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39,982贴子:190,201
  • 7回复贴,共1

征和四年(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征和四年(前89)六月,六十八岁的汉武帝刘彻下了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罪己诏”——轮台诏。
在与匈奴进行了四十三年的战争之后,汉武帝终于痛苦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彻底降服匈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帝国已无力再战。
汉帝国此时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此前两年(前91),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遭陷害而被迫发动政变的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追随儿子而去;第二年(前90),汉武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大将军李广利阵前投降匈奴,几乎已宣告了刘彻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后破产。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挫败之外,刘彻此时也败光了文景之治积攒了几十年丰厚家底,《汉书》中的说法是“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
轮台诏之前的三个月,汉武帝在泰山附近的封禅仪式上,自我批评:“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通鉴中评论:汉武帝所为已无限接近了秦始皇的暴政(“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如果不是“晚而改过”的轮台诏,汉武帝岂能“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
就汉匈战争而言,元狩四年(前119),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漠北战役中,匈奴主力实际上已经被卫青霍去病重创,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匈奴再也已无法构成对汉帝国的军事威胁。
汉武帝如果在此时结束战争,提前三十年休养生息,又何至于出现汉武帝后期的“海内虚耗”,“有亡秦之迹”。
武帝去世后没几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就试图全面否定武帝时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宣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72)围绕祭祀武帝要不要增加庙乐,大汉朝廷又一次发生了分裂,大臣夏侯胜激烈攻击了武帝,“人民相食”,“无德泽于民”,宣帝大怒将夏侯胜下狱,但之后又特赦出狱;汉哀帝时,朝臣甚至因为武帝过失太大,建议其庙“宜毁”。
汉武帝曾有一段针对匈奴的发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在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如自己的子孙——光武帝刘秀。
公元45年,西域诸国主动上书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能够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就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谁料刘秀对开疆拓土大好良机不为所动,明确拒绝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战争年代的刘秀是亲冒矢石的马上天子,但统一天下之后,他迅速投身反战主义阵营,“未尝复言军旅”,还发出“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的宣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13 18:14回复
    罪己诏这名号那是司马光先生杜撰出来的事实是汉武帝不可能用罪己诏这名号下诏


    IP属地:上海2楼2017-09-13 18:27
    收起回复
      没资格评论武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13 18:57
      收起回复
        没有汉武打下的基础,汉宣不可能让匈奴称臣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9-15 07:38
        回复
          也就是下了道言辞比较温和的诏书。跟秦孝公求贤令还差多了,罪己名号后世给的吧。毕竟唐德宗那是无可奈何才罪己,比不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5 0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