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恋川一生||〖有感〗白少爷怎么过端午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雨歇池塘泛青波,天光自成白玉色”就像这首来自古风歌曲《不记年》中所唱美景一样,春去夏至,告别了阴雨绵绵的清明,我们迎来了有着久远历史的端午节。
一提起端午,我们大吃货国的人,第一个想起的大概就是粽子了。肉粽、蛋黄粽、蜜枣粽,说多了还能来场甜咸之争。
今天我们就来穿越回白少爷所在的明朝,看看白少爷的端午都是怎么过的。
端午射柳
端午节射柳取乐,本是金元旧俗,为天旱祈雨之礼。永乐朝之后 ,端午射柳就成为宫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菽园杂记》有载,朝廷每逢端午节, 官员们有赏赐可拿,有射柳等节目可供娱乐。而与宫廷中的射柳相比,边镇的射柳活动更多地继承了金元时的演武精神,实战性强,娱乐的氛围则要淡一些。
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演变,端午射柳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习俗,在古代成为端午节的一项大型活动。
白少爷一定喜欢这个节目。他可能兴致勃勃,来表演个射柳,就像莲剧中,白少爷从楼上下来,引得戏班女孩个个喊帅一样。一定会有不少花痴为白少爷喝彩。
端午赠扇
入夏消暑,扇子乃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乘凉用具,端午正值夏意渐生之际,赠扇正当时节。
《唐会要》有载,贞观十八年端午,唐太宗曾亲书扇面赠于重臣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唐太宗在送给长孙无忌和杨师道的扇子中所写的“庶动清风”,其中清风二字,表面是“清凉的风”,引申理解则是“清慧的风化”。
如此一说,唐太宗的“端午赠扇”真是高雅而富有内涵。
岁月流逝,后来民间风俗中“端午赠扇”演化成“辟邪、凉快”等含义,那就是“移风易俗”了——从高雅、文艺转而变得更为通俗、实用。
这个最符合白少爷。扇子可是白少爷耍帅的第一法宝。白少爷也许会收到好朋友沈冲的赠扇。也许最了解他的小夏早早就为白少爷准备了一把。
端午斗草
斗百草是端午节的一种娱乐,文化味很浓。
古人斗草分文斗与武斗。
武斗就是比谁采的花草好、花草多,谁就赢;或用花草钩拉斗,谁的花草被拉断,谁就输。
文斗一般是在青少年与妇女中进行。文斗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了解花草的文化内涵,说出与花草相关的诗文等,不然你就没法开口,也就体会不到其中兴味。
文斗武斗白少爷都是第一的不二人选。又引得一帮小迷妹花心泛滥。
天色渐晚,白天的各种庆祝活动都趋于平静。那么接下来,白少爷会和唐秀去逛街,谈谈最近在做的事,唐秀会深情款款的看着白少爷,叮嘱他注意休息注意安全注意饮食注意防暑注意身体注意……。白少爷随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唐秀的关注。她的一双美目时刻在白少爷脸上流转,查看他的喜怒哀乐。以便自己更好的关心爱好他。
小蝶和沈冲结婚后,每天做饭操持家务,虽然遂了她的心意远离江湖,过平淡的生活,但是没有了白少爷的保护,小蝶已经褪去一身华服,美丽容颜也不再。
端午节,小蝶只能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和沈冲随便出去走走,偶遇白少爷和唐秀,一个俊秀挺拔风流倜傥一个娇俏可人,小蝶心中莫名的略过一丝忧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16 01: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