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助学吧 关注:132贴子:805
  • 4回复贴,共1

我,95后应届毕业生,上午刚入职,下午就离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5后不同于90后,他们是独立的一代,是很有特色的一代。
脉脉数据研究院职业数据报告白皮书秋季号对352574名95后职业行为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对其中部分95后员工和用人企业进行了访谈。综合大数据分析、调查和访谈,脉脉数据将95后定义为中国的“圈一代”。
“圈”有两方面的意味:
一方面,圈代表@,95后是从一出生就成长在中国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成长起来,知识和内容获取的便捷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另一方面,圈代表Circle,这是被圈养的一代,社交网络和APP史无前例地发达,然而人与人的亲密度和信任度,却越发疏离,呈断崖式下坠。同时,圈代表圈层,95后是兴趣圈层极度分化的一代,圈层之间的隔离度要远远大于重合度。
他们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被圈养的一代。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越用越多的95后将会涌入职场,成为职场的新兴力量。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95后有很多标签:“任性” “自我” “个性” “难管” “独立” “二次元”.......
那么,职场上的95后又是怎样的呢?


1楼2018-11-27 13:31回复
    上午入职,下午离职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我的一个远房表妹(但平常我都直接称呼“妹妹”)——96年出生,应届毕业生。
    我眼中的妹妹很“任性”,拒绝家里人想让她考公务员考编制的建议,也拒绝了家里人帮她安排的工作,一心只想找一份她自己喜欢的工作。
    投了不少简历,面了不少公司,终于在前不久成功入职一家媒体公司,职位是新媒体运营。
    万万没想到,“任性”的妹妹再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姐,我辞职了。”
    “你不是上午才入职的吗?怎么就辞职了???”
    妹妹花了2个小时来跟我讲述了她这份不到8小时的工作,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选择离职。
    首先,入职前说好是做新媒体运营,入职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新媒体运营是最主要还是做销售。
    妹妹吐槽道:“我最讨厌销售了!如果不是新媒体运营,是新媒体销售,我怎么可能会投简历?”
    就这样,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妹妹上午才入职,下午就离职了。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再呆几天?最少也应该呆一个月。”
    “心里已经不舒服里,多呆一秒种,我都会异常难受,觉得非常委屈自己。本来就不合适,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讲道理,这其实是用人单位的不对,职位描述错误,责任并不在我的妹妹身上。可是这种用人单位的霸道做法,在我们这一代职场老油条看来,这真的太正常不过的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是,他们不是我们。
    某集团发布了 《2017-2018年度中基层求职者行为特征研究》,该报告显示, “兴趣爱好”已成为95后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任性”95后的眼中:稳定、前途早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兴趣爱好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不愿意将就。


    2楼2018-11-27 13:32
    回复
      爱秒辞的95后,往往底气很足
      麦可思研究院最近发布了“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33%,与2016届(34%)基本持平。
      95秒辞的人很多,辞职的原因也形形色色,各具特色:
      “我要像风一样自由”,95后江西女孩辞职了。
      “食堂饭菜不好吃”,95后的小男生辞职了。
      95后实习生嫌公司电脑太烂 ,炒了CEO走人。
      在不少HR和老板的眼里,95后是最“难管”的一代人,他们往往会因为各种这样那样的小事而辞职。
      “饭菜不好吃” “离家太远” “公司女性太多” “电脑太破” “公司附近吃的太少”
      因而,稳定性差、离职率高、难管和自我,就成了不少95后的职场标签。
      可是,这些在招聘者眼中表现很差的95后,往往是底气很足的一代人。
      最近,下面这条微博可以说是最扎心的了。。。

      他们才走出社会,不像70、80每天都在负重前行,不用考虑养家,不用担心孩子的教育,不用操心父母的养老。
      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更不用担心30岁就发现自己提前衰老的“中年窘境”。
      何况,现在不少95后都是“斜杠青年”,早在大学期间就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他们有着最足的底气,不会因为薪资而去选择一份工作,也不会因为薪资而去忍受一份工作。
      媒体实习生露露,大二开始写稿赚钱,不仅仅生活费和学费都可以自理,每年还能旅游一两次。
      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尴尬的年龄,有额外的收入,这样的95后,有资本任性,有资本秒辞,有资本选择。
      工作天天加班,又没有加班费,干嘛不辞职?
      一年到头工资不上涨,干嘛不辞职?
      一个人身兼数职,工资又没涨,干嘛不辞职?
      老板太毒舌,天天问候家里人,干嘛不辞职?
      明升暗降,故意扣工资,干嘛不辞职?
      当公司的做法和价值观与95后不同的时候,他们不会忍受,只会立马离开。
      相比于薪资、福利等物质待遇,95后更重视对情绪释放、自我表达、精神自由的追求。
      公司不符合我的追求,我觉得继续呆在公司没价值,即不想浪费公司的时间,也不想浪费我的时间,秒辞是我最好的选择。
      或许,这就是绝大多数秒辞95后内心最大的想法。


      3楼2018-11-27 13:35
      回复
        这样的公司,95后分分钟秒辞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95后都会秒辞。
        很多时候,秒辞只是因为遇到了这些公司:
        【“你只是廉价劳动力,3000都不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应届毕业生就成了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他们拿着最低的薪水,做着最繁杂的工作,被指挥来指挥去。
        表妹阿娟在临近毕业前找了一份工作,招聘信息上写着薪资5000—6000,工作经验无。刚刚毕业,阿娟羞于询问薪资和福利。想着招聘信息上已经写了,那最低也不会少于5000。
        结果,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只有2000多块,与招聘信息上写的薪资相差甚远。
        询问HR,工资为何那么少?
        HR答曰:“刚刚毕业,工资本来就少,公司是贴本在教你。”
        阿娟问:“招聘信息上写5000—6000,还注明没有经验呀?”
        HR答曰:“招聘信息是招聘信息,事实是事实,谁让你才毕业?”
        阿娟一怒,立马辞职了。
        确实,很多应届毕业生并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薪水低一些是很正常的。
        可是,薪水低并不代表着廉价,喂着最廉价的饲料,让他们做着最苦最重的活。
        抱歉,如果将95后一直等同于没经验没能力不配给3000,那么,这样的公司绝对留不住95后。将95后当作是廉价劳动力,而不是公司未来骨干员工的公司,凭什么让95后为你奋斗,为你加班,为你工作?


        4楼2018-11-27 13:36
        回复
          老板想省钱,公司想省钱是人之常情。可是,不能让员工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干活,再能忍受大饼的员工,也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大饼。尤其是95后,他们不再相信老板画的大饼,也不相信不符合实际,远在天边的福利,他们,只关注眼前和当下,更现实更理性。

          时代在不断的更替,新事物在不断的崛起,如果还用原来的观点和方法去对待刚刚走进社会的95后,秒辞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多。
          毕竟,常年混迹网络的95后又不是傻子。
          他们在互联网里见了太多的故事,也在互联网里学到了太多的技能,更在互联网里明白了太多的套路。

          PS:有人可能会误会说,你是在教育95后“不劳而获”,那想必是你想错了。本文的意思正是告诉给每一个人:“劳有所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6楼2018-11-27 13: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