。在此期间,曾向“火龙子”学火龙拳。
      小架:是相对外家拳的拳架。峨眉拳术在拳架上讲究“以巧取胜”的“小架”,而不是“大开大合”的“大架”。
      点穴:天罡点穴:六大专修功之一
      飞剌:指“峨眉刺”。“峨眉刺”似女人的头簪子,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刺杀武器。
      僧门徒手:僧门派是由少林高僧云昙所创,是典型的外家拳,吸收了道家的养生功和民间拳技而形成的拳派。
      浪子燕青: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
      子午剑: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苦心创编“峨眉子午门武术”,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命名。
      夜行刀:夜行刀以轻柔活变为其艺风,动作柔中寓刚,缓中有快,高低结合,突出在夜间通过观、听、摸、杀,使进攻刀法凌历,防卫密不透风,故夜行刀颇具四川地方拳械风味。
      短小绵软巧:是概括峨眉通背缠拳的特点。峨眉缠闭门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所谓“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明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曾来峨眉,与武学高深的道人深度交流中,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形象地描述了道人的精湛武功。其硬功,一顿足则“岩石迸裂惊沙走”;其柔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从起势到收功,动作变化莫测,套路清晰完整,因其行拳风格劲势浑圆整齐、刚柔阴阳相间、虚实收放突兀、螺旋缠绕连绵,兼之“乃是深山白猿授”的历史源革,功家亦称之为通背缠拳。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唐顺之先生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佳句言其大要。练功时要求“天应星,地应潮;顶天立地,哼哈弹抖。顶则虚灵上拔之飘逸,沉则松肩接地之凝重;前后相拔则得力贯通身之道,遂成浑圆整劲。低姿入地,力从根发,劲整而力聚;高势飘然,机含万变,泰然而处敌。”观之掌不离腮,肘不离怀,紧骤机灵,圆转多变。注重似柔非柔之“绵”,似刚非刚之“脆”,达到“绵劲”和“脆劲”的有机交融和谐统一。手法上少直击而注重培养前臂胳膊粘黏绵随的螺旋横劲(裹铁力);腿法较少强调步法灵活,每以“缠丝无步被人跌”警戒弟子;用法上多“以巧取胜”的“小架”,提倡引进落空,避“实”击“虚”,后发先至。


    2楼2019-07-15 15:05
    回复
      通臂拳的历史演变
        《中国武术史》记载:通臂拳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创编的。动乱和战争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有些诸侯国家或部族战败后,一些逃脱追杀的战神因而隐居避远的峨眉山,司徒玄空便是其中佼佼者。司徒玄空潜修期间观研猿猴等动物搏杀技法并结合自身征战经验创编了古老的通臂拳并传播于众,因其常着白衣,徒众多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道号动灵子。

        北宋前后主张通过呼吸运动脏腑胸隔增大肺活量的内丹流派逐渐兴起,这和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健身气功已经日益接轨。南宋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便是当时持这类新观念的佼佼者,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兼并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现今川中青羊宫、青城山等道统都是全真龙门系列。同是秉承中华文明黄彭老庄、葛洪抱朴传统尊生重命修心哲学的道门武技在交相熔融中不断升华,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全真龙门道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背部督脉等诸阳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后来,通臂拳技击思想被少林系列武术吸纳,极大地丰富了少林武术。通背拳武学理念因《峨眉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逐渐充实或衍生了近现代各内家拳流派,其千古绝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技法大要,川中民间及河南焦作一带明末时期也叫通背缠拳;川东巴渝地区称为缠丝拳,数百年间逐渐形成峨眉系列武术之缠闭门(亦称蚕闭门或化门)功夫。

        至明朝初年,全真龙门派六代弟子张三丰更是盛名远播,深受明成祖追捧数十年不应,武当山道观群因而兴起。道家武术史记载,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中峨眉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

        峨眉缠闭门亦称蚕闭门或化门,缠即行拳时螺旋缠绕,连绵不断,如蚕之吐丝。闭为应敌时避实就虚,紧封敌手,束缚困敌之道。化有和暴制刚,空化敌劲,履虎尾而不见伤之意,诀曰:“旋腕避锋,接手半空。扣步拧腰,顺势顺风”。也有人认为化门名称之源,在于手法多变,颇有花梢之意,但又不同于花拳,故名化门。
        缠闭门的演练风格和洪门拳法不同,要求内功修炼、整劲发放,主张“百折连腰尽无骨, 一撒通身皆是手”,一般以近身贴靠、横劲沾粘、惊炸弹抖、打穴击要为主,少有大开大合的动作。有些地方的练法却以柔化、小巧为主,多用手腕“制化敌劲,引进落空”,其牵缘手法有通过螺旋劲化开对方进攻,顺势牵引对方摔出之意,俗称“顺手牵羊”。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主要手法是:巴、探、挂、拿等,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脚轻快,隐隐有猿猴稚趣存乎其间。
        缠闭门典型套路是三十六闭手。三十六闭手又称通背缠拳,也叫“天罡太极拳”,其内容丰富,方法多变,攻防严密,刚柔并济,具有远踢近收,远手近肘的特点。此外尚有练步、连掺、十八拦、十二时辰、肘桩、平桩、小连桩、大练步、搅丝捶、无极掌、二指剑、三拦棍、无极单刀、缠闭枪、五行子午棍、白猿剑、双头枪等几十种拳械功法。主要分布流传于成都、重庆、南充、大足、内江、万县、泸州、荣昌、宜宾、涪陵乐山、江津等地。(转自百度“峨眉缠闭门”吧)


      3楼2020-01-10 21:27
      回复
        峨眉通背无极掌
        01、请手提气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挤手  04、右挂挤手
        05、沉气贯劲  06、缠手牵缘
        07、棚手顺捶  08、旋缠右挒
        09、左提膝侧踹 10、白鹤亮翅
        11、棚手拗捶  12、旋缠左挒
        13、右提膝侧踹 14、退步跨虎
        15、掺手铳捶  16、倒肘格挡
        17、乌云盖膝  18、分手蹬脚
        19、回身劈掌  20、倒肘推掌
        21、拗步右撩掌 22、顺步右反撩
        23、拗步右撩掌 24、顺步右反撩
        25、回身劈掌  26、上左步推掌
        27、提膝抱掌  28、摘星换斗
        29、上步撩掌  30、拐步合手
        31、管脚抖手  32、盖步合手
        33、管脚抖手  34、回身劈掌
        35、上左步推掌 36、拦手摧心掌
        37、盘搭反掌  38、合手托掌
        39、开步反背掌 40、合手托掌
        41、开步反背掌 42、回身劈掌
        43、上左步推掌 44、拦手摧心掌
        45、上步撩掌  46、立缠摧心掌
        47、顺步穿掌  48、剪脚顶肘
        49、凌空二起脚 50、神龙回首
        51、缠挒断肘  52、盘搭穿蹬
        53、倒肘推掌  54、右顺步撩掌
        55、回身劈掌  56、上左步推掌
        57、马步侧劈掌 58、右顺步撩掌
        59、回身劈掌  60、上左步推掌
        61、马步侧劈掌 62、右顺步撩掌
        63、回身劈掌  64、上左步推掌
        65、拦手摧心掌 66、上步撩掌
        67、跃劈华山  68、马步侧劈掌
        69、缠抱独立  70、玉女穿梭
        71、横步挤手  72、导气归田
          峨眉通背无极掌,是峨眉武术矮桩械手拳路之一,川人读音中器械的械字与剑字相近,故有些地方亦称剑手。传久传远了,多以剑手一词之言简意赅道其技击搏杀之妙。剑手有剑指、剑掌、剑拳之分,由古传剑法、刀法和棍法衍化出来。明清时期统治阶层为维护“太平盛世”,常常限制普通人私藏武器或带兵刃出门,不少武林门派刀剑枪棍等因而都有各自隐秘的修练方法,如缠闭门的无极掌由无极单刀而来;二指剑由白猿剑而来;“无形子乌棍”由五行子午棍而来;一指箭由峨眉缠闭枪而来(北方的形意拳据说也是由枪而来)。


        5楼2020-12-04 12:39
        回复
          峨眉通背缠拳总诀:
          请手提气,退回奇门,挂步挤手,抖擞撑圆。
          沉劲入地,顶意连天,螺旋通背,命门混元。
          头角峥嵘,恨意绵绵,信步由之,运臂和缓。
          开合有序,起伏随缘,引进落空,化拿沾粘。
          百折通顺,撒放惊弹,若有若无,似虚似幻。
          入门之要,首重地盘,精神集中,气沉丹田。
          步下基础,虚实两投,活泼稳健,随波逐流。
          攻敌宜紧,自守宜重,以逸待劳,以静待动。
          技击之长,在于斗智,知己知彼,借力乘势。
          擒拿制扣,随握随释,松则自逸,紧则自制。
          照左击右,上惊下取,诱敌生疑,顾此失彼。
          应敌纲领,诱字为首,善于诱敌,敌人束手。
          先发制人,因为得计,最高一层,后发先至。
          腿法宜矮,步法宜圈,拳法宜钻,掌法宜翻。
          手法步法,随曲随直,曲则无妨,直则受敌。
          虚实宜分,制胜出奇,手后一尺,天下无敌。
          (转自全球连锁“缠丝拳会馆”吧)


          IP属地:重庆6楼2021-08-15 1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