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音响净吧 关注:4贴子:35
  • 9回复贴,共1

【知识】聊聊汽车隔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发一篇我看过的讲隔音讲的不错的文章:
首先先说一下汽车的隔音降噪原理: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现在做隔音主要是两种办法。一是通过止震板增加车体的阻尼系数来从音源上降低噪音。二是用吸音棉来吸收噪音。常常我们把两种办法配合使用,先给车体贴一层止震板,再给止震板上贴一层吸音棉(吸音棉在有腔体的地方效果比较明显)。还有一种材料叫低频王,是一种混合材料,直接铺设在底盘,用来降低低频噪音。


IP属地:北京1楼2016-07-15 14:28回复
    关于施工工艺,现在有两种:
    1.整张贴法。隔音材料整张贴在车体上,最大程度的增加车体的阻尼系数来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施工前车体是这样的:


    IP属地:北京6楼2016-07-15 14:35
    回复
      (那些淡黄色就是原车用的隔音材料)
      施工后如下图:


      IP属地:北京7楼2016-07-15 14:35
      回复

        这种施工工艺产生的意义在哪儿呢?
        更省材料? 车体更轻? 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的!
        在整张贴法风靡隔音界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BUG。而且一旦出现这个BUG,整个隔音降噪之旅降变得非常麻烦。
        这个BUG就是原本噪音比较大的车,做完隔音后发现,诶??为毛我觉得有些晕车呢!!!?
        关于晕车,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原因,但也有个大概的认识。其中一种就是低频会引起人体不适。(有些丧心病狂的武器专家制造出了声波炮……)
        其实人耳对高频噪音比较敏感,一般能觉得吵的噪音都属于高频噪音。通过增加车体的阻尼系数,我们把车体的高频振动都抑制成了低频振动。也就是说,我们做隔音的时候,首先是降低了振幅,同时也降低了频率。把人耳敏感的高频噪音降低成人耳不太敏感的低频噪音。在听感上我们觉得噪音小了。但是!会有一部分人的身体难以适应这样的低频,出现了身体不适。
        当然,这些理论只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这个理论可以推导出,晕小轿车的人是最多的,而晕SUV与越野车的人相对较少,晕公交车的人会更少,晕摩托车的人会更更少,晕自行车的人几乎没有。现实中的现象与该预言完美一致,所以这个理论在出现更完美的理论前,是最可信的。如同出现量子力学前,经典力学相当可信。


        IP属地:北京9楼2016-07-15 14:38
        回复
          回到隔音,条形贴法就可以把这些噪音分散到更宽的频段上去,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晕车现象。这几年的市场验证,数据表明确实如此。
          那究竟该选择哪种工艺来隔音呢?
          个人建议:
          如果自己连同家人从来没出现过晕车情况,整张贴吧。
          如果有过晕车情况,保守点,用条形贴法吧。如果实在条形贴法不能满足你的隔音要求,至少尾箱用条形贴法,从经验来说,尾箱对这种现象的影响是最大的。
          预算允许的话,加上吸音棉效果更佳:


          IP属地:北京10楼2016-07-15 14:38
          回复


            IP属地:北京11楼2016-07-15 14:39
            回复
              最近通过阅读一些资料似乎是找到了做隔音会产生晕车反应的一些线索:
              造车这种工业生产也是一种技术的积累,而噪音控制方面也和制造发动机变速箱一样需要积累。很多大品牌的车厂生产的车辆噪音控制是相当优秀的。这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隔音材料,在车体的设计上也是做了大量的优化。
              车载行驶中发动机会产生震动、排气管会产生震动、轮胎与地面摩擦通过悬挂也会把震动传递过来、车身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震动。这么多的震动源混合起来就组成了车内各种各样的噪音。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车身上的某些部件的固有频率和这些震动源发出的频率重合那么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也是让车提前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共振之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噪音。所以在车辆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再加上后期的隔音处理,那么噪音一般都会控制的比较好。如果设计之初无论是因为技术还是资金无法处理这样的问题,再加上后期投入较少的隔音材料,噪音控制就可想而知了。
              而这次要谈的共振问题就是,改装店自然是没有实力去测出每个部件的共振频率,那么降噪就只剩下一条路——尽可能的减小震动——也就是大量贴止震材料。那么这就有一定的概率碰上这样的问题——贴了大量的止震材料后,降低了这个部件的固有频率,而运气很差,刚好降到了一些车身自身产生的低频上,那么这个部件就会产生共振。因为贴止震材料都是降低共振频率,那么贴的相对较少就会降低的幅度少,这样既抑制了高频的噪音也尽量的规避了低频共振的风险,或许是一套非常不错的降噪方法。如果想降低低频噪音,是有“低频王”这种霸王级产品来发挥的。


              IP属地:北京14楼2016-07-15 14:40
              回复
                终于发完了 度娘实在是抽风。。。


                IP属地:北京15楼2016-07-15 14:40
                回复
                  帮顶帮顶


                  16楼2016-07-15 15:19
                  回复
                    一定要顶,看的我都累!


                    17楼2016-09-20 1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