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2,418贴子:1,022,555

第45期读书交流会:陆秋槎《元年春之祭》全方位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邀来开这个帖子,心里非常不安。或许有人会说,网络时代作者和读者走得太近,不仅会败坏写作,也会败坏阅读;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中国推理尚在起步阶段,本就需要作者与读者同心戮力来让一切走上正轨。平心而论,早年那种鼓励原创的氛围,如今已淡漠了。在那个资源稀缺的时代,欧美日系作品的译介都很有限,原创的作品还能给读者一些新鲜感。几年过去了,翻译的名作尚且读不完,推理迷几乎不再有涉猎国人作品的余裕;就算读了,与那些域外名作对比一番,又免不了要痛诋几句。“我生之初尚无造”,出道以来大抵就是这样的局面,若说不寒心,怕是连自己也欺骗不了。
幸而尚有一群关注推理、奖掖原创的人活跃于此,允许我的作品忝列于“读书交流会”的清单上。刚刚查阅以往的话题,发现文泽尔和林斯谚等前辈的作品也曾被讨论过。我不知道讨论的结果是否被他们看到了,不过这座楼里的每一篇评论,我都会认真阅读的。再尖锐的批评,只要言之有理,但说无妨。我的作品绝不完美,甚至可以说完成度很低。年轻人的出道作大抵如此,这点自知之明当然还是有的。如果有什么疑问,也尽管提出;不过请不要问我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其实我也不记得了。


IP属地:日本1楼2016-04-22 16:01回复
    因为刚刚刊行不久,想来大家也是最近才读完,剧情简介和泄底就姑且略去吧。
    讨论中可以泄底。但是,如果谈到其他作品的真相(想来麻耶雄嵩老师会不断躺枪吧),请在那一层的开头注明,以免误伤无辜。


    IP属地:日本2楼2016-04-22 16:01
    回复
      看见作者本人,我都怕了,因为我的是批评为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22 16:39
      收起回复
        虽然还未全部看完,但是还是说说一部分希望能补足,第一,因为很多读者比如我见识浅薄,很多涉及古代的名物风俗建议在下一本系列作品加注,当然炫学考据部分很喜欢,nice。第二,就是阅读到一部分之后,人物对话真的有些违和,有撕裂感。第三,主体诡计还是有意思的,但是因为炫学很吸引人所以,解答方面还没有完全看完不好说,据说是多重解答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4-22 18:52
        回复
          看完了,故事很有美感,文笔也很赞。就推理而言,有三点可以讨论一下:
          1、两桩案件是“两张皮”,不发生灭门案也不妨碍小休杀人,如果在动机、手法或者背景上有更多联系就好了;
          2江离被杀一案中,死者改为若英是否更合适,毕竟若英才满足“巫儿”的定义,小休杀江离是不是过于苛刻?
          3、若英死前和小葵交流宏图大志,这一段由江离来讲演会不会更符合沉静渊博的人物性格?


          8楼2016-04-22 19:38
          收起回复
            我最喜欢本书对动机的设定。远远高出伏线的质量(当然伏线质量也非常好)
            而且,更大胆的是,也许是无心插柳,本书副标题隐隐与动机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
            阅完之后,合起书扉,望向五彩斑斓(?)的书面,小小的文字醍醐灌顶。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IP属地:上海11楼2016-04-23 14:26
            回复
              虽然楼主ID很神不过我觉得我这个号更适合发这个帖子0 0不过我还没看这本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23 14:30
              收起回复
                本书应当算是我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本本土原创推理小说,有很多惊喜之处,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因为楼上也有很多吧友提到了,本作的伏线、炫学和动机都处理得很好,尤其是点题的动机。
                比较喜欢疑似向《鸦》致敬的的五行学说与东皇太一的那段解答。细节方面确实很用心,感觉重读一次还能找出不少东西。
                最后一个伪解答稍显一般。
                对白虽是古风,读起来却总有种日系小说的违和,但这也无妨,整体的阅读体验并未受到影响。
                可能人物和情节尚有提高空间。人物比较平面、性格区分度不大(当然,如果要出系列的话,於绫葵这一形象应该也会越来越立体吧);情节方面若能饱满一些会更好。
                杂乱无序地写了那么多不明所以的话,就当作是我这个偏执读者的一些无理要求吧。
                同盼望国内原创推理的春天来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4-23 21:03
                回复
                  本来是想详细评(hei)一下的,但是想想作品的两个槽点已经有人黑过了(文风和“旧案有点无足轻重”的问题)。我也没有新的地方可黑,只剩祝福了,望越写越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4-24 15:16
                  收起回复
                    看完了倒觉得没有想象中的惊艳(抱锅盖逃),虽然动机确实很难猜,但是本格诡计我倒没觉得那么难猜了……因为全书作案十分紧凑,没时间发展旁支剧情,除了百合主角,其它人的戏份都很少,光靠嘴炮实在很难看出配角有什么引人注意的点……


                    16楼2016-04-25 18:57
                    收起回复
                      小葵作为侦探有点失职,主要是第一起案件,没有及时勘察现场周围,对其他人的证言也没有做好确认,导致一个本来并不难侦破的案件意外地变复杂。
                      当然,考虑到时代设定和她毕竟还是个菜鸟,这样的情节是可以接受的。期待下一册中她的表现,如果有机会也想看讲述她参与分析积累经验的长安旧案的前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4-29 13:55
                      收起回复
                        虽然支持国产推理,但是看完后还是些许失望,优点就不说了,复旦大学硕士文笔本身就很出彩,但是还是无法掩饰情节的薄弱和真相的过于简单,这样就导致了虽然很棒的炫学放在这里就有点累赘,占的篇幅也是过多,既然背景放在了汉武时代,是否在案件中加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会更吸引人,比如下一本书猪脚到长安后可以配上巫蛊之祸的情节,总体说来这本书给我的惊喜要远差于年初的《黄》。


                        IP属地:上海18楼2016-05-01 23:29
                        收起回复
                          想到自己买了才看完开头就很心虚……看到目前为止,想夸一下文笔真的不错。


                          19楼2016-05-02 11:18
                          回复
                            期待新作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5-08 18:40
                            回复
                              看来得买本支持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6-05-11 0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