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吧 关注:62,312贴子:122,319

蒸汽朋克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国风蒸汽朋克(起标题好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当今小说界(所谓的主流文化圈)看来,甚至在刘慈欣看来,科幻仍然属于小众文化,那么可以认为蒸朋文化属于小众中的小众了。如此以致国内的蒸朋发展仅限于单纯的齿轮堆叠,再无其他。


IP属地:上海1楼2018-02-10 00:04回复
    按照@提问用单位 的观点,中国在历史发展中被强行跳过一工革和二工革,没有享受到近代工业化的好处,反而是工业革命的被征服者(类似于大航海时代的黑奴和印第安诸部/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这种环境下,大众化国人面对传统蒸汽朋克的态度就比较尴尬,甚至对于之前辉煌的农耕文明有更多好感。如今国人对蒸汽机的唯一印象就仅限于蒸汽机车了。
    传承的缺失,除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等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子游戏领域的主机文化在国内也属于小众,亡者农药这样的手游是现在学生狗的第一选择。
    这段时间京紫大热,里面的首席道具打字机也在B站稍微小热了一下(av18427241),然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是没有见过打字机的,魔都这样的地方除外。有一段时间学校里有必修打字课,人手一台(我家后面几百米就有打字机厂,当然厂子后来拆了)。


    中国风蒸朋,核心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传承下的蒸朋。传承和文化输出可以拉近距离,就像英国在欧洲是属于比较边缘的,但是《哈利波特》系列和《权游》通过文化输出展现出来的东西在相对大众的领域是非常强烈的概念(单从种族/民族上说,《哈利》马尔福家族和《权游》安达尔人(狮家花家鸟家等)的现实原型是英国主体民族的盎撒人,韦斯莱家族和北境人、关外野人是与盎撒人竞争失败的凯尔特人,哈利和龙家的瓦雷利亚人对应的则是欧洲文化正统的罗马人,几方互相**构成了英国历史的冲突。小说里的互撕比电影电视里的更精彩)。
    既然这里说到了种族/民族,那中国风蒸朋是否要引入山海经里的种族概念,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方向(以中国的地域文化为原型的话会造成非常严重分歧,碰到有玻璃心的人会比英国的两大族之间产生更多矛盾)。


    IP属地:上海2楼2018-02-10 00:15
    收起回复
      通常意义的蒸汽朋克都是位于18、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式的伦敦,不仅仅有着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大发现,更在于那时工业革命的产品第一次成为日用品大量生产,并从此告别孤独的发明家而进入公众领域。
      大量以蒸汽朋克为领域创作的小说的基本场景都趋向于科技超出理解,并且从任意角度来讲都成为了一种魔法的那个瞬间。蒸汽朋克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两者共存的方式:科技如何成为魔法,魔法怎样被科学规范。这种张力是蒸汽朋克的核心所在。
      说穿了,科技和魔法就相当于两个文明,科技是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象征,魔法是农耕文明生产力的提炼。
      那么,在中国风蒸朋系统里,是否加入魔法,以何种角度加入,魔法威力几许,都是需要商榷的。

      (《樱花大战》里通过“灵力”驱动的高压锅)
      现实里工业革命诞生于西方,虽是经过工业化简化设计,现代服饰仍是基于西式服装改进而来。最直观的,中式女装是右衽,而现代女装是西式的左衽(不同于中国北方早期胡人的左衽,胡人是男女皆左衽,蒙古开始学汉人右衽设计)。
      西式建筑喜石材,中式建筑喜木材。在中国传统思维里,木材的保温隔热性绝佳,而石头砌的房子是给死人住的。这个和服装同样是东西文化冲突的焦点之一。
      在中国风蒸朋系统里,中国是以怎样的身份参与工业革命,是“引领”还是“加入”,将直接影响到服装建筑礼仪等的设计。


      IP属地:上海3楼2018-02-10 00:23
      回复
        为什么不发展木石朋克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10 18:34
        收起回复
          关于材料问题,以《秦时明月》机关兽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机关术(机关朋克?木工朋克?),所用材料大多为木材,这个是受制于时代的技术所限,而不是说中国风蒸朋就一定要用木材。蒸朋产品作为工业产品,对强度有相当要求,钢铁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大规模炼钢技术和小型钢铁零件的生产也是工业科技的象征之一,精密齿轮的运作和巨大能量的传动无法完全用木材来实现。


          IP属地:上海5楼2018-02-10 21:36
          收起回复
            近代工业源于农业手工业(现又有说法叫“原始工业化”),核心产业是纺织业。
            纺织品拥有消费性和攀比性上的独特功能,造就了纺织业在原始工业化里具有极高的地位。“丝绸之路”大家都知道重要性有几许,“丝国(赛里斯国)”是“SINA”的来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棉纺业的飞梭和珍妮纺纱机作先导,而蒸汽机的发明最早就是用以为纺织机提供动力。而改变了社会结构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核心(领导核心的资产阶级和战斗核心的产业工人)更是源于“羊吃人”的毛纺业圈地运动(贵族地主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之后最关键的是英政府从法律层面歧视和压迫失地农民,或者按照中国的话说,是失业“佃农”,有别于自耕农)。在英国大搞圈地运动的同时,中国的江南,也在进行着桑争稻田棉争粮田的变革。
            然而,被吹捧为穿越说明书的起点《临高启明》强行跳过了纺织业里的某个产品线,玩起了“蚕吃人”的游戏——他们忘记了一工革的核心是棉纺业。
            棉布拥有天然纤维中最舒适的贴身质感和绝佳的保暖性,早期的丝绸和羊毛织物无法同时兼顾这两点。同时,改进工艺提升了生产性之后的棉布成本大幅下降,成为普通民众能正常消费的大众化商品(早期棉布比丝绸更贵)。
            大众化商品和高端奢侈品之间的区别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如今大多数行业都是以大众化商品为主,高端奢侈品为填充。不考虑掠夺殖民地财富的话,大众消费和大众生产的大众化商品的出现使得社会财富的增长成为可能,工业革命即是以此前提产生的。


            IP属地:上海6楼2018-02-10 21:42
            回复
              好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11 08:1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2-11 08:20
                回复
                  有人认为中国化蒸朋可以选择自上而下的道路,由帝王推进这一进程。我不这么想。西方贵族政体下的王权能在贵族间分享顶级技术(仍然与平民无关),而东方式的皇权只会高度垄断。
                  蒸朋文化需要的对应土壤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之一是打破了既有的阶级限制,下层阶级进入上层阶级的渠道被打通了。
                  在中国,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打破了之前贵族门阀的垄断势力。农耕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落后,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成本高昂。“卖枣关羽”、“屠户张飞”在爽文里过一下瘾就行了,是不可能成为项羽那般的“万人敌”的(元末三强看似出生低微,身边也是有谋士的,传施耐庵与罗贯中即是张士诚属下。明末张献忠玩科举游戏在大众范围的知晓率更高)。
                  而在西方,阶级限制的打破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IP属地:上海9楼2018-02-11 14:53
                  回复
                    自上而下的打破阶级壁垒,在中国的农耕时代真正成功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卫鞅变法,一次是隋唐科举(隋朝还因此搭上了整个国祚)。
                    工业革命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或者是自下而上,而是要各个阶层相互配合。上层的贵族阶级掌握着知识,下层的平民阶级掌握着技术,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推动完整的工业革命。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8-02-11 15:28
                    回复
                      汉谚语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女性作为劳动力的地位较之农耕社会得以极大提高。二战期间几个工业国家极高的女性就业率支撑了惊人的战时动员率。

                      相对的,女性成为职业妇女之后,其参与工作会对生育子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香港科技大学李伯重和复旦-交大曹树基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3~3.1‰左右,而全国棉纺中心、妇女参与劳动最甚的松江府,人口增长率不超过2‰,比整个江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低不少。过低的妇女生育率会直接影响家庭成员构成,就像现在的“独生子女”问题造成了迥异于以前的家庭结构和社会问题。人类是社会动物,社交需求若不能在家族内得以充分释放,势必转移到外部以工作环境为主的地方,那么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最为直观的,传统相亲和自由恋爱间的冲突)。
                      同时,父子相传不再是知识技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就业选择有无限可能,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势力被打破,个人利益在整个社会层面得以最大化实现,张衡这样的存在不再被孤立(与张衡同为“木圣”的马钧在如今已然被忘却)。


                      IP属地:上海11楼2018-02-11 15:33
                      回复
                        不说别的,单就画风而言,咱们那时候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不合适,想想蒸汽机械的画风,再想想中国古代的画风,违和感……你懂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18 22:17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20 04:27
                          回复
                            还有很多可以自己去搜,然后怒顶楼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20 04:27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2-20 04: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