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之壁吧 关注:152,321贴子:6,279,202

【平成最后的】涅槃之后,必有新生——游戏业界回顾&展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月没有动笔了,关于这个平成的最后系列()
前两弹分别是日间动画和子供动画(注:这本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别,但是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这两个类别越来越接近),这次的主题是家用机游戏(注:家用机=掌机+主机,虽然也有说法认为家用机不包含掌机,但是这里是为了和手游区分)。按照前面两个贴的惯例,先是对过去数年的一些市场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预想。但是这次我打算对“预想”的部分稍微飞跃点,考察个更有意思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从总结开始。
随笔随笔,写到哪是哪,请各位大佬谅解。(这次可能不会很短)
*本来是会放前两弹的地址的,但是可能被吞楼,先这样试一试吧(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03-21 12:10回复
    本土(即日本)的游戏业界在前面这几年(3ds/psv世代)和全球整体的市场情况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这里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 市场规模上,本土业界在不断缩小,而欧美业界整体来看是呈现扩大趋势的。“下载版拯救业界”的说法并不能在日本市场上得到体现。在这个世代以前欧美日基本是三分天下,然而现在本土只是勉强保住个全球第二大主机市场的称号了(事实上可能已经被英国超了)。但是如果加上手游市场,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可以简单地认为,本土业界的衰退是受到了手游的挤压。当然,日本在手游市场的情况比较特殊,挤压的不单单是家用机业界,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没办法的事。
    (2) 受众群体上,本土业界和欧美业界在不断出现偏差。这里的受众并不是日系game和洋game受众群体的差异,而是更宏观的受众群体。本土可能由于更掌机市场,加上任天堂在本土是绝对的,总体受众偏子供。偏子供的造成的结果就是,宣传更加的传统,电视cm占据着绝大的威力。另外就是tv动画改游戏/游戏改tv动画这种模式在日本也很常见。而欧美,由于车枪球的兴起,整体游戏年龄层要比本土高得多。
    (3) 机种上,本土依旧是掌机王国(3ds+psv有3000万的水平,但wiiu+ps4不会超过1500万),而欧美经过了ds世代的洗礼,再次回到了主机优势的轨道上(3ds+psv累计约9000万,但是ps4单独就能破亿)。一方面是任天堂在策略上保3ds为主,而让她躺在日本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年龄层的问题。
    (4) 下载版专用软件(即独立game,或者是厂商的非实体版作品)在本土几乎不受到什么关注。这的确是挺奇怪的现象,因为在欧美独立游戏已经是个很立派的产业,但是在本土,即没什么制作的群体,受众也很局限。以前也听说过,日本的游戏制作人员更愿意在大型的游戏公司就职,或许和社会环境有关?总体来说,日本依旧没有走出ds/psp的世代,而欧美在这数年里已经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了。有意思的是,这些年洋game在日本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销量也逐步走强。本土市场的消费群体出现了一些分化。
    而在hit作品上,基本还是ds/psp世代的延续。子供向、家族向、有明显tie(例如综艺)的作品依旧是hit作的主流。和欧美几乎不是一个世界。
    洋game上,尽管销量依然不算主流,但是也在茁壮成长。百万大作GTA5自不用说,枪的代表COD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偏冷门的洋game也卖到了10万+的水准。


    IP属地:上海2楼2019-03-21 12:11
    回复
      我的预想!其实还是有不少预想的题材,例如下载版占比将会继续上升,洋game地位继续走强等等,但是这些几乎是可以预计到的东西,感觉缺少冲击力。
      来聊一个感觉会有冲击力的话题。
      随着手机游戏的兴起,经常可能会有人提到,掌机是不是会被手机取代。实际上,psvita已经没有后续机,而switch也是个掌机+主机的混合机形式,事实上也宣告着掌机业界的衰退。
      但是我的观点可能和主流相反。我认为并不是掌机被手机吞噬,而是游戏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真要说掌机和主机,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主机被掌机吞噬。
      我的观点完全押宝在了switch上了(笑死在街上)。
      另外可以支持的观点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高机能的掌机制作起来越来越有可能,而实际上掌机的游戏需求是远高于主机的。
      主机之所以成为主流的机种,只是因为机能远强于掌机,而掌机的机能达不到现代游戏的制作要求。
      如果主机的未来依旧靠堆硬件,而厂商的游戏制作却并不能完全跟上,那事情或许就会往我想的方向发展了。
      毕竟从游戏需求上,自由的掌机(并不一定要放在口袋里,这只是一个古老观念)有着得天独厚的价值。很冒险的猜想。
      不过检验真伪倒是很困难。时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看。这么一想,还挺符合我的【平成最后的】标题内容的。
      感谢大家的观看。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9-03-21 12:11
      回复
        这楼附上前两弹的地址(不会又被吞吧
        子供动画p/6027258787
        日间动画p/6029120508
        最后一弹是电影票房,我尽量保证不坑。


        IP属地:上海4楼2019-03-21 12:13
        回复
          支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21 12:32
          收起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3-21 12:39
            收起回复
              掌机要取代主机的关键我觉得是5G(或者说是高速移动网络)和云游戏技术。
              你说的厂商跟不上机能就是现在日本的情况啦,中小厂很吃力,PS5世代会更显著。
              再说到为什么中小日厂跟不上机能还是不走海外小工作室DL专用路线。我觉得是日本成熟的游戏出版市场,推出实体游戏的门槛低,卖得少也有赚,加上传统的意思,所以稍有规模的厂商基本还是走传统路线。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3-21 13:05
              收起回复
                说到主机这个词
                游戏产业的数据分类 家用主机和掌上主机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吧
                就算欧美VIDEO GAME这个词也是包括掌机的
                我觉得纯粹是国内没有街机文化+个人娱乐电脑台发达+因为名字撞了电脑机箱的主机这个词
                所以觉得必须放个盒子连显示器才能叫家用主机


                IP属地:上海10楼2019-03-21 13:06
                收起回复
                  中小日厂技术跟不上主机性能的提高 近几年欧美大厂的不少游戏越来越呈现同质化特点 玩家的接受度感觉也不如之前高了 这可能也会成为掌机重新崛起的优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21 14:26
                  回复
                    支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21 14:44
                    回复
                      目前乃至下世代 基本还是游戏机机能跟不上“主流3A”游戏需要。。
                      当然啦以后格局谁知道呢 现在又有云游戏搅局。云游戏平台是真的几年内能成型 还是短期内和vr一样处于一个尴尬地位。


                      IP属地:河北15楼2019-03-21 15:46
                      收起回复
                        支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3-21 17:39
                        回复
                          突破了电池,以后可能就是掌机的天下了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9-03-21 18: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