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篮吧 关注:9,539贴子:46,429
  • 21回复贴,共1

[扶贫]投篮发力深度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同学觉得投篮射程不够,或者跳投发不出力量,这次我把自己的投篮心得总结一下。作为一个马上4张的爱好者,我体重180斤,卧推10个,跳起来勉强摸到网的身体素质,我还是可以跳投三分。我个人打了20多年野球了,仅仅是个人爱好,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首先,跳投是一个全身发力的动作,即使你投篮全不在节奏上。但发力分很多种,怎么分类对投篮的指导意义是不同的。首先,分主动发力,俯卧撑就是主动发力,被动发力,用手指弹蚊子或者玻璃球,就是被动发力。按照牛顿定律,只要产生位移,就一定会做功,也就是,无论你的肌肉是伸展,还是收缩,都会做功的。这里所谓的主动发力,是有意识的较劲和使用肌肉,比如掰腕子的发力方式;注意,投篮的时候,所有的关节都会参与发力和做功(即使不主动发力,也会影响投篮),但只有很少一部分重要关节会主动发力


IP属地:辽宁1楼2019-03-25 21:13回复
    投篮和突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技术。突破,顾名思义,是一种突破性技术。所谓突破性,就像老师常说的,有一层窗户纸,捅破就会了,不存在忘了这么一说,就像骑车,游泳。投篮就是一打窗户纸,每一层很好捅,但都捅破,却是个系统工程。就像飞机装配,有原厂零件和图纸,你就是装不上,装上也比原装的长半米。不存在一种决定性理论,你作为总师,必须平衡。
    理论一,对于同一个姿势或动作,应力越大,速度越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加了力量训练以后,再去投篮,会发现投不到了。因为你的身体长度没变,投篮节奏没变,你上了力量以后,速度会自然变慢。
    根据理论一:手指,手腕尽量减力,才能获得更快的出手速度。如果以肩为轴,即使肩不动,肩上的静力一定要吃住,就像拉杆的时候,保持不动的滑行才是关键。想提升射程,必须提前较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越紧密,越大,才能让出手末端更省力,越稳。就好像一个抛物线,让y轴速度越快,反而要压制核心区域的速度增量和摆动幅度。自己的肩,肘,腕,手指,摆动的幅度,力量的大小。调整的时候,心里应该有个数,最好符合抛物线的原理。
    最初的设想,这种投篮适合手臂比较长的选手,比如利文斯顿。可是找图片才发现,利文斯顿并不是,反而力量型的阿里纳斯更符合理论一。理论一比较适合核心力量好的人。




    IP属地:辽宁2楼2019-03-25 21:14
    回复
      理论一的反思。投篮出手的速度和矢量,是一个固定值,这是根据牛顿力学能算出来的。你用身体模拟抛物线,并不能改变这个值。我个人是认同的,但模拟抛物线,会使身体的力量更好传导。还有一点,如果真能复制抛物线,你在出手之前,基本知道这球稳进。
      理论一的死角。首先,就是抛物线有顶点。核心力量是有极限的,有些同学中投很准,但有极限射程,无论如何都迈不过一个距离。如果死保这理论一,只能打开肩部,重新找力量原点,把力量原点放到躯干上。我也这么干过,不太成功,但我觉得麦迪就很像我的理论理想状态。因为工作关系,我有一年的时间来慢慢练习投篮,也就是没有球可打。终于,我的投篮理论在理论一的基础上突破了,从量变进入质变。



      IP属地:辽宁3楼2019-03-25 21:15
      回复
        抛物线模型


        IP属地:辽宁4楼2019-03-25 21:16
        收起回复
          理论二,很难马上说出原理,但就是大部分NBA球员都在用的投篮姿势。也就是乔帮主的姿势。我最开始模仿帮主的投篮动作,就有老大爷给我指出来了,你投篮别扭。按照理论一来说,正常肩,肘,腕的位移比例应该是1:2:5。但我们看帮主动作(力量)比例大概是1:3:5,或者1:4:5.当然帮主是不会错的。我刚开始觉得帮主天赋惊人,也没想太多,现在想来只能说自己太自以为是,和毫无灵感。



          IP属地:辽宁5楼2019-03-25 21:17
          回复
            在放弃理论一抛物线以后,这时我已经知道要打开肩了,按照教学,肩要放松,很快就获得了三分的射程。我首先回归的是古典唯物主义,也就是八卦,里面的兑卦,简单的说,就是镜子。双重结构的稳定性肯定会很好,我通过双腿对称,双手对称,手脚同步等等对比,最后找到最有效的同步,就是肩腕同步。也就是肩腕同时发力,同样发力。我们投篮的时候,有手感的同学都知道,手腕要展开或者说拉开,而不是推,或者掰腕子的发力,同样,肩部也按照这种发力方式,用上臂和肩背,把肩拉开,好像张开了嘴一样。
            那么关键来了,肩腕是展开式的被动发力,肘部的发力就变得异常关键。按照理论一,肩,肘,腕的位移比例应该是1:2:5。而标准的投篮是三个九十度。这是理论一的死结,很多同学投的很准,但是说死压不成三个九十度。(不会压三个九十度的,通常也投不好了三分球)因为在标准投篮里,肘部的发力,和肩腕发力性质完全相反。肩腕是自然发力,而肘部是需要主动加力收缩的。这样抛物线被彻底打破,变成了正弦曲线。这样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了。


            IP属地:辽宁6楼2019-03-25 21:18
            回复
              正弦模式


              IP属地:辽宁7楼2019-03-25 21:18
              回复
                用心了


                IP属地:江苏9楼2019-04-04 16:01
                回复
                  谢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04 21:11
                  回复
                    认真读了两遍,但说实在的,感觉对楼主理论的理解还是有限。希望笔者可以用尽量简单概括的方式,汇总描述一下结论,以便于大家可以更准确地抓住文章的精髓。文中的一些描述,很有体会,比如:手腕尽量减力,肩上的静力一定要吃住。肩要放松,很快就获得了三分的射程。肘部是主动发力,是远距离投射力量的源泉。
                    个人崇尚发力过程肢体位移越小越利于稳定的原则,因此一直采用标准双动跳投,对颠投以及单动跳投理解不深,以下均为采用双动跳投时的心得,与楼主及大家共同探讨。
                    个人观点,不同的投篮类型,不同的距离,采用的发力方式应是有区别的。
                    1. 近距离的投篮(2米内),高举高打,近于直臂,主要靠手指手腕瞬时作动,为宜;
                    2. 中近距离(2-5米)无论急停跳投,接球即投,背身单打,翻身与后仰,采用乔丹、科比的方式都很适用,腿部力量保证起跳,核心力量控制身体,空中绷住了,3个90度,下降时出手;
                    3. 中远距离(5-8米)面框跳投,肩放松,肘部角度尤其重要,距离越远越增加肘部折叠,上升时出手,保证实现投射距离。这个距离,单动投篮也是不错的选择,前提是空位无干扰时。
                    三种距离,三种方式,有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本质的区别。


                    IP属地:北京11楼2019-04-06 00:16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12楼2019-04-06 14:05
                      回复
                        我一直有个问题 如何制定投篮计划 一天投多少个 或者每天连续投多少 我一直都在做连续直到目标完成 还是说投一百个就可以停了 这样有时命中率不是理想


                        13楼2019-04-06 15:32
                        收起回复
                          肩部怎么发力?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4-06 18:12
                          收起回复
                            受教了,谢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7-05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