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吧 关注:1,487贴子:8,845

一起来给元宏编故事写剧本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闻写了《大明王朝1566》和《北平无战事》的编剧刘和平老师目前正在筹备魏孝文帝元宏的项目《孝文大帝》,但迟迟没有音讯,所以邀请大家一起来写剧本。为保持整体的统一,最好基本按照史实来,当然如果有合乎情理的原创人物或者原创情节也是非常欢迎的。不用太过齐整,几十个字的小段子就可以。
1.参考书目《魏书》《北魏政治史》等相关学术著作,拒绝《风华绝代冯太后》等商业炒作的小说。
2.具备基本历史知识和史观,比如大致了解北魏王朝的封建化进程,了解孝文迁洛对于北魏王朝和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拒绝“北魏亡于全盘汉化”的观点。
3.欢迎大胆想象开脑洞,也欢迎对人物和时间移花接木进行艺术加工,但请基于合理逻辑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体恤之上,拒绝“孝文帝是冯太后和献文帝的生子”的说法。
4.爱情、权谋、战争、宫斗、朝斗、性转不限。
5.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一视同仁。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2-17 15:56回复
    关于孝文帝的成长历程,目前学界主流认可他于太和十四年冯太后去世以后才亲掌大权,故太和改制前期的班禄、均田、三长之制皆是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执掌北魏从诛乙浑到逝世,长达25年。
    楼主对此持反对观点。本人认为献文帝(元宏之父)并非傀儡,在位期间亲掌军政,且甚有作为;献文帝死后(即元宏十岁)到太和五年(元宏十五岁)是冯太后和孝文共同执政,称“二圣”,以冯太后为主,孝文一度面临被废杀的危险;太和五年后到十年,孝文深度参政,帝党实力渐强;太和十年起,孝文成为帝国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冯太后只偶尔出来刷一下存在感;太和十四年,冯太后去世,孝文亲政。
    张金龙教授对此有详细考证,他的观点基本与我相同,参考《北魏政治史六》和《北魏政治与制度》中《“冯氏改革”商榷》一文。
    这只是我自己想法啦,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看法写。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2-17 16:15
    收起回复
      抛个砖引玉吧。
      太和十八年九月丙子日,当前线的军报传至大营时,元宏正在看山河图,愁眉紧锁。
      “陛下,陛下!王将军他们赢了,寿阳城到手了!”
      拓跋宏喜上眉梢,“传令:大军开拔!告诉王肃,八公山下接驾。”
      两日间车驾济淮。
      到达那一日,拓跋宏远远的从车驾里望到跪迎在道旁的王肃,神情肃穆,古井无波的眼神里看不出任何悲喜。他心中一凛,忽然想到王肃曾提过他那留在江东的夫人姓谢,明白过来,顿起几分惆怅。
      “臣镇南将军王肃拜见陛下。”
      “王生此番立下大功,不必拘礼,快快请起。”元宏笑着说道,“八公山乃古战场之地,今日天气甚好,朕正想上山看看。看王生气色不佳,想是连日来压力过大,操劳所致,不如跟朕一起去吹吹风如何?”
      “诺”——王肃低眉浅浅应到。看着依旧笑如春风的陛下,他似乎很是满意,忽然也觉得舒心了很多,辅弼这样一位圣主,倘若真有一日得见南北一统,天下大安,那么百年之后先祖应该也不会再怪罪我了吧?丞相、太傅,今日在这八公山之上,你们可能原谅我?
      “一百年前,前秦苻坚挟兵百万、投鞭断流,最后战败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三十年前,世祖皇帝锐意南下,饮马长江,垂成之际偃旗息鼓,与南议和……
      众卿,你们且说说,朕欲在有生之年一混南北,复礼万国,当如何?”
      王肃上前,高声应到:“陛下迁都嵩洛,杂揉胡汉,推重礼法,兴修仁政,如今内外相安、兵粮并广,远非前秦、太武二朝可比。陛下有此大志,臣愿助陛下成此不世之功!”
      王肃的声音飘荡在风里,元宏听完却不言语,负手远眺,神情庄严。远处烟雾迷蒙,一片茫茫。但谁都知道,那烟雨之后是建康城百年的繁华和风流。
      良久,元宏突然大笑起来,指着远方道:密迩江扬,不迟早晚,会是朕物!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2-17 17:37
      收起回复
        为什么没有人回应, 大家都不感兴趣吗,呜呜……我第一次这么写同人编故事还发出来,真的这么失败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2-18 15:13
        回复
          先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2-19 23:04
          收起回复
            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2-20 11:28
            收起回复
              文笔不好,只能感情上支持一下了


              IP属地:北京10楼2016-12-22 13:17
              收起回复
                百家讲坛上讲的千古第一后,基本就是风华绝代冯太后,这样的论调好粗糙


                11楼2016-12-23 14:42
                收起回复
                  “滚!”——一声怒吼从御帐内传出,正匆忙赶去的彭城王元勰不由脚下一顿,这吼叫的低哑无力实在令他心忧——皇帝这次生的病来势汹汹,真不知如何才能好起来。
                  “啪!”又是碟碗破碎声,元勰箭步进入帐中。
                  帐内光线昏暗,药香缭绕,依稀看得到长秋卿白整微弓着背的身姿,地上还有两个宫婢瑟瑟发抖地跪着,手上红彤彤一片血。元勰心头一紧,望向白整,白整回给他一个“无恙”的眼神,依旧垂首危立,不发一语。
                  元勰定定神,努力挤出一丝笑意来,向帐子深处走去。此刻那里躺着的正是他的长兄,如今的大魏天子,元宏——他正闭目喘息,手指按着胸口,尽力地平抑着咳嗽。
                  许是听到了脚步声,元勰还未来得及说话,元宏便先开了口:“阿勰,你回来了...咳咳...让他们都出去,我累了...要睡会儿。”声音虽虚弱,却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温和,似乎片刻前的暴怒并不曾发生。
                  元勰走近御榻,给元宏的靠垫往上扶了扶,又帮他顺了顺气,回答到:“好,不过皇兄还是先打起精神来把药吃了才好。”
                  元宏没有再说话。元勰侧过身,对着还在地上的两个宫婢说:“你们俩不用再受这随军的苦了,即刻动身去彭城,到了后去郡府找祖莹,他是本王的参军,你们照顾至尊有功,他会替本王为你们安排好以后的一切的。去吧,切记不要传些不该说的话。”
                  元宏依旧闭着眼睛不语,白整仔细打量了皇帝一番,带着两个婢女出去。
                  帐内更加安静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05 00:25
                  收起回复
                    元勰望着长兄颀长而瘦削的身躯,心下大恸,过了片刻,方缓缓开口道:“阿兄?你这会儿感觉好些了吗?——我替那两个婢子给你道歉,你不要再生气了可好?”
                    元宏良久未答,元勰也未再问,只是安静的等着。
                    就在元勰疑心皇兄是真的睡着了的时候,元宏忽然睁开了眼睛——即使没有了往昔睥睨天下的英锐,这双眼睛依旧澄亮而富有神采。
                    “你把药拿来吧。”元宏小声说到,听得出气息已经稳了许多。
                    元勰一喜,露出了颗小虎牙,元宏看着顿时也觉得轻松许多。
                    元勰从炉子上重倒了一碗药,舀了舀,浅尝两口,随后端到御榻前进奉。
                    “阿勰,你怎么如此蓬头垢面......诶,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元宏努力抬手,替弟弟理了理鬓角的乱发。
                    元勰张口想说什么,却是瞬间红了眼睛,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
                    元宏拍了拍他的手,“咳咳...睡着的这几天,我梦见了许多过去的人事,父皇、皇祖母、林姐姐、小时候胖胖的阿恂、还有父皇晏驾那天你一脸惊惶地扑进我怀里的样子...甚至,我还看到了母后,你说奇怪不,我明明不记得她的相貌的,但我确定那就是她,她在朝我招手——”
                    “阿兄!”元勰猛的抓住兄长的手。
                    “阿勰,朕累了。”元宏低头轻语,复又闭上了眼,眼睫几不可见地颤动。
                    元勰翻身跪到榻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皇兄,高声语到:“陛下——大魏不能没有您。”
                    许久,元宏再次睁开眼,目中已是风平浪静,甚至找不到一丝悲戚之色,“阿勰,自古无不死之人。”
                    “勰幼失怙恃,仰赖陛下慈育,方能成人识礼。而今四海未平,江左宵小仍窃居一隅,与我大魏分庭抗礼,陛下春秋正富,怎可轻言放弃?勰愿倾力平定江左,助陛下一混南北,立此不世之功!皇兄——臣弟不能失去你!”元勰终于再忍不住,泪如雨下。
                    元宏终不忍再说重话,倾身按上弟弟的肩,“只是说说罢了。我也不想的。”顿了顿,元宏复又开口道,“天命有常。彦和,你终究是要长大的——你可知该怎么做?”
                    元勰愣了片刻,凄然抬眸,一字一句、发誓般地说到:“元勰是显祖献文皇帝的第六子,是陛下亲封的彭城王。陛下待勰长兄如父、更兼知己之情,勰此生必然会以一颗赤心永远向着陛下、向着我大魏。”
                    元宏轻点了点头,“向着我大魏就好。朕喜欢洛阳,你知道否?”
                    “臣弟知道。”
                    “如此,朕就安心了——阿勰,等天黑了,你带我出去逛逛吧。窝在这个帐子里已经太久了,我想看看天光。”
                    “好,臣弟这就去和长秋卿安排下。时间尚早,阿兄可再睡一觉,等醒来就可以看到月亮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05 00:26
                    回复
                      戌时,天终于完全黑了。
                      元勰悄悄带元宏出了御帐,换上一驾马车,来到最近的一座小山脚下,然后元勰背着元宏,上了山。元宏一路不语,等爬到山顶时,元勰才发现他已是唇角渗血,汗流浃背。元勰有些慌,想要回去,元宏却只是轻轻摆了摆手,制止了他。
                      兄弟俩躺在山顶的一处草地上。是夜无月,却有漫天星光,初夏的微风轻轻吹拂着,送来泥土混着芳草的清香,令人不由心醉。
                      “阿勰,你睡着了吗?”
                      ——没有回答。
                      “风摇草色,月照松光。春秋非我,晚夜何长。”元宏一个人继续轻吟。
                      元勰迷迷糊糊地半梦半醒间听到这么一句,心下陡然一惊,再没了睡意。“阿兄——”元勰握了握元宏的手,想带给他一些暖意。
                      “彦和,人皆言你最类我——”
                      “阿兄!臣弟绝无——”
                      “彦和,你不必紧张。”元宏没有让他说下去,“我明你、信你。但为兄想问你一句,如果主少国疑,你可愿辅政?”
                      元勰跪伏倒地, “陛下情知臣弟志在林泉,如定要臣弟辅政,便是置臣弟于碳火之上。”
                      元宏未置可否,抬眸远望,问到:“阿勰,你看这万里山河,可好?”
                      元勰应声回答:“皇兄的江山,自然是好。”
                      “不——我以前认为它是魔鬼,历代先祖几乎皆因它而死,只怕我也会为它而亡。”
                      “我后来觉得它是世上最大的枷锁,将我囚禁,一生不能自由。”
                      ......
                      “但十五岁那年狩猎,我羡慕天上的白鹰,于是下令以后禁止杀生。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权力本身或许可以意味另一种不同于欲望和痛苦的东西。于是我决定主动起来,我要用权力来争取我心中的光明和理想。”
                      “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为此探索和实践,也犯过错,所以结果并不是尽如人意。但,我无怨无悔。”
                      ......
                      “我为它失去了很多我所珍惜的东西...有一些,是弃我而去的;更多的,是我亲手埋葬的。”
                      “这万里河山之于我,便是一生的所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05 00:28
                      收起回复
                        这一晚他俩兴致都很高。后来小六陪老大聊了很久,不过大多时候都是小六说,老大听而已。小六也不知自己为何突然迸发出这么强烈的倾诉欲,好似这二十几年来近乎天天一处的相伴都是虚度,像个在藩的王子首次进京面圣拉着皇帝要把欠了多年的家常尽数补上似的喋喋不休。夜深了,生了火,小六还在火边唱了歌,跳了舞。后来实在太晚,不能不休息了,老大却执意不肯回大帐,说要看到黎明的第一缕晨光才罢休,小六于是只好随他,动手搭了个野帐篷当作临时蔽身之处,将就了一晚。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3-05 00:30
                        回复
                          但第二天早上元勰是在崖边的一块大石上发现元宏的。
                          他闭目含笑,衣冠整洁,已然晏驾。
                          对着他的山头上,正是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3-05 00:30
                          回复
                            素材来源
                            《魏书.彭城武宣王勰传》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勰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禧曰:"汝恨吾后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帝患久多忿,因之以迁怒。勰每被诮詈,言至厉切;威责近侍,动将诛斩。勰承颜悉心,多所匡济。]
                            [高祖谓勰曰:"吾与汝等,早罹艰苦,中逢契阔,每谓情义随事而疏。比缠患经岁,危如寒叶,非汝孔怀,情敦忠孝,孰能动止躬亲,必先药膳?每寻此事,感思殊远。"勰悲泣对曰:"臣等宿遭不天,酷恨长世,赖陛下抚育,得参人伍。岂谓上灵无鉴,复使圣躬违和,万国所悬,苍生系气。寝兴之劳,岂申荼蓼!"]
                            1.元宏死后,元恪为他在龙门修了一座佛窟,就是宾阳中洞。宾阳,即初阳。
                            2.在元勰的心里,元宏不仅仅是兄长,更多的成分可能是“君”与“父”。元宏又总是教导他克己复礼。元勰在宣武朝表现那么顺从,以至“忠而见杀”,实在不能简单归结为元勰愚蠢或者愚忠。
                            3.元宏在我心里是个真正的君主,一个高尚的人。
                            4.元宏和元勰之间并非没有猜忌和防范,但所幸他二人都未让这些负面情感占据关系的主流。
                            5.写这篇小剧本的直接原因在于刘义隆刘义康与元宏元勰这两组兄弟的对比让我心生感慨。
                            6.有些细节比如称呼和封国官制...我也不清楚到底是神马样的,有懂的同学欢迎吐槽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3-05 01:47
                            收起回复
                              他的后宫生活你打算怎么写?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7-03-12 20: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