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吧 关注:230,981贴子:6,095,757
  • 24回复贴,共1

【历史回顾】2012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年7月下旬开始,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出现纵横数千公里的大型热带辐合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苏拉”、“达维”、“海葵”、“鸿雁”、“启德”、“天秤”、“布拉万”相继诞生,这其中就包括重创华东地区的强台风“海葵”。
2012年8月刚刚开始,西北太平洋上面就出现了双风暴互旋的景象。8月2日前后,“苏拉”和“达维”正在强势逼近我国,中国中央气象台针对这一情况傍晚时分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台湾、福建到江苏、山东甚至辽宁一带沿海,都在严阵以待。而就在此时,在遥远的太平洋洋面上,巨大的季风槽内又一个系统正在蠢蠢欲动。它就是尾随“苏拉”和“达维”而来的台风——1211号强台风“海葵”,也是给予华东重创的台风。
2012年8月2日,庞大的季风槽内一个系统独立发展,很快成为一个热带扰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了99W的编号,并且得到各大机构的密切关注。热带扰动得到优良的环境,发展比较迅速。到了8月3日早上08时,日本气象厅根据其发展的情况升格它为热带风暴并给了1211的编号,命名为“海葵”。
热带风暴“海葵”诞生初期由于脱离季风槽独立发展缺少了西南季风水汽支持,环流小巧且孤立。并且“海葵”在诞生的初期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处于西伸加强期,这样“海葵”的初期引导气流就非常明确。因此“海葵”形成初期一直快速的朝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以上。由于系统的移速过快,使得西南季风无法有效和系统结合,加上生成的纬度偏高以及南侧大量季风槽产生的较大的流出垂直风切变干扰。这样“海葵”就一直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一直以孤立孱弱的云系快速过来。因此从热带风暴生成起,强度一直起色不大。直到8月5日系统移动到琉球群岛以东洋面的时候,一切才发生改变。
8月5日下午开始,原本一直引导“海葵”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出现了减弱的迹象。到了夜间,原本完整的副热带高压突然崩裂成两块。一块横插在“海葵”的北侧,一块则横亘在其东侧。由于这个变数,“海葵”的引导气流瞬间变得不明朗起来,导致移速放缓许多。甚至在8月6日凌晨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在原地回旋打转,这就是引导气流不明确的信号。不过这种现象并没有存在很长的时间,8月6日白天横亘在系统东侧的高压出现了明显的减弱趋势,相反横亘在系统北侧的高压占了上风。这样“海葵”在这个北侧高压的南侧偏东引导气流的影响下,路径开始明朗起来,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朝着偏西方向移动。同时,南侧巨大的季风槽消散了导致流出垂直风切变变小。并且西南暖湿气流开始补充进来,这样“海葵”强度开始加强,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且,环流开始扩充。
这样,“海葵”正式走向加强之路。在“海葵”强度加强的同时,环流也不断扩充。并且开始构建中心密闭云区,眼墙也在渐入佳境的构建。8月6日晚间,从卫星云图上看“海葵”开始构造巨大的风眼。根据这一情况,中央气象台将“海葵”的强度升格为台风级别。而此时“海葵”已经渐入佳境,不断的发展强度。并且巨大的风眼已经形成,直径100-200公里的大型风眼。
8月7日随着热带气旋强度不断增强,环流不断扩充。对北侧高压的挤压变大,整个高压被挤压变形。这样高压就变弱了,导致引导气流的偏北分量增大,这样“海葵”的路径开始由偏西方向转向西北方向移动。下午时分,“海葵”开始变本加厉了。在“海葵”的头顶上,一条辐散急流开始形成,相当于高空抽吸作用。而在“海葵”的身子底下,西南季风也在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给予能量支持。这样,“海葵”骤然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从之前的“小不点”变成环流上千公里的“巨无霸”。8月7日下午两点钟,中央气象台将“海葵”由台风级别升格为强台风级别。与此同时“海葵”第一波强有力的悬臂扫过浙江沿海,顿时浙江沿海的风雨天气骤然增大。这其中就要细说一下位于浙江台州大陈岛正前方海域的一个海岛——东叽岛。
8月7日下午在中央气象台刚刚评价“海葵”为强台风的级别同时,东叽岛的实测也在被不断刷新。到了傍晚,东叽岛在“海葵”眼墙外围观测到十分钟平均风速高达40.7m.s-1,瞬间风力已经到达16级了。东叽岛气象站一片狼藉,许多气象站仪器被损坏,就连坚固的建筑物也被刮坏了。根据东叽岛的实测,中央气象台在2012年8月7日傍晚给出了“海葵”的巅峰强度——48m.s-1,945hpa(年鉴45m.s-1,950hpa)。同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这是继五天前“苏拉”和“达维”后第二次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堪称史上最密集的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同时中国气象局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Ⅰ级应急响应命令,是继2006年“桑美”和2007年“韦帕”以来第三次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命令。而此时,浙江更多的地方出现激烈风雨天气。可是,“海葵”并没有善罢甘休。入夜后东叽岛的风雨更加肆无忌惮,终于在23时前后观测到本次台风影响过程的最大值。根据观测22-23时,东叽岛观测到最大十分钟平均风速46.9m.s-1,瞬间风速达到了56m.s-1。而在“海葵”强大的悬臂影响下,浙江东部一带的降水也很强,6小时内降水量就高达150毫米以上,达到特大暴雨的水准。而此时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却做出惊人的举动,竟然降格“海葵”的强度,认为它只是热带风暴。当然,机构的表现不能改变事实。华东地区的狂风暴雨已经逃不了了,很快“海葵”就要登陆。
8月8日凌晨3点20分,“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有965hpa,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有42m.s-1(个人认为38m.s-1合理)。“海葵”成为1956年“WANDA”以来登陆该地区的最强热带气旋。“海葵”登陆后,由于受地形影响风眼逐步填塞,但是整个环流结构并没有散架。虽然“海葵”的强度开始减弱,但是庞大的暴风圈已经笼罩了长三角。“海葵”登陆后,原来稳定的高压再次分裂。这样形成两个分列高压围在系统周围,形成马鞍形气压场。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引导气流开始不明确,“海葵”开始慢速前进。特别是进入安徽以后,这种现象更明显。8月8日-9日“海葵”持续的暴风圈影响下,长三角的狂风暴雨简直肆无忌惮。苏皖淮南地区到整个浙江省和上海,内陆都刮起8-10级的大风,有些地方瞬时风力竟然在11级以上。同时许多地方普降暴雨-大暴雨,部分地方出现特大暴雨。瞬间加大的风力把行道树连根拔起,把墙壁吹倒甚至吹翻汽车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电线杆齐刷刷的折了,就连巨大的钢铁“大侠”宁波摩天轮也被撂倒在地。暴雨导致许多地方城市内涝,浙江长兴有河堤决口淹没村庄。整个华东被“海葵”的风雨搅得天翻地覆,到处能看到风雨过后的破坏痕迹。据不完全统计,华东地区至少有五人因为台风丧生,仅登陆地宁波全市的经济损失就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
8月9日凌晨,“海葵”进入皖南山区。由于持续偏弱的引导气流,“海葵”一度在皖南山区一带回旋少动,强度也降格为热带低压。但是,"海葵"到现在还不要善罢甘休,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原来,8月9日凌晨前后。在500百帕一个短波槽过境,短波槽引导弱冷空气南下。这一南下不要紧,正好和"海葵"的悬臂在苏北一带相遇。于是一大早苏北一带就被惊雷震醒了,一条极强的带状回波横亘在苏北,在那里降下了惊人雨量。以响水为例,短短几个小时就降下五百多毫米的降雨,其中一个小时最大雨量竟然高达123毫米。受短时强降雨影响,响水县城水漫金山,内涝相当严重。同时根据云图观测,由于这个弱冷的激发整个系统环流对流有短暂的增强,苏南地区也受到一系列分散性雷阵雨影响,个别地方雨势强大。当然,“海葵”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了。很快“海葵”回光返照结束了,它的环流消散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中,中央气象台也停止编号。
8月10日华东地区的风雨逐渐消散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松口气。因为根据观测西北太平洋巨大的季风槽又在蠢蠢欲动,接下来半个多月竟然有三个左右的台风前赴后继影响我国,给我个的沿海带来严峻的考验。而2012年的这一个月,台风玩起了车轮大战。短短7月24日-8月31日这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有6个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而且登陆的强度不弱,基本上都是台风级别以上。2012年夏季台风接二连三的过来,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就光“苏拉”、“达维”、“海葵”这三个来说,就在一周内连续登陆我国,这在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就光这三个台风就导致我国50人丧生,3085万人受灾,经济损失高达655亿元人民币。


1楼2017-02-06 19:10回复
    2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06 19:15
    收起回复
      南京大暴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06 19:21
      收起回复
        这个还可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2-06 20:58
        回复
          离台风中心最近的一次


          IP属地:浙江8楼2017-02-06 21:15
          回复
            华东真命天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06 21:22
            回复
              离台风中心最近的一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6 21:2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06 23:35
                回复
                  毫无印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2-07 10:32
                  收起回复
                    离台风中心最近的一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2-07 11:49
                    回复
                      嘉兴表示是风最大,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IP属地:北京21楼2017-02-09 15:12
                      回复
                        这个貌似从杭州城东穿过去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10-19 1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