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吧 关注:77,251贴子:1,008,883

【后宫·甄嬛传】徐燕宜与红楼女子的联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是红楼梦迷,也是甄嬛传迷,更是燕宜党。一直深爱燕宜这个痴情的女子。偶然想到她与黛玉和宝钗各有相似之处,故发此贴。文笔不好请见谅。


IP属地:北京1楼2014-07-20 17:08回复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


    IP属地:北京2楼2014-07-20 17:10
    回复
      那年柳絮纷飞,香残燕子楼。柳絮漂泊亦如人命薄,黛玉看到柳絮匝地无人怜惜,不知何人将它妥善安藏,如自己不知姻缘何处。
      那年太液池边,落花人独立,燕宜吟咏着“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她的真心何尝不是“叹今生、谁拾谁收”。黛玉尚且有宝玉给她一段刻骨铭心的爱,而燕宜,从未得到深爱之人的真心。


      IP属地:北京3楼2014-07-20 17:11
      回复
        黛玉被称作“痴颦”,这“痴”字形容燕宜也极适合。因为深爱,所以成痴,所以敏感脆弱。宝玉说黛玉“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可见黛玉的敏感、多泪尽是为了宝玉。
        燕宜也是这样。她的心那样敏感多思,会被一些小幸福点亮,也会为玄凌泪湿鲛绡,不爱惜自己身体。记得甄嬛对她说是玄凌常常提起挂心,燕宜的表现,一是“眸光倏然一亮”,二是“脸生红晕,如珊瑚绮丽殷红一抹”;而后燕宜的神情是“惘然”“神色一黯”。这是怎样一个没有被后宫吞没真心、敏感却可爱的女子啊。


        IP属地:北京4楼2014-07-20 17:13
        回复
          燕宜才情在女子中少有,更难得的是在后宫这样浮华、尔虞我诈的地方仍有对诗书的热爱。“徐婕妤只身站在满架子书籍前,执了一卷《三言二拍》看得入神,整个人仿佛是隐没在明媚亦照耀不到的地方,书卷气隐隐绕人。”由此想到黛玉将鹦鹉站的架子挂在月洞窗外的钩子上,坐在屋内隔着纱窗教鹦鹉念诗。黄昏下的两个女子,有相似的气质,相似的诗意简单的生活。


          IP属地:北京5楼2014-07-20 17:14
          回复
            还记得书里写到燕宜“性子难得的温婉安静,素日里一心只照拂二皇子上,闲时吟诗作赋打发时光”。这样的生活很适合燕宜,有着为人母的柔情,虽已不再年轻,仍有着自己不变的初衷。可惜可以和她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人,她没有遇见。
            如果黛玉与宝玉最终得以相守,想必后来的生活也应是如此,“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岁月随影踏苍苔”,一边照拂孩子,一边吟诗作赋。可惜,纵使有奇缘,心事终虚化。


            IP属地:北京6楼2014-07-20 17:15
            回复
              燕宜有着黛玉一般的纯粹善良。燕宜从没有害过别人;燕宜素来疼爱胧月;燕宜不顾危险救玄凌,玄凌要陪燕宜回宫休息,胡蕴蓉试图用和睦留住玄凌,玄凌都不予理会,燕宜却示意玄凌关心和睦。这些足以证明燕宜的善良。


              IP属地:北京7楼2014-07-20 17:15
              回复
                黛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燕宜也是如此。只是随心而活,不曾违心,不曾争荣夸耀。温和从容,岁月静好,燕宜在孤独中做到了,毕竟她有沛儿,还有心中初见的玄凌。


                IP属地:北京8楼2014-07-20 17:16
                回复
                  淡极始知花更艳


                  IP属地:北京9楼2014-07-20 17:18
                  回复
                    刚才说过燕宜有黛玉一样敏感脆弱的心。而黛玉有宝玉对她的真心,可以吃吃醋,耍耍小性子,让两人的情感逐渐明朗。而燕宜却从来都明白玄凌心中没有她,所以她的爱一直都含蓄沉静,直到甘愿舍弃性命救玄凌,玄凌才真正懂得燕宜的爱。燕宜的温和含蓄与大度,是有些像宝钗的。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7-20 17:20
                    回复
                      宝钗其实也是我很喜欢的女子。不同于黛玉是仙姝,宝钗是在烟火尘世中努力生存的女子。记得宝钗最爱的《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她心中也是有对自由的向往吧。只是不可为,故羡之。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7-20 17:20
                      回复
                        宝钗爱宝玉,自然也知道宝玉爱的是黛玉,。黛玉说酒令时误说了《西厢》和《牡丹亭》里的句子。宝钗其实可以去告诉王夫人和贾母,对宝钗有利无害。而她“兰言解疑语”,以姐姐的身份教导黛玉,实是保护黛玉。这样的气度对女子来说实属不易。澜依、眉庄是这样,燕宜更是这样。


                        IP属地:北京12楼2014-07-20 17:21
                        回复
                          宝钗不够幸运,没有遇见生命中的那个他;燕宜以为遇见了,事实上错付了痴心。如果命运可以改变,希望燕宜可以遇见一个可以珍惜她的人,诗书相伴,岁月静好。


                          IP属地:北京14楼2014-07-20 17:22
                          回复
                            任这一瓢弱水抛回江流
                            归海后是否许盛情不旧
                            从此爱上春雨夏雷秋霜冬雪无需
                            宣之于口
                            呼吸都宛若凝视你的眼眸
                            如何束缚风跋涉山林苑囿
                            如何阻止执念生根梦尽头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
                            檐水穿墙 再细的痒经年也刻成伤
                            长夜未央 盲眼偏贪看远道的光
                            作足凄凄惶惶 欢愉也添演三分癫相
                            再恳请你回首 就当是次最寻常赏光
                            有人为你化竭了疯狂入妆
                            倾余生成全个情深不寿
                            至少够勇气被嗔痴左右
                            试想轮回红尘青丝白骨黄泉一切
                            永无止休
                            三魂七魄都因你极尽温柔
                            如何挽留花绽后落瓣残瘦
                            如何救自尊埋没天真微垢
                            当你茶饭不思如鲠在喉
                            在我对镜时亦嫌憔悴衣带宽陋
                            织丝成网 系无解的死结在我心上
                            结外空旷 余我呐喊听回声彷徨
                            追得跌跌撞撞 寻找永久的一线远方
                            再奢望你流浪 似提供不止歇的方向
                            而我不反顾千里只身前往
                            如欢如殇 授以青春鲜活肢体奔忙
                            如思如忘 驱以老朽深沉灵魂冥想
                            始自热情激荡 从未敢终于世事炎凉
                            无能执手相望 无法去尝试结发同床
                            无力至心死身僵 一息坚强
                            --- 河图《寸缕》
                            这种深情与燕宜类似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7-21 14:46
                            回复
                              好赞!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21 18: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