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0,982贴子:189,680

内经疏五过论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贪,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热。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惟言死日,亦为粗心,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脏菀热,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始终,可以横行。
本人非医,言及医事,仅供参考。非当。愿以为戒。


IP属地:辽宁1楼2017-06-11 16:06回复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黄帝说:哎我去!这里的学问真深啊(闵音敏,闵闵,玄远无穷的意思),像在俯视幽深的渊谷,又像在仰视天空的浮云。俯视渊谷尚可测量其深度,仰视浮云,不能测知其边际啊(深渊有底可测。浮云无定莫知其边)。
    圣人这个技术,给万民百姓打了样。安排取舍志意,都有法则。依照自然的规律来研究医学的理论,从而给百姓帮助。干这个事,有五过四德,你了解吗?
    (裁,度也。循经之循,因也。按循之循,察也。副,助也。德者,道之用,生之本,不可不敬,慎也。)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雷公起身拜了两次,回答:我..我..我年少识浅,因惑不解让我蒙愚,不知道五过与四德的说法。即便是比类形名,虚引经义,但心中还不能明了啊。
    ......


    IP属地:辽宁2楼2017-06-11 16:30
    回复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平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平常)富后贪,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帝说∶
      一般在没诊病的时候,要先了解一下患者的生活近况。
      说这个人啊,以前比较有权比较尊贵,后来变得平凡没人搭理了,这样的变化,虽然没有外邪,但是病可能从里面出现。这叫脱营。(先贵后贱的人,他心里易有屈辱,神气不伸,虽不中邪而病生于内。营者,阴气也。营行脉中,心之所主,心志不舒则血无以生,脉一天天衰竭,故为脱营。)
      说这个人啊,以前生活富裕现在生活贫困,这容易失精。(先富后贫者,忧煎日切,奉养日少,故其五脏之精,一天天减少,这是失精。精失则气衰,气衰则不流动,故为留聚而病有所并矣。)
      如上这二种病者,脏腑、形躯都无所变,诊者不明其故,不知病名。其病渐深,体为瘦减;其气日虚,精无以生。无气则阳虚,故洒然畏寒。阳虚神不足,故心怯而惊。等到病深,精气俱损,则表里俱困,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失察,不能了解到这个病情的基本根源,这是诊病误之一也。
      对患者常态和动态的了解,对于医生很重要。这里举了常贵后贱、常富后贪两个例子。其实常X后Y的情况,是很多的。有常则生,无常则亡,失此为一误。


      IP属地:辽宁4楼2017-06-11 17:17
      收起回复
        看一看便知,古人的治疗理念相当前卫。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1 23:24
        回复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饮食有膏粱藜藿之殊,居处有寒温燥湿之异,因常知变,必详问而察之)
          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乐则喜,喜则气缓,苦则悲,悲则气消,故苦乐失常皆伤精气,甚至竭绝,则形体毁沮。沮,坏也。乐音勒。沮,将鱼切,音ju。)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伤肝,肝藏血,故伤阴。喜伤心,心藏神,故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逆气也。凡喜怒过度而伤其精气者,皆能令人气厥逆而上行。气逆于脉,故满脉。精脱于中,故去形。阴阳应象大论有此四句,见阴阳类一。)
          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不明虚实,故不知补泻。不察所因,故不知病情。以致阴阳败竭,故精华日脱。阳脱者邪并于阴,阴脱者邪并于阳,故曰邪气乃并。此愚医之所误,过之二也。)
          凡要给病人诊病,必须要问他吃和住的如何,有木有问题。大苦大乐,或先乐后苦,都会耗精伤气,精气衰竭,形体败坏(毁沮: 摧毁,破坏。音,悔举)。
          暴怒伤精血五脏,暴喜伤神气六腑,厥逆之气上行,气满脉内充满经脉,而神气离散形体。不明白的医生,诊治这些疾病时,不知该用补法还是用泻法,不能察明病因,以致病人五脏的精气日渐耗脱,邪气乘虚侵袭,这是诊疗上的第二种易犯的过失。
          这个,讲医生要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不了解心神、情绪、喜怒变化的,是为二过。


          IP属地:辽宁6楼2017-06-12 16:02
          收起回复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比类,比别例类也。奇恒,异常也。从容,古经篇名,盖法在安详静察也。凡善诊者,必比类相求,故能因阴察阳,因表察里,因正察邪,因此察彼,是以奇恒异常之脉证,皆自从容之法而知之矣。易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即比类之谓欤。工不知此,何诊之有,此过误之三也。又示从容论曰∶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详疾病类九。)
            三过:不知《比类》《奇恒》,不善脉诊脉法。其云:“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知道,此诊之不足类。”说明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正确掌握并运用脉诊的方法,逐渐精通脉诊脉法。否则,若不能知此,则很难深入细致、全面准确地诊治疾病,这便是诊治上的第三种过错。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3 23:49
            收起回复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三常,即常贵贱,常贫富,常苦乐之义。封君败伤者,追悔已往。及欲侯王者,妄想将来。皆致病之因。)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抑郁不伸,故精神内伤。迷而不达,不亡不已也。)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 为挛。(忧愁思虑,则心肺俱伤,气血俱损,故为是病。 音璧,足不能行也。)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戒不严,则无以禁其欲。言不切,则无以动其神。又其词色外为柔弱,而委随从顺,任其好恶,则未有不乱而至失其常者。如是则病不能移,其于医也何有?此过误之四也。)
              诊病时须注意三种情况,即必须问其社会地位的贵贱,及是否曾有被削爵失势之事,以及是否有欲作侯王的妄想。因为原来地位高贵,失势以后,其情志必抑郁不伸,这种人,虽然未中外邪,但由于精神已经内伤,身体必然败亡。先富后贫的人,虽未伤于邪气,也会发生皮毛憔枯,筋脉拘屈,足痿弱拘挛不能行走。对这类病人,医生如果不能严肃地对其开导,不能动其思想改变其精神面貌,而一味的对其柔弱顺从,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乱之而失常,致病不能变动,医治也不发生效果,这是诊治上的第四个过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14 22:14
              收起回复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
                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
                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热。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惟言死日,亦为粗心,此治之五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必知终始,谓原其始,要其终也。有知余绪,谓察其本,知其末也。切其脉必问其名,欲得其素履之详也。男女有阴阳之殊,脉色有逆顺之别,故必辨男女而察其所合也。)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离者失其亲爱,绝者断其所怀,菀谓思虑抑郁,结谓深情难解,忧则气沉,恐则气怯,喜则气缓,恚则气逆,凡此皆伤其内,故令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医不知此,何术之有。 菀,郁同。)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大伤,谓甚劳甚苦也。故其筋如斩,脉如绝,以耗伤之过也。虽身体犹能复旧而行,然令泽不息矣。泽,精液也。息,生长也。)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故,旧也。言旧之所伤,有所败结,血气留薄不散,则郁而成热,归于阳分,故脓血蓄积,令人寒炅交作也。炅,居永切,热也。)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肢转筋,死日有期。(粗工不知寒热为脓积所生,脓积以劳伤所致,乃治以常法,急刺阴阳,夺而又夺,以致血气复伤,故身体解散,四肢转筋,则死日有期,谓非粗工之误之者耶?!亟音棘。)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但知死日,而不知致死者,由于施治之不当,此过误之五也。)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不通者,不通于理也。物理不通,焉知人事。以上五条,所不可不知也。)
                凡诊治疾病,必须了解其发病初期和现在的病情,又要知其病之本末,在诊脉问证时,应结合男女在生理及脉证上的特点。如因亲爱之人分离而怀念不绝,致情志郁结难解,及忧恐喜怒等,都可使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医生如不知道这些道理,还有什么诊治技术可言。尝富之人,一旦失去财势,必大伤其心神,致筋脉严重损伤,形体虽然依能够行动,但津液已不再滋生了。若旧伤败结,致血气留聚不散,郁而化热,归于阳分,久则成脓,脓血蓄积,使人寒热交作。粗律的医生治疗这种病,由于他不了解病系劳伤脓积,而多次刺其阴阳经脉,使其气血更虚,致身体懈散,四肢转筋,死期已不远了,医生对此既不能明辩,又不问其发病原因,只是说病已危重,这是粗律的医生,此为诊治上的第五个过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5 22:42
                回复
                  写在一两千年前的经验,至今看起来也不过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5 23:56
                  回复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不通者,不通于理也。物理不通,焉知人事。以上五条,所不可不知也。)
                    上述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医生的学术不精,人情事理不明所造成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6 22:29
                    收起回复
                      疏字想到的…
                      奏折 奏疏 奏本有什么区别呢?
                      奏疏
                        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7 16:54
                      回复
                        这是哪家的注解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18 10:52
                        回复
                          这贴子,本身是想提醒自己,很多事需要了解内幕才能做,才能事半功倍。
                          注解来自《类经》和现代白话解释。间有点个人意见。
                          抛砖引玉,有缘人择之,并请赐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18 16:33
                          回复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阴阳气候之变,人身应之,以为消长,此天道之不可不知也。)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脏腑有雌雄,经络有表里,刺灸石药各有所宜,此脏象之不可不知也。)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经道,常道也。不从容于人事,则不知常道,不能知常,焉能知变?人事有不齐,品类有同异,知之则随方就圆,因变而施,此人事之不可不知也。)审于部分,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八正,八节之正气也。副,称也。能察形色于分部,则病之本始可知;能察邪正于九侯,则脉之顺逆可据,明斯二者,诊必称矣。此色脉之不可不知也。按:本篇详言五过,未明四德,而此四节一言天道,一言脏象,一言人事,一言脉色,即四德也。明此四者,医道全矣,诚缺一不可也。)
                            所以说:圣人治病,必知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四时寒暑的规律,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经脉之阴阳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治病之所宜,能周密祥审人情事理,骒有诊治之常道,从病人的贵贱贫富,区分其体制裁及发病的各自特点,问其年龄之长幼,知其性情勇怯之理,审察病色出现的部位,以知其病之本始,并结合四时八风正气及三部九侯脉象进行分析,所以他的诊疗技术是全备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18 16: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