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2,418贴子:1,022,624

第50期读书交流会:陆秋槎《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全方位讨论(泄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次怀抱着不安来到这里。
我的第二本长篇《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已于上个月上市。这次的舞台是现代校园,没有延续第一本长篇《元年春之祭》的古代背景。其实,《元》的初稿早在2012年就已经完成了,后来在参赛和出版上都遭遇了种种挫折,等到2014年在杂志上发表短篇出道作《前奏曲》的时候,心态和趣味都已经变了。写作《元》时的狂妄与恣肆渐渐收敛了,最终养成了如今的风格(以发表于杂志短篇《冬至喜剧》和这本《当》为代表),这也将成为我未来几年创作的主基调。
我们评价一本推理小说时,大抵有两个标准是无法撼动的,一是扎实,二是秀逸。诡计与逻辑都不能跃出扎实与秀逸的范围。然而,“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读者在阅读中也是有所侧重的。有的读者更重视诡计的新意和谜面的华丽,也有的读者纠结于诡计的可行性;有的读者只在意推演的复杂性与意外性,也有的读者会仔细推敲每一步的逻辑关系。
读者不妨有自己的偏好和倾向性,而作者却不得不有所权衡。毕竟,徒有秀逸而无扎实,就难以说服读者;扎实有余而秀逸不足,则无法打动读者。执笔之际,仿佛在被这两种标准撕扯,而最终又不得不做出种种妥协与牺牲。《当且仅当雪是白的》便是权衡的产物,我在此试图兼顾推理的秀逸与扎实,因此也不可能把任何一个方面发挥到极致。
至于小说层面上的东西,我也在探索。《元年春之祭》大约是失败了,《当》想来也不能取悦所有人。私货也好,百合也好,都是我专己守残、不愿捐弃的东西;自己不感兴趣的商业元素,就算全世界的喜欢,我也懒得去写。而文笔、结构与人物塑造,自负还算有一点进步。最近一两年,受到了日系少女小说与罗斯·麦克唐纳的影响,终于能驾驭一些人际关系与调查取证的描写了。然而我目前能驾驭的似乎也只是这些。因此,这本小说才会充满推理、充满私货、充满家访、充满百合——而再无其他。


IP属地:日本1楼2017-05-09 13:07回复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小说的一点认识,也许听了读者的反馈之后看法还会有所改变。有什么感想,但直言无妨。我会认真阅读每一条评论。 也欢迎讨论推理的细节。只不过,在涉及其他作品的谜底时,请在开头注明,以免误伤群众。


    IP属地:日本2楼2017-05-09 13:07
    回复
      您好,请问在这部作品中,您是先构思出动机,还是先构思出逻辑推演桥段的呢?说实话,第二起事件的动机我很喜欢,但感觉第一起案件动机的给出太仓促了,书中人物甚至连确认其正确性的想法都没有(这一点倒是很像米泽的一些作品),所以您当时是如何构思的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5-09 14:00
      收起回复
        大部分能说的在豆瓣都说了,就说一个这几天新注意到的点:姐姐这本单从结构来看,几乎就是在“手把手教你写推理”。比如,如何在推理之间水故事;如何在情节之间插入推演;用动作描写引出语言;主次要人物的入场和出场……我觉得作为一个新手是受益良多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09 14:27
        收起回复
          姐姐可以加一点色情描写吗?清水百合看的挠心!顺便问一下姐姐,短篇有没有可能结集出版?姐姐后续会不会写设定流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09 14:44
          收起回复
            姐姐对少女的心思描写的好细腻啊!请问能不能推荐一些姐姐最喜欢的galgame?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9 14:48
            收起回复
              请问姐姐何时写《元年春之祭》的续篇,我个人非常喜欢那本,希望看到后续系列!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09 15:13
              收起回复
                这名字好文艺,完全不像推理小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09 19:42
                回复
                  个人的一点小心愿 希望姐姐在达成自己初步的写作计划之后可以写一些夹带自己私货的有趣小说,像《元》就特别喜欢,《白》里也有像可可露图书馆这种超冷的梗,作为一个见识挺广的二次元宅真的很期待放开了的姐姐能写出怎样有趣的作品!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5-09 21:14
                  收起回复
                    陆姐姐,你在书中提到“现在的人看书只是囫囵吞枣般的看个情节”,我感觉我就是这样。像文学性稍强的书,比如北村熏,里面的各种描写我都是五目十行的看过去了,文学性再强一点的甚至就看不进去,之前买了本金阁寺就是翻了几下没看进去。还有京极夏彦的书,也能看进去,但里面的炫学就完全没有积累到,什么都不记得了。
                    所以现在很困惑,看了这么多书,也只是在消遣时间,我这样看书真的好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5-09 2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