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画室吧 关注:24,515贴子:115,913
  • 2回复贴,共1

献给喜欢画画的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疯狂得笔头
本人从来没有在网上留言,刚申请个号也就是因为这个话题让我很想说些什么。我是中国美术学院侯又名教授的学生,但凡每个我们画室出来的人也许对画室回忆不一样,但是对老师负责这个问题上,侯老师徐屏老师如师如父。负责两字对我们老师的形容是太浅显了,我们那里从来不做广告,尽管很多人都说侯老师画室师生作品,足以出很多本精品书籍了。我们画室升学率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的时候一直是杭州最好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画室的升学率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是全写生的,我们临摹没有几张,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是应试的。相比那些一直在背画的对手,我们在考场上显现的实力真心只是我们同学部分实力。我们的同学大学后在不同的学校里专业都是那学校前几名,至少我是,同学是,学长学妹是。我至今还记得我到杭州去的第一天, 听了老师的讲话,我开始有理想了,人生就不一样了。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但是老师教学方法非常棒,也很用心。从一个以后想从事艺术方面的人来讲,肯定是终身受益的。教学上我们的每届成绩就足以证明。老师的人品怎样,从毕业后学生回去看老师的人数和次数以及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就知道了。不仅是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很多,还有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热爱。学习过程中,侯老师是严肃的,徐屏老师则是鼓舞我们士气的,每次侯老师那打击了,徐屏老师那找安慰。我们同学在画室都不是太自信,只有到了考场上,看到其他画室同学,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哈哈!


IP属地:浙江1楼2017-06-11 17:10回复
    生活上我们那时候12块钱一天的生活费,螺旋藻那时是接近40元一斤,老师常常买,因为对身体有好处,但同学都不爱吃,于是每到中午、下午开餐时侯爷就守着食堂门口或者窗口,每个人碗里加一勺螺旋藻,大家被逼了,哈哈!别以为当年我们就是吃素的,其实我们真正每天的伙食:红烧狮子头,猪脚,土豆炖牛肉,宫爆鸡丁等等。原来玉皇山庄厨师,袁师傅那形象还很清晰,如果有同学看到袁师傅,帮我带一句,他是厨师里笛子吹的最好的。 我们那12元一天伙食这么好,侯老师填了多少钱我们不清楚,我只知道我们男同学皮带不够用了,女同学更离谱了,有典故的,曾经入校时候的赵飞燕和离开画室时的杨玉环竟然是同一个人。不过老师说回去一拼文化课,这点肉又掉下来了。因为侯老师反复强调,画画用脑最需要精力,伙食一定要好。我们画室老师数量一直不是非常多的那种。因为我们画室当时的老师都是杭州最为优秀的。最近看到我们当时几位助教取得的荣誉,才知道侯又民教授对老师选择上要求有多高,才有我们这些同学的优异成绩,我们当时的老师现在都取得了国际性的荣誉,拿了国际大奖。聊到画室一下太多太多的回忆,当看到这个话题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说一些,我想说的其他的画室怎样我不知道,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在这样的艺术培训风气下,我们画室同学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运气,也是福气。其实侯老师从不需要为这五斗米而努力,根本什么都不缺,我们那样的伙食,那样的师资,侯老师真的非常用心!老师不愿意作广告,每年也就100人左右,其中家庭困难的学生有些半免,有些全免,根本剩不了多少。我们知道老师的家境,根本不需要这方面赚钱,儿女也不是一般的优秀。老师是教了一辈子学生,真心喜欢教学,真心喜欢学生。能找到这样一个老师,是太难了。一个好的老师完全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不仅仅教的是作画,还有做人。希望侯爷爷和徐屏老师身体健康! 也感谢我们画室每个老师!好的老师不是负责两字能概括的,很难找出我们老师这样的,我爱你们!


    IP属地:浙江2楼2017-06-11 17:11
    回复
      自己在高三时曾得到了美院许多素不相识的学长学姐的无数帮助和鼓励。进美院后也尽自己所能在贴吧回答一些问题。但是,从不回答有关画室的。首先是因为画渣,其次是应届考进美院的,没有比较就不知好坏。虽然进美院后周围同学也会说起自己以前的画室,但是没有亲身经历,也就没有切身体会。大三的我由于决定要考研、留学又去画室学习了一次。现将自己先后2次在不同画室学习的体会和感受与你们分享。不同时期去了不同画室学习,应该比一般的普通考前生有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希望你们能有智慧、有勇气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优秀画室。
      高三时,父母认为:由学校的美术老师带队,跟同校的同学住同一个寝室去杭州画室集训,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杭州大大小小的画室不计其数。学校安排的画室虽然不是所谓最著名的,但偶尔也能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其名。去杭州前,画室老师来学校向家长介绍:画室是由中国美院的一位教授创办的,但是,他已经长期居住北京从事绘画创作。别说是学生连老师都很难见他一面。我们是40几个人一班,3个老师都是20几岁、30几岁,而且都不是国美毕业的。唯一一次近距离聆听国美老师讲课的是联考前5天,一位国美附中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解联考注意要点。集训时,还偶遇了一位神仙姐姐,她只对我说了一个字:“来”,就撑着伞把我从教室送到了寝室。传说她就是国美的学生来画室做助教的,但不是教我们的。她是当年浙江联考排名前十。去国美看过一次高分卷的展览。在转塘看见气质不凡的就认定是国美姐姐!这就是我在杭州画室集训时的所有“国美情节”。当时自以为画室的老师是认真负责的,也会经常进行考试,成绩好的就坐在第一排,老师会给予这些同学更多的关注。一同学当时想考清美,就另外多交了些钱,老师给她的辅导也就会多些。
      那时,在中国美院贴吧“遇见”了一位学长,在集训、校考时得到了他无尽的帮助!然而,我进美院时,他却毕业了。所以,至今未曾谋面。但一直保持联系,还会经常向他请教一些疑难之事。他大学的同班同学是江苏人,但考前是在杭州的一个画室集训的。然而学设计的他在大学期间还常常乐此不疲地回画室去画画。当然不是去做助教赚钱。后来才得知在那个画室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因为师范美教专业毕业的,在那画室工作三年了,还不能当老师教画。很好奇那个画室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而我自己却对画室没啥好留恋的:除了画画还是画画!甚至一模一样的画要画一个多星期,画到要吐!以至于我直接将画具丢在了校考的考场上。画室的老师除了教画就是改画。跟绝大多数的老师没有说过一句无关画画的话语。但是有一位20几岁的老师他只教了我们一个月,还建了一个“小2B”群。他会在群里回答问题、布置作业等。当他得知我进了中国美院后跟我说:真心的,美院的氛围绝对是其他学校没法比的!那时才知道原来我心中的素描大神对美院也是无比向往的!尽管他毕业于杭师,离美院只有咫尺之遥。
      而今天的我对美院氛围的理解是:学校牛!老师牛!同学牛!在这种牛气十足的氛围里接受了4年潜移默化的熏陶的学生肯定是与众不同的!由于我参加了美院的学生会和艺术团,可能比一般的普通同学多了一些学长学姐和小伙伴。我妈看了他们的照片后说:为什么你们美院的学生都这么漂亮、帅气?我的回答是:自信!是学校、老师、学长、学姐、同学给予了我们这份自信!其实是美院的老师看到我的照片后留言:自信就会拍得好,拍得好就会更自信!当然画画也同样!
      大三的我依然满课,而且作业超多,再加上学校里的一些其他事务,虽然身在美院,其实是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蹭课学画画的。也曾问过其他专业的小伙伴,答曰:1 自己画。2 不教技法,只谈人生。3 选修课上的老师还说:想法最重要。画渣的我是一脸茫然。但是,为了考研留学必须得把自己最薄弱的给补上。
      所以,从16年的9月到17年的1月,一直在找画室。而且,我考中国美院本科集训时的画室的老师已经在杭州最为著名的画室当老师了,于是就请他帮忙联系 。我自己也跑了不少画室。一边是期末结课、考级、考试,一边是寻找画室未有结果。正当焦头烂额之际,学长提醒:去找那个花果山画室的侯又民教授试试!
      花果山画室的校长是侯教授,他毕业于中央美院,在中国美院执教近30年,创办画室20余年。(他的教龄刚好是我妈的年龄!)对侯教授我是除了敬仰还是敬仰!但是,他会收我吗?毕竟已是校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了。但时间不等人,只能硬着头皮拨通了他的电话。
      我告诉他:想跨专业考研留学,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要学别人3年的课程,而且还是个画渣!没想到侯老师和蔼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想要学画画呢?为什么不去旅行呢?我觉得旅行比单纯的画画要好”。原来,这是侯老师很重要的一条教学理念:师造化,向大自然学习。
      所以,他的画室写生课很多,侯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去火车站、西湖边写生。想想自己以前在画室集训了3个月,竟然没有一次室外写生,真是彻底无语了。
      还是一件事必须得事前向侯老师问清楚:“学费多少?”答曰:“不要学费!我不缺钱!开心就好!喜欢画画就过来吧!”什么?什么?没听错吧?我从小学乐器、学画画、学跳舞,一直看到我妈大把大把地付钱。侯老师爽朗地告诉了我一个典故:只要是他画室毕业的学生,以后回来就4包(包吃包住包画包拿)!可我还不是他的学生啊,为何能拥有如此厚遇?我想一个从事艺术教育50余年的著名教授淡泊名利、倾心教育,那么他教授给学生的一定是艺术的真谛!而学生学到的也一定是艺术的精髓!
      学期结束的当晚,就带着行李和画具来到了画室。一月的杭州格外寒冷。而当睿智、儒雅、谦和、慈祥、俊朗的侯老师亲自陪我参观画室时,就感觉自己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天里。老师指着一幅画问道:这是谁的作品?“看风格是梵高的。”我脱口而出,其实我从没见过这幅画。“对!就是梵高的。不愧为美院的学生。”侯老师微笑着表扬了我。谢谢美院让我学习了《外国美术史》,没在教授面前丢脸。他还给我看了他在招聘老师时,一位中央美院研究生留下的画作。我直言不讳地说:不过如此。老师点点头说:确实不过如此。他又指着二幅画问道:哪幅好?我就凭直觉说:这幅画,那副不好。原来那幅不好的是杭州最著名的画室的一位老师画的。其他画室的老师也来此画室学画!由此看来,是不是不要盲目地崇拜名校、崇拜老师?是不是也可多一点信心给你自己?
      在画室的第一顿早餐竟然是侯老师亲自为我们学生做的。嘴里含着水煮蛋,眼里满是感动的泪花。因为,想起了我妈对我说的:自从你上中学以后,每天早上5:45给你做饭,累得真起不了床。而眼前的侯老师已经70多岁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笑容满面。
      那天除了吃中饭和晚饭,从早上7:30到晚上10:00我一直在教室画画。从没如此努力认真地画过画。或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或许敬仰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力,或许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一次上课,侯老师就指着一排世界著名的风景画对我说:你自己选一幅来临摹。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太美妙啦!下课时,学弟学妹们围了过来看我的画。交谈中才得知:那些画他们早就已经画过了。这就是侯老师的第二个教学理念:师传统,向古今中外的名画学习。这是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太高大上啦!想想自己以前的画室,连这里其中的一张名画都没看见过,更不用说欣赏、临摹、学习。只能捂脸了。学弟学妹们还告诉我,开始时他们会临摹名画的局部,还画过小狗小猫。我超喜爱小狗狗,但是至今没画过。在画室集训时也只画过应试的人头和水果花朵等。跟这些学弟学妹们比起来,是真正的矮穷矬。
      画室另一个高大上的就是它的超豪华师资阵容。当时离国美校考只有3星期的时间了,班上的20个学生全程由侯老师和王老师轮流亲自教学。王老师是国美的优秀毕业生,曾是上海校区的专业老师,在此执教已有15年。平时教学的还有国美徐屏教授,他还是校考素描评审组组长。还有安滨、李文东、林印吉教授等等。这些老师的大名如雷贯耳,有没有被吓到?但是在画室里却被称为:侯爷、王伯、翁叔等等。可见师生融洽之情非同寻常。在与老师的同吃同画同乐中,学生们都深刻感受到了老师们对教育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学到的也不单单是绘画技艺,还学到了老师的艺术修养、为人品行和博大胸怀。从而沉淀在学生心中的将激发其旺盛的创作力。这大概就是侯爷所说的第三条教育理念:得心源。所以,杭州花果山画室的学生不但基本功扎实,审美能力强,而且有真本事,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校考和联考并且胜出。


      IP属地:浙江3楼2017-06-11 1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