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吧 关注:165,834贴子:372,063

《山海经》地图————一个半吊子爱好者的地理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一个《山海经》的爱好者,之前在吧内发过我画的《山海经画传 人神异兽录》的部分图,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在不久前,我又尝试制作了《山海经》的地图,对山海经里的地理概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今天,在这里,我打算从我理解的角度简单说说《山海经》地理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IP属地:山西1楼2017-11-27 20:40回复
    对于《山海经》的地理,有很多种说法,比如古代中国、世界、平行世界乃至宇宙都有。我自己倾向于古代中国,我的地图也是以此为基础做的。
    我说说我的理解啊,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受制于成书年代的古人的观念、知识,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所以这本书所描述的范围应该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也就是山西、陕西、河南这一片,除了东面和南边的半拉是海,剩下的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为什么古人会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还有为什么古人会认为四面都是海呢,都是因为行动力的限制。

    这图是网上找的春秋地图,也是我理解的《山海经》里主要描述的位置
    有的人要说书里出现的别的地方的动物,这点我承认,确实很神奇,但也许只是看着像,也许是被迁徙的人带来的。
    我只是说我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讨论


    IP属地:山西2楼2017-11-27 20:44
    收起回复
      说了概况,那我就从我的地图开始简单介绍了。开始之前呢,我先谢谢吧主生姜。我当时在做地图的时候对山海经里的距离很是疑惑,于是便请教生姜,生姜说古人测距离是用走的,也就是说山海经的地理也许是一幅立体的地图,让我豁然开朗。而且《海外东经》里就有介绍用步数算距离的竖亥。

      我画的竖亥
      这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距离只能作为参考,但对于地图制作帮助不大。


      IP属地:山西3楼2017-11-27 20:47
      收起回复
        一开始做地图就遇到了麻烦,因为第一章就是《南山经》,南方在《山海经》成书的年代属于荒蛮之地,很少有人踏足此地,所以南山经的记录很不详细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可以用来定位的山水很少,甚至只能用猜测,比如南次三经就是通过潇湘山可能在潇、湘附近这点来推测的。
        南次一经的经文描述是从西海直达东海,但其距离本身并不远,这里也是通过海内东经里的青丘国和挨着东海来判断的。推测此处的西海可能是当地的湖泊。
        可以说南山经是山经理最不精准的部分

        图中的具区、列涂还有别的经文里提到的类似地方,我猜测是无人区之类的地方,当然了,只是我的猜测。如果什么文献里有或者是专家的说法,洗耳恭听。

        南山经所在的位置


        IP属地:山西4楼2017-11-27 21:02
        收起回复
          这里穿插一只广告

          下面继续


          IP属地:山西5楼2017-11-27 21:04
          收起回复
            再来说说《西山经》
            西山经比南山经就好了很多了,其中有河水(黄河)、洛水、泾水、渭水这几条大的河流,再有像昆仑、鸟鼠山、华山这些山作为辅助定位,基本可以确定其位置在陕西一路向西。当然了,离上面所说的几大河流挨着的山脉比较好定位,但也有不好定位的。比如西次三,整个第三列我挪动了好多位置最后因为河流的限制才放在了现在的位置。这个要细说起来就很麻烦了,大家可以对照原文和我的图看看,如果有问题了留言,我再一一作答。


            西次三位置:上面的红线是我之前觉得比较合适的位置,下面的红线是现在的位置

            西山经位置
            刚山(西次四经)
            刚山是个很奇怪的存在,整个西次四经位置基本很符合实际地形,如图所示。但偏偏刚山上出来一条北流入渭水的水流,而刚山尾部又出来一条北流入河的洛水。渭水、洛水在北方是大河,应该不会出现重名,且还靠的这么近。依照渭水和洛水的方位,刚山应该处于渭水和南部洛水中间,与西次四经位置不合。


            IP属地:山西6楼2017-11-27 21:29
            收起回复
              《北山经》
              北山经做起来可谓如鱼得水,因为北山经主要在山西,毕竟老家嘛。北山经的参考也很多,好多进入黄河的水流就不说了,有名的太行山、王屋山、汾河、雁门,甚至有一些地名还和现在老家的叫法一样。但是这个是对北山经后面两次来说的,北山一次是个例外,这一列山除了流入黄河的水流,基本没有参照物,其实既可以在黄河“几”字的左面,也可以在右面,最后我也是根据现在的山脉位置衡量以后,放在了左面的位置。这些争议点,我也只是按我的判断选择的,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左边的红线是现在的北次一,右边的是北次一可能的位置
              北山经比例
              北山经按照原文中的距离来算,可以说范围相当的大。但是北山经中有太行山、王屋山、黄河、汾水、晋水等很多名山、名水可以定位。所以这里认为,北山经的比例应该是有问题的。


              IP属地:山西7楼2017-11-27 22:36
              收起回复
                《东山经》在多年前我还上学的时候就做过,当时认为就是山东省的位置,因为山脉走势很像。这次重做,因为是从整体出发的,和别的山经、海经交叉对比,然后有了现在的位置。
                不过东山经的参照物也不多,而且水流走向也比较乱。所以并不是很精确(这个精确只针对我自己的标准)。

                东次三经是一条沿水路南行的山系,这里并没有按照原文直直往南,而是根据推测依海岸线南行来排布。

                东山经所在位置


                IP属地:山西8楼2017-11-27 22:50
                收起回复
                  补发一张北山经所在位置


                  IP属地:山西9楼2017-11-27 22:51
                  回复(1)
                    《中山经》基本上还是挺好做的,有长江、黄河、渭水、洛水、伊水等诸多河流定位,主要位于河南、陕西一带,基本也符合真正的中原地区,文明发源地。中山经的山很密集,以至于做地图的时候地方太小放不下字。
                    好做归好做,但架不住山多啊,十二条山系,近百座山,难免乱。
                    其中中次十二不太好找地方,是根据洞庭山,放在了洞庭湖跟前,虽然有些牵强,但没办法。
                    还有就是受朝歌左右的朝歌山。如果朝歌山在朝歌城位置,那么济就应该是古代名河济水。但这么一来,整个中次五山和中次十一山位置就彻底乱了。而我现在选择的位置是为了顾全整体。
                    中山八次位置
                    原本因为漳水、雎水,我一度认为中次八山在河南、河北一带,后因漳水位置有异,以及荆山、岐山的位置和中次十一经而改到陕西渭水以北的地方。
                    还有中次十的几座山放在最西面十为什么来着,我已经忘记了………………


                    中山经所在位置


                    IP属地:山西10楼2017-11-27 23:15
                    回复

                      山经位置

                      各篇山经所处的位置分布图,其中西山经和中山经交叉的范围比较大
                      山经的部分就说到这,今天已经很晚了,明天有空的话再补后面海经的部分。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


                      IP属地:山西11楼2017-11-27 23:26
                      回复
                        分区域的地图,我尽量都传的能看得见字,以供大家作为参考。高清的图很抱歉不能传,望大家见谅。


                        IP属地:山西13楼2017-11-27 23:32
                        收起回复
                          支持支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1-28 07:44
                          回复
                            66666,在老师那看过那本书~好看


                            IP属地:广东15楼2017-11-28 08:38
                            回复
                              厉害了,收藏了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11-28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