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吧 关注:916,840贴子:30,984,273

【长草期乱侃】不定期更新,型月中的佛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法特狗又一轮长草期,随便XJB扯一扯
不定期更新
欢迎随便来水


IP属地:广东1楼2019-05-17 10:24回复
    目录备用


    IP属地:广东2楼2019-05-17 10:25
    回复
      01 所罗门与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我们来看FGOM对所罗门宝具介绍的这段

      以下为粗略渣翻
      所罗门的完全消灭并不是指他的痕迹彻底消失,而是意味着他所应当成就之事全部完结。
      ……一切生命,在其完结·终了时都会有“未完成的”存在。无论那人度过了如何完美的人生,依旧会有“剩余”。
      那份“剩余”籍由后人承担起来,成为了人类史(前进)的痕迹。
      完全消灭则意味着,从那痕迹上脱离。(上がる,有上升、升起、完结、用尽的意思)
      被赋予个体的一切都已达成,成为“其生命没有没做完的”的状态。
      再也无需打倒他,也无需依赖他。
      谁也不必寻求他,
      谁也不必背负着他的死,
      谁也不必再向他寻求,更多的帮助、成果。
      这意味着从英灵之座消灭一事。
      解开生命的课题,这个宇宙一切应成就之任务(task)全部告结。
      传说有位人类中唯一一位开悟的救世主,然而在与他(救世主)不同方向的到达点上,有个胆小鬼到了此处。


      IP属地:广东3楼2019-05-17 10:27
      回复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提到了你月非著名杂鱼——觉者(唯一一位开悟的救世主),即佛陀。
        所罗门抵达了什么?
        我们知道,在型月世界的设定中,也是存在轮回的(典型如起源觉醒的某杀人魔,橙子推测其前世是某食肉的猛兽;FSN游戏大约是UBW线也有提过,魔术师里有人试图唤醒前世记忆来取得前世的知识等等),虽然法特里说,
        成为英灵之后就脱离轮回了,但是呢,实质上
        成为英灵的人类虽然脱离了一般而言的轮回而居于英灵座,但依旧可以被后人召唤到现世,经历一轮又一轮生死,这又可以理解成一种另类的轮回,
        这也是在后来FGO的1.5第三章里1001所害怕的,“即使成为英灵之后,依旧会被当作从者召唤出来,依旧会经历生死”,而在羡慕罗曼所达到的“无”。
        从1001来看,罗曼所抵达的就是究极的“无”
        这种“无”,在佛教就有类似的表述——没有余下任何东西地从此世(三界)消失,再也不会回来——即,无余涅盘。
        而更巧的是,按照(小乘)佛教的设定,当一个人证得涅盘之后,他就会生起这样的认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生已尽——(十二缘起的)生,到达尽头了,即不会存在下一生了。
        梵行已立——清净的修行生活,已经了完成了
        所作已作——应当去做的,已经全部做完了
        不受后有——不会再产生之后的“有”,即不会再处于轮回的状态了
        读到这里不难发现
        这个表述,罗曼宝具介绍栏里“成すベき事をすべて終了した(应当成就之事全部完成了)”与“所作已作”简直是如出一辙。
        罗曼自爆之后的所处状态,也与“不受后有”惊人的一致。


        IP属地:广东5楼2019-05-17 10:40
        收起回复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奈须蘑菇在构思罗曼是以怎样的状态离开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受到了佛教思想影响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我们这里必须明白的是,奈须蘑菇参考了一部分佛教思想,并不代表他完全认同了佛教思想,抑或是说,并不代表,佛教的设定就能在型月世界通行无阻。
          比如说,
          在罗曼与盖提亚的对话里,罗曼提到:“的确,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总会有痛苦在最后等待。”
          从这一句话里,也能看出佛教“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的影子,在佛教的理解中,一个人遇到坏事遭受不幸,是苦;遇到好事,高兴,但这份高兴并不能永恒的持续下去,过后就消逝了,所以这种“不能永恒的存在”也是一种苦;以及一个人对于他的所处境遇并不能完完全全自由自在的掌控,这种“被动的承受”也是苦,所以一切有为法,都是苦。
          (西方的哲学家也有类似的态度,如叔本华有说: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无聊,人生就在这其中不断摇摆)
          但是呢,这里分歧立刻就出现了,
          佛教的意见: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罗曼的看法(就是下一段对话内容):以有限的生命,来直面死亡与断绝。知晓着终结,却重复着别离与相遇。那刹那的旅途,就像耀眼的星之闪烁。这就叫,爱与希望的故事。
          面对世界上“一切都不是永恒”这种固有规律,佛教的选择是溜之大吉,彻底的离开这个世界,罗曼这里则是明显的赞美刹那中的闪光点,给予高度评价(这里不难看出,这才是奈须蘑菇借罗曼之口想表达的)


          IP属地:广东6楼2019-05-17 10:52
          收起回复
            好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17 11:15
            回复
              圣堂教会:什么时候开一期我的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5-17 11:17
              回复
                坐凳子。等待中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9-05-17 11:18
                回复
                  随便再来调侃一下阿三绊礼装那个“觉者”
                  在大乘佛教里,觉者这类称呼,仅为佛陀的称呼;不过嘛,小乘佛教里,比如现存的东南亚佛教就认为,辟支佛(又译独觉佛)也可视为一种佛。
                  (南传的经文里说,有两种佛,一者是如来、应供、正遍知;另一者是辟支佛。不过在对应的北传阿含经里,与辟支佛并列的就是阿罗汉了,只说阿罗汉与辟支佛甚是难得,不提辟支佛也是佛了……为啥呢?因为北传的大乘思想比较浓厚,辟支佛是没资格跟如来并列的,只能跟阿罗汉并列为“小乘圣者”)
                  照佛教设定,辟支佛和佛陀,都是在无佛出世的时候,不从他教,无师自悟,得证大道,区别在于辟支佛不愿意、又或者没本事开宗立教,基本不给别人讲道说法(有也很少)……当然大乘佛教设定里,佛的德行和神通更是各种吊打辟支佛这种“焦芽败种”,这个先不提。
                  我们回归正题,来说阿三绊礼装这个觉着问题
                  非要把阿三这个觉者往佛教里套的话,就不难看出,纵观阿三的一生,也没啥开宗立教,传播教法的作为,他这被蘑菇猛吹的堪称悟道的高洁品质嘛,也可以归结为天生+后天自行培养的个人修养,也不算是从谁门下学到的,嗯,这里就微妙的符合了辟支佛的定义
                  (当然啦,阿三的实际情况能否完美的契合佛教辟支佛的定义——当然是不能,这里只是乱侃。再强调一次,佛教的设定,显然不可能在型月这头通行无阻)
                  不过继续侃下去的话,这就有个比较有趣的一点了……小乘佛教里,辟支佛可以与辟支佛共存,但辟支佛碰到如来,就属于那种“王见王,死棋”的情况,阿含经里就有辟支佛听说佛陀要降生了,立刻、赶紧、迅速的——舍寿入灭了(自杀),乖乖给佛陀出世让路。大乘佛教里,虽然允许辟支佛与佛共存,但是……是处于辟支佛乖乖听佛说法这种立场上,通常是二乘不究竟、赶紧回小向大之类的训诫,否则什么增上慢者、焦芽败种的帽子在安排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5-17 11:59
                  回复
                    up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5-17 12:12
                    回复
                      而大乘佛教就是:既然众生还在受苦,那佛也不能自私地自己消失,为了普度众生佛必须长久地存在下去,直到众生都不受苦为止,而这可能要达到无限远的未来,所以佛也会存在到那个时候


                      IP属地:江苏14楼2019-05-17 12:29
                      收起回复
                        便乘佛教:僧达哟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5-17 13:47
                        回复
                          随喜赞叹师兄传播佛学


                          IP属地:江苏16楼2019-05-17 13:56
                          回复
                            诸佛的寿命也指正法的时间 极乐国土的无量寿佛也会涅槃 为什么二乘不被提倡 因为二乘见思已经断尽 但是尘沙惑和无明没断 所以并不究竟 因为大乘菩萨位里的初住位与阿罗汉相当 五十二阶里的初住位对大菩萨来说不算高位 南岳慧思禅师在舍报时有人问他 你现在修到了哪个一阶位 禅师亲口说自己已经修到了十信铁轮位 大家熟知的几大菩萨都是法王子 是候补佛位


                            IP属地:湖南17楼2019-05-17 13: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