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眼疾吧 关注:181贴子:27,603

2016.9.16 ROCN PBP 300公里半程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秋散心。话说为什么我每次都是玩半程(因为你没胆→_→)


IP属地:上海1楼2016-09-14 15:06回复
    新增与替换装备
    1.锁鞋
    赛前已完成试骑120公里,能够比较明显感受到速度的提升与体力的维持。长途骑车还是比较有用的。
    固定位置在前脚掌,与我惯常骑车位置不同。前脚掌虽然适合发力,但是时间长了脚底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不允许调整姿势。
    脱取还算便利,并没某些危言耸听的那么吓人。下坡急弯和突发状况且不论,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大体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2.鞍座包、三角包
    代替腰包。可以的话,这次我不想往身上加东西了。(我的老腰。。。)
    未到货,容量不明。好赖一些维修工具可以转移了。
    3.打气筒
    99元的便携式,应急没问题,想打满稍费劲。总之,总得随身带一个,300km不能太指望别人来救你。。。
    固定在车架上,不浪费多余空间。
    4.雨衣
    30+的雨衣太闷,总之换成了100+看起来轻便透气些的。中秋又是雨骑,受过罪就要涨经验。
    5.码表
    西格玛5.12中文界面无夜光。我只期待防水能力orz手机不开的时候就靠码表了。
    6.蓝牙耳机
    为了听歌(斩钉截铁)
    剩下都是微调。。。调整下随军粮食,主要还是希望能别带腰包就别带了。。。。


    IP属地:上海4楼2016-09-14 16:12
    回复
      裤子用处不大,太贴身了,该湿的还是湿了。待会儿塞兜里不用了。(幸好不怎么占地方)衣服有用。现在雨势越来越小,好消息。可能雨衣都不需要了。。。希望如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16 07:02
      回复
        路上超过了同行的车友的队友的车(好绕233)
        无袖运动衫,手臂有纹身的肌肉男2333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16 07:06
        回复
          电量79%。。。。我应该把充电宝取出来的orz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9-16 07:07
          回复
            签到检录完成。。。。喂还有一小时怎么打发orz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9-16 07:38
            收起回复
              为什么你每次跑都遇到下雨…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9-16 10:06
              收起回复
                九点多终于躺平。。。。胡乱地睡到现在终于感觉有精神码字了
                稍微盘点下伤势
                1.右脚中无小脚趾失去知觉,恢复极为迟缓。左脚无小同样,相对轻微。多少说明锁鞋还是不配脚,短途看不出,长途就显出问题了。跟骑行姿势可能也有关,右脚的外八倾向可能需要长期纠正。此外,骑车时前脚掌长时间用力,也是很疼,但是这个稍事休息后倒是全无影响。
                2.膝盖。后半程已有少许不妥的感觉,有锁鞋帮衬并全程档位3-5前进,相对对膝盖损伤较小。只是最后50和回家的50由于屁股太痛所以频繁用脚借力,这点对膝盖损伤略大。
                现在仅仅是“不妥”的感觉,敷冰袋并把双腿抬高搁置中。打算就这样躺一天,希望明日无恙。
                3.屁股。新买的骑行裤直接上阵的后果(x)这裤子只能支持200km。早知应该依据土法里面贴张wsj。贴住座垫的部分磨损非常厉害,倒说不上受伤,只是单纯的碰到会很痛而已。
                酸疼要明日总结了。目测大腿、手臂会有些反应。手臂也为了屁股借力了不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9-17 16:26
                收起回复
                  出发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9-17 16:52
                  回复
                    第一个35km,有集团优势加上少许顺风,这速度,风生水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9-17 16:59
                    收起回复
                      第二段,回程时确认35km不足40,当然我跑出76是因为右下角的蓝色。。。一语成谶,果然骑过头了2333虽然怕走错还特地亮着屏幕,但还是大脑放空地骑过了。。。。整整三公里后才反应过来orz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9-17 17:42
                      收起回复
                        到达75打卡。一路喝了比较多冷空气和冷水,胃里的感觉不大踏实。思考了一分钟后走进了边上的面馆。
                        这次的几个签到点都设置得不错,非常方便解决进食问题。
                        然后足足等了25分钟。然后又吃了一刻钟。整整耽搁40分钟23333。虽说浪费了点儿,但也让疼痛的脚底得到了足够的休息。
                        说是胃里不饿,主要为了进点热食暖暖肚子,结果面上来还是迅速吃得精光。说明我对自己的体力消耗还是认知不足。喝了大半碗汤,还问店员灌了热水(这也是主要目的)。
                        这里是150km组的折返处,我出发时已经人不多了,继续往前赶的就更少了,一共才不足100人,还因雨退赛了不少。意味着接下来是真正的单骑之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9-17 19:16
                        收起回复
                          22.22kmh的33.33km。
                          路上超了跟我唯二以个人身份报名300km却跟男伴同行的女子跟她的男伴(……行行,我知道只有我才是异类了→_→)。还超过了几个爆胎了在路边修车的。这些人的存在让我有了“后面有人在追赶我”的安心感,这对单飞且毫无修车经验的人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宽慰,虽然实际来说真碰到事了是没啥卵用的。
                          每看到修车的都会对自己至今没出事这点感到极大的庆幸,总是抱着“下一分钟可能就是自己”的小心翼翼的想法,路上尽可能地避开一切障碍物包括小碎石。虽然也对“堂堂山地车居然怕小小石头”感到好笑。
                          前100km乏善可陈,318国道,路面好,几乎直行,几乎无停,平凡的公路景色,不用多加思考。适合放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9-17 19:53
                          回复
                            大约五公里,穿过S12后,眼前就出现了连绵的山。正式往德清进发。
                            上海都是平地所以不会有这种经验。这次是我第一次骑车爬山。而且还是微妙的逆风。骑得挺虐的。
                            跟在平路上过桥完全不一样,山路爬坡要漫长得多,而且不容易判断是何时开始的,感觉到累就得及时调整尺比。我在最极端情况下调到2-3,速度只有8,感觉很可以理解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宁可下车推。这个尺比下控车很难,感觉笼头太松,控制不住地飘,骑得歪歪扭扭,提速到12以上才勉强能保持稳定。
                            这里不得不提,锁鞋对爬坡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光靠踏很难提速,通过锁鞋,大腿的提拉能够非常有效地瞬间带出速度。虽然要保持那就要不断提拉,我的腿锻炼不够也没有养成这样的蹬踏习惯,所以做得非常不够。有效提拉既提速又保护膝盖。以后可能只能通过上桥来找感觉了,毕竟上海无山。
                            比较好笑的是,进山后有一段,因为速度怎样也上不去15,明明很有力气档位也很合适,吓得我跳下车检查有没有爆胎23333这种城里人进山没见识的感觉233333在这里吃了一管能量胶,算是为进山额外补充力量。虽然距我吃掉两根香蕉还不足半小时。
                            接着骑了一小段之后就下坡了。瞬间就非常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喜欢骑车爬山了。长长的可以飞驰而下的感觉真的太棒了,对得起之前苦苦的爬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9-17 20:47
                            收起回复
                              回程状态简直判若两人,让我不禁思考吃没吃饭居然差这么多的么。当然也有顺风影响,但是频繁的上下坡变速十分流畅,有了更多的力气维持比较长的提拉上坡。而且还有了欣赏沿途景色的兴致。最大上坡(16°)和最大速度(46.46kmh)都是这一段里的。
                              来时比较着急赶路,也是因为担心天黑出不了山区。归程知道肯定有一半山路要打灯了,反而淡定了。六点多的晚霞非常漂亮。然后就进入了夜路时间。
                              然后我准备重新买手电了。这支手电在全黑环境车速20kmh以下给自己照路还是勉强够用的,但是根本敌不过对面车灯(有些还是强光灯),雨天杀伤力再添一层,打在湿路面上的反光让人完全看不清路况。(幸好不是中雨以上,不然眼镜变成万花筒,那真的要被逼停车了)。慎重起见,凡是有异常反光的一律避开,哪怕是积水或落叶。比起爆胎的麻烦,安全行车带来的速度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七点前到达200km,比期待的要早。均速22.32,大于全程均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9-17 2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