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吧 关注:162贴子:663

二里头真相(1、连载):石油钻探工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远古152:二里头真相1:石油钻探工地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8月
二里头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面积约3平方公里。
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今天,俺来揭开二里头遗址的真相:
二里头遗址并非都城,而是石油钻探工地。
我们只需要看看二里头遗址的总体布局,看其“王宫”偏居一角就可以知道这遗址不是王宫及城池。
俺认为是一个工地,进一步说,是一个石油钻探工地;城墙的主要作用是堤坝,以便储存钻探出来的原油。
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里的空地,整个围城的中心,才是揭示真相的地方!

上图的红色圆框区域,是钻探遗迹的所在!
真相即将大白。。。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8-29 08:53回复

    远古153:二里头真相2:石油钻井遗迹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8月
    二里头遗址的石油钻井遗迹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巨型坑”: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2010~2011年度勘探与发掘新收获》描述了一个“巨型坑”:

    “巨型坑边缘部分距现地表深度约0.56~1.46米,向内斜坡下行1~2米之后,陡然加深。”

    (巨型坑中的夯土房址)
    “试掘表明,巨型坑内存在从二里头文化第一期晚段到四期晚段的连续堆积。最下层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晚段的堆积,主要是黄灰色土,有水锈痕迹,包含物很少。”

    (钻探到的夯土与巨型坑生土壁的土质、土色对比)
    但是,《二里头遗址宫殿区2010~2011年度勘探与发掘新收获》说:“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巨型坑是为了解决大型夯土基址的建筑用土问题而挖掘形成,形成时间不晚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一个伟大的远古钻井遗迹,就这样被错过了。
    如果,继续发掘下去,俺相信这个“巨型坑”是一个巨大的漏斗,漏斗的中央是钻井,井深200米。。。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4-08-30 18:11
    回复

      远古155:二里头真相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唐代诗人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歌里“参与商”的“不相见”,说的是远古典故。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商星居东方卯位,参星居西方酉位,一出一没,永不相见。
      俺说上述一大堆,是要说:
      二里头的建设者是公元前2400多年的“伯曰阏伯,季曰实沈”,二里头正是史书所说的“旷林”,打从二里头的规划起,二子就“不相能也”,于是构建“重屋”进行“干戈”论战,最后,二里头的建设以“阏伯”的理论作为主导。于是,“二子”东西分道扬镳,大儿子“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小儿子“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以后的接下来,

      大儿子“阏伯”(契)的后人成就了“商朝”。

      小儿子“实沈”一起去大夏的,还有另外一个兄弟“弃”(后稷)。“弃”的后人成就了“周朝”。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14-09-02 09:24
      回复

        远古156:二里头真相5:辰与参的干戈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俺继续解说:
        “二子”之所以“日寻干戈”,是因为其天文见解的分歧:阏伯主辰,实沈主参。
        分歧最终导致了二里头钻探工程的停顿,因而建重屋(1号基址),郑重开展论战。
        二里头遗址的1号基址,其围廊的独特布局,正是“阏伯主辰,实沈主参”分歧的记录:

        辰=心星宿,对应1号遗址的围廊东北角的“L”形段。
        参=参星宿,对应1号遗址的围廊东南区的“斗”形段。
        俺之所以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史书所说的“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依据正是1号遗址的独特布局所寓意的事情。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4-09-03 08:15
        回复

          远古157:二里头真相6:重修围墙,庆祝胜利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俺继续解说:
          二里头遗址记录着“主辰-主参”的分歧。而史书记载这个分歧是在阏伯与实沈之间发生的。由于这个分歧,阏伯迁商丘,实沈迁大夏。
          但是也许,没迁的夏王朝,依旧会有“主辰-主参”两派。所以,二里头所记录的分歧,也许是阏伯迁商丘之后,继续再次发生的分歧,只是史书没有记载。
          但是于是,俺还是用史书记载的人物来解说二里头。。。
          阏伯与实沈在重屋的争论,以阏伯的“主辰论”胜出。
          于是,阏伯重新着手开始钻探,其中首要的工作是重修围墙。
          俺特别提醒,该围墙的功能是蓄水!

          在围墙的西南角,阏伯特意设计了一段“L”形的纪念标志段,取形于“主辰论”的心星宿,以庆祝其主导地位的确立。
          阏伯是商朝是始祖,在商代,明堂称为重屋,所以,俺说1号基址是重屋。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4-09-04 08:55
          回复

            远古158:二里头真相7:实沈学派的展示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俺继续解说:
            阏伯与实沈两派在重屋里争论。
            在争论的当中,针对已有的钻探,实沈给出了他的不同的钻探模式,这个钻探模式是一条“西南--东北向长坑”。
            该长坑实物位于重屋北、围廊内:

            最终的结果,实沈一派被否定,阏伯的“东--西向巨型坑”成为二里头钻探的主导。
            但是,自始至终,一直有着实沈的拥护者。
            有三个拥护者,一直认同实沈的学术见解,他们死后安葬在实沈的“西南--东北向的长坑”的周围。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14-09-05 09:29
            回复

              远古160:二里头真相9:实沈学派的辉煌---《易经》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俺继续解说:
              小儿子“实沈”迁去大夏,一同前往的,还有另外一个兄弟“弃”(后稷)。
              “弃”的后人成就了“周朝”。

              “弃”的后人周文王整理出《易经》。《易经》其中坤卦“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所说的正是“实沈”的钻探学说-------二里头遗址的“西南--东北向长坑”。
              世上,从此有了一部至尊的经典:《易经》。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4-09-07 09:29
              回复

                远古161:二里头真相10:绿松石龙形器=袖龙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许宏《<最早的中国70>碧龙惊现“第一都”》:
                “2002年春,我们在宫殿区的一座早期大型建筑——3号基址的院内发现了成组的贵族墓,已如前述。这是二里头遗址发掘50年来首次在宫殿区内发现的成组贵族墓。最令人瞩目的是,其中的一座墓(编为3号墓)中出土了1件大型绿松石器。
                3号墓的长宽分别超过了2米和1米,也就是说面积2平方米多。不要小看了这墓的规模,如果与后世的达官显贵的墓葬相比,它实在是小得可怜,但在二里头时代,它可是属于迄今已发现的最高等级的墓。这座墓又是宫殿院内这些贵族墓中最接近建筑中轴线的一座,它的面积和位置已表明其规格之高。
                墓主人是一名成年男子,年龄在30~35岁之间,墓内出土有丰富的随葬品,包括铜器、玉器、绿松石器、白陶器、漆器、陶器和海贝等,总数达上百件。
                绿松石龙形器放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胯骨处。全器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绿松石原来应是粘嵌在木、革之类有机物上,其所依托的有机物已腐朽无存。这件龙形器应是被斜放于墓主人右臂之上,呈拥揽状,一件铜铃置于龙身之上,原应放在墓主人手边或者系于腕上。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色彩绚丽。龙身长约65厘米。龙头置于由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的近梯形托座上。托座表面由绿松石拼合出有层次的图案,多处有由龙头伸出的弧线,似表现龙须或鬓的形象。
                龙头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两侧弧切出对称的眼眶轮廓,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
                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因此更为逼真,尾尖内蜷,若游动状,跃然欲生。
                距绿松石龙尾端3厘米余,还有一件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于垂直。二者之间有红色漆痕相连,推测与龙身所依附的有机质物体原应为一体。条形饰由几何形和连续的似勾云纹的图案组合而成。由龙首至条形饰总长超过70厘米。”

                该器物被称为“绿松石龙形器”。
                俺解读“绿松石龙形器”为“袖龙”:
                1、且认为是“龙”。
                2、该龙的正位是:头在下。其理由,参照二里头出土的陶片陶纹。
                3、龙粘在皮革上。其理由:“绿松石条形饰”与龙是一体。
                4、龙粘在皮革上,皮革做成筒袖状,且称之为“袖龙”。其理由:“绿松石条形饰”与龙均布置在袖的外侧。
                5、“袖龙”套入手臂,手掌位于龙头位置。舞动“袖龙”,则龙头飞舞。

                “袖龙”是二里头工地的开工祭祀道具。
                而“袖龙”的龙,其实是代表钻探。。。待续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09-08 08:33
                回复

                  远古163:二里头真相12:“地”=钻探
                  远古163:三星堆8:“地”=钻探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黄帝的天文台!(之二十一):“地”=钻探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俺在同时关注着几个远古遗址,都在写什么揭秘真相的文字。
                  本文写“地”,会涉及多个遗址,所以本文也是其他两个系列的其中一篇:
                  甲骨文是没有“地”字。
                  以前,基于天圆地方,俺曾经认为“囗”是“地”字。
                  但是,在仔细分析了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石峁遗址发掘的文物后,俺确信俺找到了“地”字的起源物!
                  专家们没有发现甲骨文有“地”字!
                  个中原因是,一直以来,人们根本不知道“地”的构字含义是“钻探土地”。
                  “地1”字:

                  《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俺解读“地1”:“地”=土+也=土+蛇=蛇钻进土=钻探土地。
                  “地2”字:

                  俺解读“地2”:“地”=土+业+止=钻探土地的叶轮在动。
                  “地3”字:

                  俺解读“地3”:“地”=土+尼=土+尸+匕=钻探土地的一卷绳子在下探,绳头带着匕。
                  由以上分析可知:“地”字含义是钻探土地。
                  钻探形制:地面有叶轮,叶轮盘卷着绳子,绳子如蛇探入地,绳头带有钻头。
                  钻探“地”的祭祀实物,其实已经被发掘出来了--------
                  三星堆的铜蛇:

                  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

                  石峁的皇城台出土的扬子鳄甲骨:
                  石峁的皇城台还没有被正式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池苑遗迹,并出土了扬子鳄的甲骨。
                  俺认为石峁的“扬子鳄的甲骨”、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三星堆的铜蛇,含义均是:钻探“地”!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4-09-11 09:25
                  回复

                    远古168:二里头真相13:空心钻头与龙纹透底器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俺曾经说远古钻探土地使用空心钻头。
                    这个空心钻头,其实已经出土-------

                    网文 《二里头文化——玉器、青铜、陶器以及帝颛顼死而复苏的传说》:
                    “龙纹透底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龙(蛇)的形象在二里头遗址中多有发现,除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还以陶塑形象、刻划图案等形式出现。有学者认为这些蛇纹就是龙。二里头文化装饰有龙形象的器物基本上仅见于二里头遗址,且都发现于宫城或其周围的重要地点,表明龙形象器物为社会上层所专有。上述龙(蛇)形象大多饰于陶透底器上,这种器物造型奇异,底部有中空的圆孔,显非容器,属于祭祀用器的可能性较大。刻划于陶器上的龙图像,最生动的要数这件陶透底器上的阴刻龙纹。”
                    俺解读“龙纹透底器”:
                    1、透底器=空心钻头=“丙”字:

                    2、龙纹=蛇=它=“地”=“它+土”=钻探土:

                    3、一头二身蛇=来回钻探土=“朋”字。
                    所以,龙纹透底器应该称为:朋蛇丙器。
                    其含义是:来回钻探土的空心钻头。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楼2014-09-17 11:28
                    回复

                      远古169:二里头真相14:爵原本不是酒具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如果二里头出土的铜爵是爵的始祖,那么,根据该爵的形状,爵的起源不是用来喝酒的。
                      俺认为爵最初是用来给机器注油的:

                      也就是说,远古,二里头里有需要注油的机器!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5楼2014-09-18 09:02
                      回复

                        远古171:二里头真相16:再次发现二里头文字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9月
                        前文解读了一块二里头镶嵌绿松石铜牌,解读出汉字“勾”、“牛”、“穴”,其含义是“勾住钻头去钻穴”。
                        本文俺解读另一块二里头镶嵌绿松石铜牌:

                        该图牌,除了带眼睛的头部,其余均由“勾”组成。
                        也就是说,该铜牌要表达的是“勾”的功能!拥有该铜牌的法师,是负责“钩住”钻头的专家。

                        钻探土地的钻头称为“牛”,钻头的夹具称为“角”,安装夹具“角”称为“觓”,卸去夹具“角”称为“解”。
                        二里头的该镶嵌绿松石铜牌图案含义与“角”有关,俺命名为“角觓解”。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7楼2014-09-22 17:32
                        回复
                          二里头真相17:天龙(羽蛇)绿松石铜牌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10月

                          嵌绿松石铜牌饰,二里头文化。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M57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俺认为:
                          此绿松石铜牌是“天龙”、或“羽蛇”,因为此绿松石铜牌的龙身上所披的是羽毛,而不是鳞甲。
                          羽毛与鳞甲的区别,见下图青铜器上的玄鸟的羽毛与龙的鳞甲:

                          另外,还真有“地龙”绿松石铜牌:

                          此牌漂流,在日本。。。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8楼2014-10-26 14:08
                          回复
                            二里头真相18:“匕”的起源与二里头绿松石铜牌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4年11月
                            嵌绿松石铜牌饰,二里头出土。

                            俺认为:
                            首先,此铜牌的图案身上一片片的正是汉字“羽”。整体是“披着羽毛的蛇”,高大上的说法:天龙!
                            其次,“天龙”的牙齿正是汉字“匕”。
                            其三,“天龙”的牙齿及头轮廓正是汉字“它”,所以“它”=“蛇”!
                            其四,“天龙”的两边牙齿正是汉字“北”。
                            其五,“天龙”的羽毛有许多,“月”=多,所以“天龙”图案整体为天龙的背,“北+月”=“背”。
                            如此这般,这块二里头的铜牌,进化出如今的多个汉字。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9楼2014-11-08 16:37
                            回复
                              放屁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11-15 2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