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xy吧 关注:620贴子:182,517

回复:【正本清源】古今多少事 皆付笑谈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可转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2楼2015-06-15 18:19
收起回复
    如果没记错,我一开始是不是冲着段子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5-06-15 18:23
    收起回复
      楼主回复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5-06-15 18:57
      收起回复
        【义和团的“阴门阵”】
        1900年,庚子之变中,义和团包围使馆区,为了对付洋人的大炮,他们组织了一帮妓女脱光衣服,把阴部对准大炮,以此来破洋人的的大炮,美其名曰“阴门阵”。
        但事实上,这种阵法对洋人的大炮没有一点作用,义和团被洋人大炮打得死伤惨重,一经受挫后便开始溃退,甚至四处焚掠。



        IP属地:英国136楼2015-06-15 19:00
        收起回复
          冰心这样描述自己的校长司徒雷登:“你添了一个孩子,害一场病,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第一个欢迎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而来的。”
          他也是一位正直而勇敢的公民,因为拒绝与日本合作,被日军关进集中营,直到日本战败后才获释。


          IP属地:英国138楼2015-06-15 19:02
          收起回复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莫言要路经西安去新疆,突然给贾平凹发了电报,让贾去西安火车站接他。
            那时贾平凹还未见过莫言,就在一个纸牌上写了“莫言”二字在车站转来转去等他。
            一个上午贾平凹没有说一句话,好多人直瞅着他也不说话。


            IP属地:英国139楼2015-06-15 19:02
            收起回复
              邢庆仁的画室名为“玫瑰园”。
              贾平凹曾是玫瑰园的常客,多年前,有一次,贾平凹给妻子的传呼机上留言:我去玫瑰园见庆仁。
              贾妻的传呼机上却显示:我去玫瑰园见情人。
              贾妻一看急了,连续打贾平凹的手机,并赶了来,见到玫瑰园主人邢庆仁比贾平凹更粗更矮,剃光了大脑袋。


              IP属地:英国140楼2015-06-15 19:03
              收起回复
                王蒙说:“有人说,中国的小说家有两个半天才,一个是莫言,一个是贾平凹,还有半个是王蒙。
                为什么王蒙才半个?因为他关注其他去了,比如政治、红楼、庄子,他忧国忧民去了。”


                IP属地:英国141楼2015-06-15 19:04
                收起回复
                  1947年12月,余英时随父亲从沈阳飞往北平,当时机场一共有三架飞机,余协中被安排在第一架,余英时则在第三架。
                  当余英时正在排队登机的时刻,余协中忽然招手要他过去,因为第一架还有一个空位。
                  於是余英时在最后一刹那坐上第一架,结果第三架失事了。


                  IP属地:英国142楼2015-06-15 19:04
                  收起回复
                    就跟北京话和普通话不完全相同一样,宋朝时候的开封话也是。
                    开封有个军嫂,丈夫去戍边,他找个秀才给丈夫写家信。
                    他们的儿子叫窟赖儿,她交待秀才:“你就 写: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仡憎儿,每日根特特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囊,不要吃温吞蠖托底物事”。
                    秀才提笔楞半天,一声长叹: “大嫂,这钱还您吧,这信我实在不会写。”


                    IP属地:英国144楼2015-06-15 19:05
                    收起回复
                      上海人骂人称“赤佬”,不知道是不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北宋时骂大兵就说“赤佬”,因为北宋军服是红色的。


                      IP属地:英国145楼2015-06-15 19:06
                      收起回复
                        宋朝假冒伪劣也成风。北宋时开封的新郑门、西水门和万胜门,水产事业非常发达,每天数千担鱼运来。
                        《清波杂志》记载,淮南的虾米用席裹入京,保鲜水平不够,到京都已枯黑了,发臭,小贩用粪便浸一宿,早晨用水洗去,就红润如新,再卖给顾客。


                        IP属地:英国146楼2015-06-15 19:06
                        收起回复
                          宋朝有首流行歌曲:“浙右华亭,物价廉平,一道会买个三升……这一瓶约迭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华亭就是现在的上海,这首曲子唱的就是上海的酒一贯纸币能买三斤,其实光瓶子就重一斤,掺的水又有一斤。


                          IP属地:英国147楼2015-06-15 19:06
                          收起回复
                            古时候紫色染料难以获得,价格昂贵,因此能穿紫色的都非官即贵,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就是这个意思。
                            宋真宗喜欢讲排场,全社会都掀起了一股奢侈风,一度全社会都流行穿紫色衣服,还互相攀比,你紫我更紫,
                            以至于到后来颜色都深到黝色,快跟最不值钱的黑色差不多了。


                            IP属地:英国148楼2015-06-15 19: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