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吧 关注:172,042贴子:1,444,483

金庸、古龙和武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定场诗
绝代华章恣剑气,笑傲文坛刻侠名。
双骄桑海难挥墨。江湖从此少丹青。


IP属地:贵州1楼2017-01-08 18:00回复
      他们是武侠小说避不开的两个人,他们的故事许多次被人们提起,一个是豪门大家、一个是街边浪子,一个文风稳健扎实、一个文风浪漫诗意,一个已年迈,而另一个,早已逝去,可惜的话不必再说,世事难道不就是这样?
      而往事之所以被一次次的提起,并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先辈,也是今人在叩问未来、寻求方向。
      我们今天就又谈谈金庸和古龙,也顺便聊聊我们自己。
      金老在书香门第长大,家世显赫、名流出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有坚固的力量使他获得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的文学功底来得绵长、细腻而动人,所以他的小说娓娓道来、节奏鲜明,如一脉高山,雄伟巍峨。
      古前辈的生活却动荡不定,家庭变动、辍学谋生,一度流落街头。游离于贫苦给了他深刻的文学功底,这样的文学功底来得猛烈、绝妙而撼人,所以他的小说金句频出、跌宕起伏,如一川江水,惊涛骇浪。
      金老有多深厚呢?我们来考证一下。
      金老的改名内涵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常被人们提起,我们不多举,只说说几个比较偏的例子。
      一、《天龙八部》一书的目录组合起来其实是金老填的词,一共五首。
      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黯然销魂”出自南朝江淹的《别赋》
      三、《书剑恩仇录》里,乾隆送了陈家洛一块玉佩,上面刻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情深不寿”出自《尚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源于《诗经》
      四、独孤九剑的精髓是“无招胜有招”这精髓来源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五、令狐冲和任盈盈,“冲”和“盈”都是道家思想里的一种表述方式,所谓“大冲若盈,其用不穷”
      六、“东邪”“西毒”等五人都是按照五行思想来取名的。
      也许一些人会说,我也知道这些词语和思想,这能体现金老的学问吗?当然能了,在那个年代,没有网络,要知道古代的一个词语、一个思想、一个典故、一段历史,是需要读书的,金老的小说里还拥有许多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可见金老的阅读量非常巨大,仅仅依上文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金老有涉猎《易经》《诗经》《尚书》《诗品》《道德经》这些古籍,而这几本仅仅是麟毛凤角而已。
      古前辈的文风独特,是因为他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我们来看看他的金句,他的许多句子都非常有趣而富有哲理,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实在太多,光一条条列出来也没什么意思,金句有着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我们就拿两句我记忆最深刻的话来说道一下。
      “人就像一个麻袋,装满钱的时候挺得笔直,空空如也的时候只能软瘫在地。”
      这也许和古前辈的原句有些出入,虽然我已经记不清出自他的哪本书,但是我很确定古前辈的确是有写过这么一句,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十五岁,正是无法免疫小吃诱惑的年纪,那个时候在亲戚家寄宿,父母给的零花钱我用在了借书店里,放学途中我常常都是不敢抬头看路边的糕点店,的确像一只空空如也的麻袋。当时我就感叹,古前辈的比喻实在是很绝妙,后来慢慢长大,我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古前辈的比喻如此绝妙?很简单,因为他经历过。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怎么会远?’”
      这句和原文就没什么出入了,它实在太经典,记不错。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很平凡,却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为什么?因为这是古龙的心里话,是古龙的自问自答、自我解析,他通过这种很隐晦的方式向我们解读自己,所以他小说里的风流、多情,一下子都变得不那么刺眼,反而让人欣赏。
      如果剥去这句话的外壳,它是在说这么一件事:我是个浪子,漂泊无根,远在天涯。
      很简单的本我情感流露,也只有真浪子才能把它在一问一答之间变成一首诗。


    IP属地:贵州2楼2017-01-08 18:03
    回复
                          两件悲事
        古前辈的离开,便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件悲哀的事。
        造就这一悲剧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病魔,但我们深入其中,不难发现幕后黑手,那便是常常被人们提起而又不在意的东西:命运。
        仅仅说是命运造就了古龙的悲剧也许有些可笑,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其中的缘由。
        古龙生病,无疑是烟酒造成的,他对烟酒的喜爱甚至已经达到依恋的程度,查出患病后友人劝戒他戒烟戒酒,他不仅没听进去,甚至还带着友人去参观、品尝他收藏的各种好酒。患病期间的他烟不离手,还时常大醉,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不要命了,他也的确是不要命了,因为他要的是他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朋友和快活。
        他喝酒,是为了和朋友尽兴,他抽烟,是为了隔绝压抑的思想。正确的看来,其实交朋友并不意味着喝酒,保持乐观也并非一定要抽烟,但是在他那个年代,在他看来,就是这样,因为他那个年代,作家与出版社之间的酒局不会少、作家与作家之间的酒局不会少,朋友之间出去玩,酒局也当然必不可少,而抽烟,无疑是他漂泊在外,孤独寂寞时养成的习惯,也是他深夜里唯一的慰藉,毕竟朋友不会整日在身边,而他身边的情人,来来去去,没一个是真爱。
        他之所以把朋友和快活看得比命重要,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家庭的离异让他没有了依靠,流浪街头让他倍感无助,我们不难想象,当古前辈白天打工挣钱支持自己读夜校时的那份挣扎。
        命运就是这样像他小说里的那些阴险的家伙一样操纵着“家庭的不幸”和“时代的风气”这两个无知的人将他陷于绝崖,而古前辈,在这绝崖上写诗、在这绝崖上作文,放声狂笑着迎接无法扭转的安排。
        他的狂笑虽然洒脱,却有些无奈,因为他弥留之际,自嘲地问友人,有哪一个情人来看我最后一眼?
      答案是没有,这是一个凡人的悲哀。
        我们要说的第二件悲哀的事,是金老封笔,其中的可悲,除开我们读不到金老的新著外,还有另外一层。
      金老封笔后,武侠小说渐渐走到了黄昏,期间虽然有凤歌、沧月、小椴、时未寒等武侠大家掀起了“大陆新武侠”的热潮,但他们也亦已经退去,如今的“大陆新武侠”没了接班人,淹没在了众多浮躁的快餐式网络小说里,作为一个武侠爱好者,我并不避讳说武侠小说的没落,因为正视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我们结尾再小论一下。
        金老的作品不断的被搬上荧屏,翻拍不断。但是原著却是不断改进,只怕不够好,前不久为了避讳古人的名讳,金老还特地把《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改成了甄志丙。
        甄志丙这名可不是随便乱改的,我们来看看金老对文学的态度有多仔细,甄、意思是审查,志、是为了和原名有个联系,丙、则是三的意思,所以甄志丙这名字,其实是说,第三次审查修改。
        这新名中的寓意,恐怕也只有几个人去注意,因为没见有谁提起过,现在的人对文学的态度本就比不上前人,就拿翻拍的电视剧来说,简直一塌糊涂,一本本璀璨的文学作品拿到他们手里,他们没有想到传承其中的美,他们看重的只是书名背后那可观的商业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越老的版本越能展现原著精髓的原因了,因为时代的进步中,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浮躁之气日益上扬,对文学的考究也就越来越不重视,而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由精神内涵支撑的小说,当它其中的精神气头引发不了大众的共鸣时,也就变成了一部部打来打去的枯燥影视剧了。
        金老看到了世道人心,预测到了武侠小说的脱节,所以他封了笔,与其让新的心血之作淹没在腐臭的网文中,不如提升旧作,力求完美,让那些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故事经得起后世有心之人的考究。
        金老的封笔,不是作家的悲哀,是经典的文学类型武侠小说的悲哀。


      IP属地:贵州4楼2017-01-08 18:04
      回复

          金老和古前辈是同一个时代的武侠大家,他们都给对方做过一定的评价。
          在一次访谈中,金老这样提及过古龙,“古龙个性有点侠气,我就没有,我认为他与武侠生活相近,有次他不愿与一帮日本人喝酒,结果被人砍伤手臂……”古龙去世后金老也谈道,“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荡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作可读,深自悼惜。”
          而古前辈对金老的评价多见于他的文章《关于武侠》
          “在这二十年中名家辈出,作品之丰富和写作技巧的变化,都已到达一个新的高峰,比起还珠楼主他们的时代,尤有过之。开创这个局面的人,就是金庸。”
          “他的小说结构严密,局面虽大,但却能首尾呼应,其中的人物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金老和古前辈的带动下,大陆武侠小说迅速崛起,在2000年末《今古传奇·武侠版》应运而生,她以“大陆新武侠”的大格局,又一次打开了武侠小说的新局面,但是到如今,武侠小说走入了低迷,各种快餐式的小说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占据了绝大部分读者,难道武侠小说已经走向了末路?
          不,因为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
          不管你看没看过武侠小说,只要你是中国人,都是这样,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侠客,是儒生之外的又一重要形象。我们单说侠客,只有从侠客说起,我们才可能知道为什么金老和古前辈能成为武侠小说大家,我们才可能知道武侠小说的本源。
          侠客的特质有许多,其中便有大公无私、永不放弃、无畏斗争这三点,而金老和古前辈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三点,将它们或多或少的植入了主角的性格之中,金老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前辈说:“我拿武侠来表达一种义气和勇气”。
          虽然那些主角们有其它的性格特点,但最突出的还是这些侠客特质,当时的社会并不像如今这般和谐,不公平的现象比现在多得多,所以当时的人们极其推崇这些侠客特质和追求,也就广泛地对武侠小说产生了喜爱。
          到如今,社会趋于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活得比以前自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也很少见,对武侠小说的热爱也就降低了,这是其一。
          其二,金老和古前辈把侠客刻画得太具体,只要是写武侠的,很难跳出这个他们留下的形象,同样的形象多了,读者也会厌倦,这也是为什么武侠小说越读越少的缘由。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下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一部能勾起大众侠客梦的小说呢?
          其实金老和古前辈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启示,这些启示并不仅仅适用于武侠小说,也适用于其它文学作品。
        阅读。常言道,“没有无根之水,没有无本之木”只有在阅读中汲取养分,学习表达,开阔眼界,写作的时候才会文思不断,才不会束手束脚,阅读多了,了解的东西多了,写出来的作品才会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了,人物才会活起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人物的精神却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人物活了才有精神,有精神才有文学价值。
          阅历。陆游曰:“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读到的悲欢离合总归是别人的东西,一个人,只有活得久了,经历多了,才会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感悟会比书上的来得更独特更真切,有真切的感悟才迸发得出真挚的情感,有真挚的情感才有回味的价值。
          读的书可以一样,但是经历和感悟却是每个人特有的,只有用自己的感悟去驾驭笔墨,文章字句才会有辨识度,我们这个时代能给我们的感悟和金、古之时已完全不同,如果光是看到两位大家留下的各种情节套路、武侠形象以及文风笔法,那便是舍本逐末了。
          套路会用老,形象也会被时代取舍,金老和古前辈已经成为过去,武侠小说虽然低迷却不会消亡,因为它的血脉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它只是一时没落,只要我们感悟到侠客身上贴紧当下社会的特质,它的再次绽放便不是空谈。
          作为武侠的狂热爱好者,我梦想着能与金老说古论今,能和古前辈谈天说地,因为他们身上的精神气头在如今的文坛已然少见。


        IP属地:贵州5楼2017-01-08 18:06
        回复
            结语
            之所以写金老和古前辈,其实是有些原因的,他们俩在武侠小说界都很有影响力,却风格相背,在对于武侠小说的态度上,两人也很有特点,金老其实不太看重武侠小说,可以说他觉得文学之中武侠小说的档次低了一些,他之所以写武侠,在我猜来是为了自己办的报纸的发行量,而古前辈则是真正喜欢武侠小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满身侠气的人,但是就是因为他有侠气,写长篇小说对古前辈来说其实是一种煎熬,他更适合写诗,之所以还要熬长篇,在我看来是为了生活。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写东西如果投其所好,那便是把读者当着猪来喂,养猪致富嘛。
            这句话放在金、古身上看来他们难免会有养猪的嫌疑,其实不然,是不是在养猪,不是看目的是不是致富,而是看端出来的是什么,“饲料”和“美食”明眼人很容易能看出来。
            如果用我所看不起的清朝时段来做比喻的背景,金老无疑是“宫廷厨师”想在民间开间格调高的饭店,却害怕百姓消化不起山珍海味,所以炒了他觉得百姓消化得了而又不失体面的小菜,古前辈呢,则是善于做糕点的师傅,却为了让只想吃饱的百姓进店也炒了武侠这盘风靡的小菜。他们虽都有各自的目的,但是毕竟端出来的都是“人吃的”
            如今这两家饭馆早已倒闭,我们上哪吃饭······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也曾经等待过,等待有那么一个人,一个不输金、古,将武侠再次革新的人,一个用良心为广大读者“烹饪美食”的人,到现在,虽不说心死,却也平淡了许多,若是执着于此,便止步于此,难道世上比武侠小说更精彩的书籍便没有了吗?把个人喜好放在一边,经史典籍全看一遍,别说饱肚了,撑死都有可能。


          IP属地:贵州6楼2017-01-08 18:08
          回复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08 18:15
            回复
              支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1-08 18:19
              回复
                金庸黑在此,不解释。顺便把楼上续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08 19:38
                回复
                  前排资次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1-09 11:38
                  回复
                    抓到麟毛凤角一只


                    IP属地:湖南14楼2017-01-09 14:43
                    回复
                      抓到一只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09 16:00
                      回复
                        支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09 16:12
                        回复
                          厉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1-10 18:42
                          回复
                            作者在评这方面是有点牛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01-10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