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西瓜吧 关注:245贴子:31,123
  • 7回复贴,共1

【战术】顶点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国陆军 86 年版《作战纲要》中明确指出:“任何进攻作战迟早都会达
到这样一个时刻:攻方的力量不再大大超过守方的力量。超过这个时刻后,如果继续实施进攻作战,就要冒战线拉得过长、 遭到巨击和被击败的风险。
这个时刻在作战理论中称为顶点。”顶点理论也是一种力学理论,是作战力量极限的标志。
美军认为,进攻的艺术就是在作战力量到达顶点之前,夺取规定的目标,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防御的艺术则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进攻之敌加快出现顶点,识别顶点的到来,以及准备在敌军到达顶点时转入进攻。
在进攻战役中,出现顶点的原因通常是:
(1)前送补给品组织不当或缺少必要的运输手段,或者贮存品已消耗殆尽;
(2)为保护后方交通线免遭袭击,把前方部队的兵力调在后方,使进攻力量不再拥有所需的数量优势;
(3)进攻部队受到对方猛烈打击后,遭受损失较大,双方兵力对比发生偏转;
(4)攻方部队进入比较易于防守的地形;
(5)进攻部队团长期作战精疲力尽和精神涣散;
(6)防御部队由于领上大部丧失而变得意志更加坚定;
(7)守方得到
盟国军队支援等。在实战中,以上列出的因素均可导致进攻战役达到顶点,为此,战役指挥员要努力限制不利因素的出现,并在不利因素出现之前完成作战任务。
在战术进攻中到达顶点是在以下几种憎况下出现:
(1)当战术进攻遇到无法绕过的重兵防守地域时;
(2)当燃料与弹药补给中断,进攻部队精疲力尽,人员与装备损失增大,以及修理和补充用不上时;
(3)进攻部队已没有继续进攻的预备队且守方又投入了精锐的部队实施反击时。为此,战术指挥官在战斗过程中,要不断采取措施,避免上述不利因素过早出现。
美军认为,在事实上进攻到达顶点后,马上进行防御战斗则是极端困难的。这是因为进攻部队临时转入防御,时间准备比较仓促,部队的配置不适合防御等。
当美军转入防御时,使进攻一方尽快到达顶点的手段和方法有:使用空中力量,实施战场空中遮断;使用地面远程火力,实施纵深火力突击;利用地形,扼守阵地,尽量俏耗进攻部队的有生力量;使用特种作战力量,开展心理战,瓦解敌军士气等。
总之,顶点对于攻方和守方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就攻方而言,必须谋求在部队到达顶点之前达成在战役战斗上具有决定性的目标。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应修改作战计划,补充作战力量或相应地将其作战行动分为若干阶段实施。就守方而言,必须谋求使敌人的进攻在达成具有战役、战斗决定性目标之前到达或超过其顶点,使敌人不能实现目的。为此,守方在打击敌军作战部队本身的同时,必须打击其后勤保障系统。
美军强调,作战行动一旦开始,指挥官就必须及时察觉何时已经到达顶点或即将到达顶点。进攻时,必须在顶点出现之前,适时转入防御;防御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以在攻方到达进攻顶点之时,及时进行反击夺取胜利。
由此可见,”顶点”是美军攻防作战样式转换的连接点,也是转换的时机。
在“战争论”七章第五节对于顶点的解释是进攻中取得的胜利是已存在的优势经过主客观努力而达到的成果,正确地说是由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共同造成的优势的成果。我们在前一章已经指出,进攻力量有时会逐渐削弱,当然优势经过主观的努力是逐渐增长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势常常是逐渐减弱的。进攻者可以象买东西一样获得一些在媾和谈判时对他有利的条件,但是指挥员对这些稍纵即失的机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扑捉机会的能力,这当然常常是先以自己的军队为代价付出现款。
如果进攻者能够把自己日益减弱的优势一直坚持到媾和为止,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有的战略进攻能直接导致媾和,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甚至全线崩溃,这种还击的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大得多,我们把这个时刻叫做进攻的顶点。
美军出版的《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和美军新颁布的《联合作战纲要》中的顶点理论提出:
一、美军联合战役法顶点理论是克劳塞维茨“进攻的顶点”学说的新发展
  顶点是指交战一方的综合作战能力在打击敌方的过程中(进攻或防御)达到极限的时刻和表现出的状态。超过这一时刻,攻方继续进攻就会导致失败;守方达到顶点,就没有能力继续实施有效防御。顶点也可以说是作战进程中的转折点。这一概念是由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最先引入军事领域,他在《战争论》中首先阐述了"进攻的顶点"的概念,开顶点理论之滥觞。美军联合战役法中规定的顶点概念渊源于此为应有之义。然而,美军所言顶点的内涵与克劳塞维茨的最初发明在侧重点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克劳塞维茨"进攻的顶点"更多地强调由进攻转入防御的重要性。"进攻的顶点"是克劳塞维茨在论述进攻中的防御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克劳塞维茨通过研究大量战争现象认识到一条规律,那就是:"胜利者不是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彻底打垮敌人的。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战争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第838页)所谓顶点,指的是适时停止进攻的时刻。也就是说,"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这种还击的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大得多"。(《战争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第780页)进攻的顶点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当进攻者发现自己的力量已经削弱,但又无法弥补,余下的力量还足以进行有力的防御,而防御者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就应当机立断,立即转入防御,超过了这一时刻,就会陷入不利境地,招致损失甚至失败。
 克劳塞维茨认为,如果为了围攻要塞我们已不能继续前进,那么进攻通常就已达到了顶点。因此,我们要求主力迅速地、不停歇地前进和追击。到了进攻的顶点,飞翔的力量枯竭了,如果在这时敌人还没有被打垮,那么很可能再不能打垮敌人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故意绕开伊科边境伊军防御阵地,"拈轻怕重",5天内快速机动500公里,千里奔袭伊首都巴格达的作战计划与克劳塞维茨为避免进攻顶点的出现而不主张围攻要塞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美军联合战役法的顶点理论承认进攻和防御都具有顶点。美军认为,顶点是部队完成任务的极限,作战中一旦到达了顶点必须转换作战样式。顶点兼顾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样式。在进攻中,顶点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攻方战斗力不再超过守方战斗力的那一点。此时应停止进攻,转入防御,以便集结力量重新转入进攻。反之,将面临遭到反击和失败的极大风险。进攻的艺术在于能否在到达顶点之前攻占决定性目标。在防御中,当部队已无力进行有效地反击或无法继续实施防御时,即到达了防御的顶点。此时应立即组织退却,以便在新的地区重新组织防御,否则将面临被彻底击败的危险。防御的艺术在于加快并识别攻方顶点的到来,并准备在其到达顶点时转入进攻。可以看出,相比克劳塞维茨的观点,美军赋予顶点理论以更多由防御转入进攻的积极精神。
 二、美军顶点理论与联合战役法其他诸要素紧密关联
  与顶点理论平行对等,美联合战役法还包括另外12项基本原则。顶点理论与这12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关系。下面列举其中联系最为紧密明显的6对关系。
  (一)预见性与顶点。预见性要求联合部队指挥官必须将视野扩展到当前作战之外,不仅要通过预先采取的行动为当前作战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而且要预见当前作战的结果,并准备将部队投入到最有利、最能直接实现战略目标的地区,以创造最大的战略优势。联合部队指挥官必须预见己方的顶点,并采取一切措施预防到达顶点,以便在顶点到来之前实现战略目标。战区后勤计划人员应充分预见远距离、长时间作战所需的资源需求和消耗,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军事资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联合部队指挥官就应重新调整其作战构想。
  (二)重心与顶点。重心是军队、国家或联盟从中获得战斗意志、物质力量或行动自由的那种特长、能力或部位。在战略和战役级,重心可能包括:国家意志、联盟关系、军队的凝聚力、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国家级和战役级指挥与控制系统、大规模杀伤武器系统、工业基础设施;重兵集团、重要的交通补给线等。敌人的重心同时是其防御力量最严密的部位,对其实施直接攻击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并使进攻一方很快达到其进攻力量的顶点。如果一时攻不下来,就迫使攻方调整作战计划,暂时由进攻转入防御,从而影响整个战役进程。因此在集中兵力兵器对重心进行打击之前,必须预见到己方进攻顶点是否会在敌方严防死守下过早出现,并制定相应的作战预案。另外,正确判明己方的重心并使其得到重点保护,也是敌人进攻顶点出现的催化剂,采取一切积极措施人为地延缓己方防御顶点的来临同样可达到迟滞和瓦解敌人进攻的战役目的。
 (三)时机与顶点。联合部队应以最能有效地发挥己方部队的能力,最能抑制对手行动的节奏和时机作战。联合部队指挥官应协调所有作战行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争取在己方进攻顶点到来之前,给敌以最大的震撼,并利用这种震撼效果将作战行动引向决定性胜利。为此,必须要掌握攻防时机与节奏,控制作战强度。做到该快则快,该缓则缓,当张则张,当弛则弛,留有充分的余地,保持用兵的弹性和韧性;要把握作战潜力,控制作战限度。进攻时力求在力量到达顶点之前达成战役目的,速战速决;防御时力争使对方顶点提前出现,并抓住战机,一举克敌。当前,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演进,信息化战争的节奏越来越快,这使攻防双方控制好自己攻防顶点的难度空前增大。从总体上讲,联合部队应采取一种使对手难以承受的节奏作战,但在有些情况下则需放慢节奏。当对手尚未达到其进攻顶点,占有机动上的优势,或者己方尚处于调整部署和兵力集结阶段,没有达到防御顶点,无力实施决定性作战时,尤其需要如此。一旦联合部队集结起决定性的作战力量,就需要由防御转入进攻,以对手难以招架的快节奏实施作战,直至将其压垮。美军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是一次运用联合力量精确打击对方重心的突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美军从3个基地和2艘航空母舰出动了100多架军用飞机对利比亚的5个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联合精确打击。美军始终控制了发起并实施战役的时机与节奏,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奇袭方式使其进攻能量积聚到顶点,并在达到既定的战役目标后快打快撤,见好就收,顺利完成了战役转换,及时退出战场,待利比亚反应过来准备组织反击已为时晚矣。此外,美军还严格地控制了轰炸的目标和范围,将战役战场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避免战役升级,保证了在己方作战顶点到来之前迅速达成战役目的。
(四)协同与顶点。协调一致的战斗、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能够防止顶点的到来,并帮助联合部队指挥官控制作战行动的节奏。联合部队指挥官应确保联合部队各个方面的集中和统一,发挥联合部队的增效作用,获得、保持和利用陆海空全方位战斗力优势。在信息化战场环境中,避免己方进攻顶点的出现必须发挥联合部队的整体优势。遵循顶点规律,适时进行战役转换。联合部队指挥官必须深刻认识战役顶点出现的特点,识别其出现的征兆,充分地做好战役转换准备,抓住转换时机,精心组织各军种协同转换。必须协同各军兵种在同一时间协调发挥出整体合力,使攻防合力趋于顶点临界状态,牢牢地把握主动权,确保赢得战役的胜利。
  (五)全纵深同时作战与顶点。美军全纵深同时作战包括:同时运用联合部队的所有力量;同时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对敌保持压力;同时在战场的全正面和全纵深展开作战行动;同时打击敌军的部队和作战能力等。全纵深同时作战将始终保持己方的进攻锐势,力争在达到进攻顶点之前压垮对手,加速其失败或投降。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联合部队在地面和空中实施快速机动,直插伊境纵深,在作战空间的全正面、全高度和全纵深不停顿地连续突击,保持进攻的锐势,以保证部队在到达进攻顶点之前迅速占领了伊重心-首都巴格达,从而加速了萨达姆政权的垮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6 00:59回复
      (六)终止与顶点。美军强调,要明确何时、在何种状态下结束军事行动以及如何保持已取得的优势。美军联合战役筹划的最佳目标就是在己方进攻顶点到来之前就能够压垮敌人,迫其求和,从而体面主动地终止战争。海湾战争后期,在发起地面战斗100小时后,美军在布什总统的命令下终止了继续向巴格达的推进。这是因为美国驱逐伊军出科威特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为保持美军士气,减少地面战斗对美军造成的伤亡并便于美国政府对战后中东地区做出最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治安排,美军主动放弃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机会。这一行动后来虽然饱受美国国内的批评,但是从当时的形势看,终止作战却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6 00:59
    回复
      这是哪里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16 18:20
      收起回复
        楼主讲得好


        IP属地:安徽4楼2020-03-06 15:25
        回复
          谢谢楼主的素材,参考楼主大大的见解我的军事理论论文作业有着落了


          IP属地:安徽5楼2020-03-06 15: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