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宸鉴吧 关注:34贴子:190
  • 3回复贴,共1

端端的鼓浪屿穿越之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暑假期间,端端受到厦门市政府宣传部门剧组的邀请,来到厦门为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拍摄微电影。
鼓浪屿端端其实以前曾经去过,那时候,端端是作为一名游客,走马观花的看看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甚至在记忆中都没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然而这次去是带着任务的,不仅坐船上岛有专人接待,在岛上的进出也全都不需买票,而且拍摄的质量与否还关系着鼓浪屿是否能顺利申请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呢。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肩上也不觉得有了担子的感觉。
端端这次扮演的是岛上的一位名人——林尔嘉的儿子林克恭。他们演绎的故事是这样的:林尔嘉是第一位对鼓浪屿有着重大贡献的人,一百多年前由于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他举家迁到厦门,那时候的鼓浪屿还只是一座荒岛,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居住,林氏父子常常在鼓浪屿的海边朝向台湾的方向眺望,那时候的林尔嘉四十多岁,林克恭八岁。在离开台湾之前,林尔嘉在台湾有一处住所叫做板桥花园,亭台、楼阁、假山、海滩、花园、树荫,美丽绝伦。儿子来到厦门常常对台湾的家念念不忘,在一次父子的交谈中,父亲告诉儿子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了,家回不去了。看到儿子难过、失望的表情,林尔嘉安慰儿子说:“儿子,爸爸就在鼓浪屿这片空地上再盖一座板桥花园,让你找到回家的感觉!”从此鼓浪屿有了一座和板桥花园完全一模一样的园林式建筑“菽庄花园”,不仅亭台、楼阁、假山、海滩、花园、树荫完全一样,就连迂回、曲折的二十四桥,设计巧妙、古灵精怪的十二猴洞都完完全全的复制了板桥花园的样子。以至于儿子林克恭看到菽庄花园后,惊喜万分,欢呼雀跃,父子俩在菽庄花园里游玩嬉戏,奔跑追逐,在十二猴洞里捉迷藏,欢乐的笑声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家园被侵占、掠夺的痛苦。
这段故事看似简单,可表演起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整个拍摄剧组和演员都要克服几个问题,首先,演员的服装是一百年前的民国服饰,衬衣、领带、马甲、西服、皮鞋。鼓浪屿当天温度35度,别说穿着这么一身行头拍戏了,就算是背心短裤的游客们也都大汗淋淋,热的纷纷下海避暑呢。其次是微电影中设计的台词很少,只要靠演员把戏里的情绪要渲染够,眼神的交流,眉头的紧松,眼睛里忽明忽暗的火光,全是用来表现国仇、家恨还有浓浓的乡愁,作为资深小演员,端端的演技马上受到了导演和制片的连连称赞,一起合作的林尔嘉的扮演者韩宇也夸奖说:“端端,太棒了!戏真好,能找到这样的小演员和我搭戏真是不容易啊,我都觉得省心!”最后要解决的是岛上的游客太多了,导游不时地在用大喇叭为游客们讲解,迫使拍摄暂停,演员只能忍住闷热,等着一拨拨游客离开后,再马上开始工作。端端就因为太热了,有一阵有恶心、想呕吐的感觉,剧组上下紧张万分,赶紧给他解衣服、喂水、扇扇子,还及时服了藿香正气水。还好没有难受太久,缓过来就马上又投入了拍摄,我这当妈的真是心痛。端端从早上五点半化妆开始,一直工作到傍晚夕阳染红了日光岩,收工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精神,蹦蹦跳跳的行走在沙滩上,我让他脱了鞋子到海里踩踩清凉的海水,端端开心的有笑又叫的,别看在鼓浪屿待了一天,他还真没有机会下海玩玩呢。还好,我们利用转场机会到菽庄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参观了一下,里面陈列着从澳大利亚运回鼓浪屿的胡友义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钢琴,有的琴是方形的,有的琴有着高高的靠背,有的琴会自动唱歌,有的琴外表华丽辉煌,让我们看得目不暇接,现场的工作人员还为大家演奏了《鼓浪屿之波》,要不是剧组打电话来催我们,我们真舍不得离开,不光因为悦耳悠扬的琴声,还为馆里有空调,可以让端端稍稍凉快一下。
拍摄期间,不少游人驻足观看,来这里旅游的人不仅能听到导游介绍,还能亲眼看到一百年前的林尔嘉父子,看到菽庄花园的创建人,看到最早的鼓浪屿开发商,看到鼓浪屿淡水的引进者,看到为鼓浪屿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真可算是幸运极了,好几个喜欢端端的游人还要求和端端合影留念呢,弄得他怪不好意思的!
晚上,我们坐上回厦门的游船,看到灯火通明的厦门市离我们越来越近,身后璀璨的犹如一块绿宝石的鼓浪屿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端端从百年前又穿越回到现代,我们在心里都衷心的祝愿鼓浪屿申遗成功,越来越美好!


IP属地:北京1楼2014-08-31 11:08回复
    我就在厦门,白白错过了机会,希望下次再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9-01 20:24
    回复
      继续混经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7-09 06:47
      回复
        一切为了经验,别嫌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7-14 0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