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分析文吧 关注:10,106贴子:89,796

【万年一更】抽象的世界 可爱的你——晓梦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7-19 14:35回复
    道家之分:自然与自由
    司马谈说,道家是使人精神专一,行为合乎无形的规律,淡泊自足。他们的为政之道,是兼才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的长处,顺势顺势而动,既可以移风易俗,也可以建立事功。道家的意旨简单明了,容易掌握,用力省而收效大,道家之术,理论基础是“虚无”,实践方式是“因循”,没有一定之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虚无”是道的常态,“因循”是君主的纲领。群臣汇聚,让他们各自表现,其中名副其实的就是好干部,名不副实的就是不称职的干部。这一来,好人和坏人自已显形,称职和不称职的也各自显形,让君主在上边看个清楚,酌情用谁或者不用谁。这样一来还有事情办不成呢?这样的做法是合乎大道的,看似混沌不明,其实金光万丈,复归无名。凡人都有精神和形体两个部分,精神太劳累了就会枯竭,形体太劳累了就会疲惫,精神和形体两个部分一旦分离,那人也就从此消亡了。死者不可复生,精神和形体分离了就不会复合,所以圣人对此是非常重视的。(《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谈讲的这些道家特点,似乎不大像我们熟悉的《老子》,更不要说《庄子》了——因为司马谈那时候看到的道家,是黄老之学的道家,也正是晓梦大师,天宗的核心思想,这确实是从《老子》当中推演出来的。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道家和其他诸子学派的一个本质差异,别人都是有具体招式的,道家却没有。比如儒家和法家,都属于典型的“以不变应万变”,自己那一套治国方针放之西海而皆准,道家确是“以无招胜有招”,只是寥寥的基本方法论而已,因循而不守旧。
    也就是说,其他学派提出什么政治主张,都是目标导向性的,设定了一个具体的政治目标,比如资本主义蓝图或社会主义蓝图,而道家则是方法导向性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强调的只是方法。因此所谓“因循”,并不是因循守旧。不是对既有政策的一成不变,而是首先基于对这样一个道理的尊重,即“形势比人强”,于是乎顺时而动,就好比顺水推舟,水流向东则向东,水流向西则向西,水流向资本主义则资本主义,水流向社会主义则社会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对这个的理解不同,就是道家天宗和人宗的分歧所在。
    逍遥子认为该顺应民心,秦王太多“刚强”,对“尚柔”的道家来说,过强则易折。
    而那叛徒师叔则认为该依附大国,大国和小国各取所需才是真正的长生久视之道。这种说法也不是错的,“搭便车”、“大猪和小猪博弈”都是人之常情。


    3楼2016-07-19 14:39
    回复
      从逻辑上说,从《老子》的观点中的确可以引出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其一是自然的态度,既然天道无为,人不过是天道的产物,那么人也应该采取“无为”的生活态度才不失本性;其二人事的态度,既然天道总是无为的,那么他就不构成对人的有为的障碍,人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利用无为的天道达到自己有为的目的。
      前者是天宗方向,后者是人宗方向。
      用社会心理学来说,天宗讲究的是“控制”,属于“情境取向”;人总讲究的是“化物”,属于“特质取向”。
      看逍遥子的武功,盖聂说是“挥洒自如,大气磅礴”,你能这么说晓梦吗?晓梦大师是在制造一种“情境”,让你自杀,就是一放一收。
      用政治学来说,天宗是黄老学派,盛行与西汉初期,文景之治就是实践的成果;而人宗就是流行与魏晋时期的老庄玄学了,想象力不怎么丰富的去看看《瓦尔登湖》,就是那种生活方式,做到极致就是庄子和第欧根尼了。
      那么天宗思想发展到极端,那就是斯大林和希特勒;人宗发展到极端那就是“波西米亚式”的虚无主义和美国人的物质主义。
      在《天人之约》这一集里,晓梦大师对逍遥子来了一招“天地失色”,整个空间变成了灰色,而逍遥子回了一招“万物回春”,个体呈现出金色。
      晓梦大师体现就是道家的“混沌初开”、“有生于无”;而逍遥子体现了“一粒金丹还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晓梦大师就是“紧箍咒”,而逍遥子则是“金箍棒”。
      齐天大圣和斗战胜佛,本质上没有变,还是一只猴子,境界上可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紧箍咒”和“金箍棒”的关系什么?制衡,谁也别太过分——太乙山,观妙台,天人之约。


      5楼2016-07-19 14:42
      回复
        以上这几章是《老子》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的人生状态:回归婴儿。
        婴儿有什么突出优点吗?通行本第五十五章告诉我们:“含‘德’深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刺伤他,猛兽不伤害他,凶鸟不搏击他。他胫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是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老子注译及评介》)
        这段话讲的很神奇,可是毒虫,猛兽和凶鸟为什么不会伤害小婴儿呢?这个理由《老子》没讲,王弼在注释里说:小婴儿无欲无求,不犯众物,所以毒虫什么的也就不去侵犯他。《庄子·知北游》也讲过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婴儿”换成了“圣人”。
        李零先生讲:“道是天地万物的妈妈,天地万物是他的孩子。道母有个黑咕隆咚、深不见底的生殖器,《老子》叫‘玄牝’。《老子》的‘玄牝’是宇宙生殖器,‘玄牝之门’是它的阴道口。”(《人往低处走》)
        至此我们会发现,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在《老子》里呈现出了一种自相矛盾的面貌。一方面,“道”作为天地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是在天与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一个东西,尽管他难以描述、不可捉摸,但确实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好比一百五十亿前的太阳系诞生之初,即没有太阳,也没有众多的行星和卫星,知识一个巨大的气团而已,这个气团“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终于分化成型,于是有了太阳,也有了我们的地球。
        不管怎么说,这个气团都是一个真是的物理存在,从这个气团诞生了所谓的“万物”。归纳性的表达就是:万物生于“道”,用的是一种婴儿脱胎于母亲的子宫的方式。作为一种“物质实体”的“道”,是一个无尽的创生之源。在这个意义上一个费解的问题就此出现:“道”是“空”,就是像子宫和风箱一样,而不是“无”。
        再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说的也是一个万物生成的过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道”是万物的生育者,“德”是万物养育者,这一章说的是万物生养的过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依照李零先生的意见,“天下的一切是从道开始。只有理解这个妈妈,才能理解她的孩子,即天地万物。见物思道,守道而行,一辈子都不会有危险。”


        8楼2016-07-19 14:44
        回复
          以上这些内容,都在佐证着作为宇宙本源的“道”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说“玄牝之门”就是宇宙生殖器的阴道口,那么,无论是这个生殖器也好,阴道口也罢,都是物理性存在,是从这个物理性的存在里诞生了天地万物。
          也就是说,作为宇宙本源的“道”都是以物质实体出现的,用《老子》的话说,是属于“有”的范畴。那么,道、无、有,这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谁先谁后,谁生了谁,谁又被谁所生,要在这个问题上自洽起来,只能认为“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实体,只是“空”,而不是“无”,而所谓“无中生有”,实际含义应该是“空中生有”,就像母体子宫之“空”生出了婴儿这个实体。
          在古代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见地里,世界之大宇宙与人身之小宇宙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层关系即是道家修仙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治病的理论基础。
          那么单以“玄牝”为例,在宇宙论上既然有了这个天地创生之母,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个创生之母,自然就可以把握住生机与元气,把握住生命的大本大根。
          “玄牝”到底是什么,有人以为是指人体两肾之间的“混元一元”,或者称为“混元穴”,但也有一种解释是,所谓“玄牝”,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玄”和“牝”两个,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这么解释也不是附会,《周易》说“天玄而地黄,坤利牝马之贞”,这就是借玄喻阳,借牝喻阴。人体的两个肾相对而生,同出而异名,如果可以交合的话,先天真气就可以凝为一粒“金丹”。这些炼丹术语就不去细说了。
          综上所述,晓梦大师和逍遥子的人物形象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个是“婴儿”,一个是“圣人”;一个是道家的概念形象,一个是道家是世俗形象;一个是“万物之母”,一个是“大罗金仙”。
          现在理解晓梦大师为什么总是神出鬼没了吧。


          9楼2016-07-19 14:45
          回复
            晓梦大师的世界是抽象的,有点极端,同样用抽象眼光看世界的还有谁呢?韩非。韩非的世界是黑白的,而不是灰的。韩非在造梦,而晓梦大师在“晓梦”。韩非还有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而晓梦却没有。
            她好像一无所有,有的只是“责任的重负”,没办法,这点她太可爱了,和我们的三师公聊聊天会变的更可爱,现在还稍微有那么一点恐怖。
            错误的观念最终造成流血,但在每一种情况下,流的都是别人的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某些思想家,对一切事情都随心所欲的说三道四。——阿尔贝·加缪


            10楼2016-07-19 14:45
            回复
              帝国手下一条狗,不甘心不被主人重用,舍弃山林逍遥,自甘红尘杀戮。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7-19 15:23
              回复
                韩非的世界确实是黑白的啊,非常分明和清晰。哪怕相杀姬无夜也是明明白白说出来。玄机还没有具体说晓梦为帝国办事的原因,一开始我也不太完全理解(能明白道家的观念,但是没有想到晓梦真的能在那种情况下说出那番话,并且真的行动上如此,这又是另外一番感觉了),但是看完天人之约就感觉越来越清晰了。但是理解并不代表能赞同。比如杀同门,为帝国办事。晓梦还是年轻,不明白与帝国为伍(哪怕不归属大秦这棵树)对于门派生存利益的危害。理智的说,这点上,她错了就是错了。不过她确实有责任敢,有责任让误入歧途的人宗一派悬崖勒马,让道家弟子见证大道~哎,说起“责任的负重”,小五子房更是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绷要说这点,确实很有共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7-19 22:11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13楼2016-07-20 09:54
                  回复
                    “山中宰相帝王师”是晓梦大师的角色,作用是看看谁称职谁不称职。伏念称职而逍遥子不称职,那么人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战乱刚刚平息,现在最需要的秩序重建,老百姓需要的安定的生活,而不是什么“波西米亚”式的想象,哪玩意有什么用。盖聂和卫庄去见朱家的路上,扶苏“一路向北”看到的是什么?
                    韩非造了一个帝国梦,韩国没实现而秦国实现了,虽然让李斯给完坏了,让帝国的形态是没错的,给帝国添加内容就行了。“晓梦”就是让大家知晓这个梦。
                    那么就要把旧世界的阶级模糊化,抽像化,然后重新安排,按照新世界的标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如果我是晓梦大师,我就会这么做:找到“苍龙七宿”销毁,用“荧惑之石”代替——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把李斯扯掉,换伏念上台。天下安定儒家理论的作用的相当大的,至于怎么适应新世界,伏念肯定会想出办法的。作为儒家掌门你可以不问政,那么作为宰相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新世界就是韩非搞的,有儒家搞出来的烂摊子,还得由儒家来收拾。这才符合“道”。
                    接着就是收拾人宗,天宗成为官方思想。
                    最后还一个就是阴阳家了,如果阴阳家不参与政治,只关注信仰问题,那好办。如果非要建立一个“彼岸世界”,那么东皇就是晓梦大师最后的敌人。
                    从“文景之治”开始,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是这么个套路。不过不是由晓梦大师完成的,而是张良完成的。
                    晓梦大师不是年轻,而是纯粹,这是她的可爱之处,而且是太可爱了。什么是纯粹,比如说我四岁的时候叫死党一起去“放屁泵坑,撒尿和泥”这很正常,没啥。到了20岁还这么做,那么连我爸都会不认识我,别说死党了,感情的东西就是这么脆弱。到了20岁大家一起“闹革命”反抗这个世界这没啥,到了40岁还这么搞就有问题了。
                    她八岁时候怎么看世界,到了十八岁她还是怎么看世界,智商也不低,心机也不少,说白了就是纯粹。
                    纯粹的人很少见,在大众眼里要么他们是天才,要么都是神经病。天才引领世界,我们群众只要投票就行了——晓梦大师杀人了,我们投票把她搞死。太TM轻松了。


                    14楼2016-07-20 11:03
                    收起回复
                      哈哈,楼主这个构想不错。晓梦确实心机也不少。期待她后边的表现~


                      IP属地:北京15楼2016-07-20 11:15
                      回复
                        《瓦尔登湖》是我睡觉必备催眠书之一,楼主的这篇文文,读图导入――启发与讲解接受――巩固总结,偶尔穿插情景探究,可是学生资质愚笨,思想境界脱节了,要课后查找资料,别怪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7-20 11:17
                        收起回复
                          你终于更帖了!!!!!!!!!!!!
                          什么都先不说,赞一个
                          期待下一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7-20 20:22
                          收起回复
                            好吧……晓梦大师这等高人我们这些俗人理解不了,可爱的纯粹的晓梦大师活在自我,任性自负,一言不合就杀人,也许你们可以理解这种奇怪奇歪的世界观,还摆出一大堆道理来解释晓梦行为的合理性。可以理解不代表对,我是俗人,自然要与人相处,对于我来说不尊重生命的人都不是好人,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哪怕有再正当的理由,都是有罪的。晓梦不把人命当人命看,她自己不也是人吗,阴阳家、道家天宗漠视生死的极端思想就是一打脸的悖论。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7-21 10:10
                            收起回复
                              可能对于晓梦,道家的看法已经定式了,完全不能被带着思考。以道论道不如跳出道家看道家,站着晓梦的角度理解晓梦还是不理解。很喜欢楼主分析的方式,期待下一篇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7-21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