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吧 关注:560,804贴子:544,150

根雕艺术基本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06-14 15:22回复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是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湖北的古墓中发现的。这表明根雕在古代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并形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受到人们的珍爱。


    2楼2017-06-14 15:23
    回复
      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木居士》诗中,也描述了一件根雕“人物”作品。宋元时期根雕作品在宫廷和民间发展,而且有些画家也以根雕作品作为创作的素材。


      4楼2017-06-14 15:24
      回复
        《百乐鼓琴图》中画的许多摆放就是根雕作品。明代,根雕作品更加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5楼2017-06-14 15:24
        回复
          清代涌现出一大批根雕艺术家,使根雕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们承继了木雕艺术的传统,创作了许多优秀根艺作品,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及上海的豫园中,仍收藏着许多清代的根雕珍品。


          6楼2017-06-14 15:24
          回复
            根雕艺术的特点 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


            7楼2017-06-14 15:24
            回复
              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但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复杂的根体。


              8楼2017-06-14 15:25
              回复
                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


                9楼2017-06-14 15:25
                回复
                  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


                  10楼2017-06-14 15:25
                  回复
                    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


                    11楼2017-06-14 15:25
                    回复
                      审美型,是指自然形态很美,极富有欣赏价值,但很难确定名称的一些无名根艺作品,根艺家统称之为审美型作品,或叫无名作品。


                      15楼2017-06-14 15:27
                      回复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根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


                        17楼2017-06-14 15:28
                        回复
                          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


                          18楼2017-06-14 15:28
                          回复
                            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


                            19楼2017-06-14 15:28
                            回复
                              不从事根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艺爱好者却能替眼识材,进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20楼2017-06-14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