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通达吧 关注:609贴子:1,090
  • 1回复贴,共1

专业奔驰维修,大兴区奔驰维修蓄电池维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辆行驶里程约13.4万km的奔驰E260轿车。客户反映:该车正在行驶中,在仪表上突然出现红色的蓄电池符号报警,显示“参见用户手册”,。
故障诊断:接到车辆后,根据客户的描述进行检查车辆,Wifi进入车内,启动车辆,发现在仪表上有红色蓄电池故障报警,并显示“参见用户手册”的故障信息,确认客户抱怨。技师在场内对车辆过断示路试,发现车辆仪表上面的ECO指示灯消失,下部控制面板上的ECO按钮指示灯熄灭。接着技师连接奔驰专用诊断仪,用XENTRY软件读取相关故障码,读取的故障码是“B21DF71The relay ‘Decoupling of starter battery has amalfunction. The actuator is blocked.”意思是“启动蓄电池的退祸”继电器有故障,执行器连锁,当前故障。
根据故障现象、功能检查和诊断仪检测,初步判断为车辆的ECO系统出现故障。先了解一下车辆的ECO系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对于处于静止扰态的车辆,发动机启动/停止功能可以自动关闭发动机,而当驾驶员想起步时,可随时启动发动机。
通过使用ECO启动/停止附件蓄电池(G1/13)可以防止车辆在启动过程中车辆成员察觉到车辆电压降低,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车身蓄电池与车载系统用电器断开,在断开期间,有ECO启动/停止附加蓄电池(G1/13)给车载用电器供电。
G1/13由电子继电器K114促动,G1经过ECO启动/停止功能二极管(V19)与车载用电器断开和接通。K114和V19均有前SAM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的资料查询,再结合故障码,我们判断可能的故障有:① ECO附加蓄电池转换继电器K114故障。②ECO功能转换二极管V19故障。③转换二极管V19或继电器K114的线路故障。④前SAM控制单元内部故障。根据所列出的可能原因,技师逐步进行检测。
根据故障码引导观察,实际值车载电压为14.6V(连接充电机),附加蓄电池(G1/13)电压为12.8V,附加蓄电池内部电阻为200mΩ(标准值≤300mΩ)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蓄电池检测仪测试G1蓄电池为“Good battery”,侧试G1/13也是“Good battery”,说明车辆两个蓄电池均正常。根据故障码引导检查部件V19(启动/停止功能的二极管),通过激活发现K114(启动/停止附加蓄电池继电器)和V19(启动/停止功能的二极管)在车辆熄火钥匙开到二挡时,K114为“open”而V19为“closed”。
接着技师进行激活测试,在激活的过程中K14和V19的状态变换:
①首先K114是“open”状态,此时V19是“closed”状态;
②然后K114变为“closed”,此时V19则还保持“closed”状态;
③接着K114保持“closed”,此时V19则变为“open”状态;
④最后K114变为“open”状态,V19则又变为“closed”状态。
通过激活检测后,判断问题点应该在部件V19 ECO自动启停功能二极管。技师拆下F32(发动机右侧保险丝盒),测量ECO退藕继电器V19的P1插头1号针脚到前SAM的18M插头14号针脚线路,线路电阻为0.2Ω,并且无短路现象,线路正常。用万用表测量V19主供电源接头B1,到经过V19后的车身主供电源接头发现电阻均为0.5Ω左右,这说明V19内部呈常通状态。此时技师对调红、黑表笔测量结果都是一样的。V19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开关,将从主蓄电池过来的主电源分给车辆电网几个主要模块,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部分电源断开或者闭合。同时V19的主供电端B1电源接头和车辆的充电端了一是连接在一起互通的。为了验证故障我们测量了一辆正常车辆的F32/V19的状态,发现其在车辆断电后,V19主供电源B1接头到其他接头(除到充电端子为0.2Ω)均为313.2kΩ。此时的测量方法为红表笔测量B1端子,黑表笔测量其他供电端子。如果对调红黑表笔测量结果则为“OL”。这说明V19内部出现了电器故障,导致在断电后两端出现了导通的现象。根据以上检查确定为ECO退褐继电器V19内部故障,出现了一直导通的现象,导致ECO工作时无法断开车辆主蓄电池和车辆电网之间的连接,最终导致ECO功能失效,并且导致仪表上蓄电池报警。
故障排除:根据以上检测确定为F32中V19(启动/停止功能二极管)内部电器故障,出现了一直导通的现象,导致ECO工作时无法断开车辆主蓄电池和车辆电网之间的连接,最终导致ECO功能失效,并且有仪表报警。由于V19不单独提供配件,最终更换总成部件F32后,故障彻底排除。


1楼2019-04-19 17:55回复
    请问楼主F32保险盒总成多少钱,怎么去买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3-02 0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