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17贴子:602,913

【国学】全面解析孔子思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帖先发表于孔子吧,然参与者过少,无以为继,故转于此吧。若同好者多多参与,则将在此续更。


IP属地:江苏1楼2014-07-19 16:54回复
    开篇辞:文庙的功德箱。
    今年3月,本人曾专程到苏州文庙,以达致敬先圣之意。当时大成殿正在修缮,未能进入其中。先在西院古玩市场转了一圈,参观了各地孔庙的图片,以及历代碑文。并瞻仰了孔子塑像。然于我印象至深者,乃东廊某处赫然放着一只功德箱。不知此功德箱平日放在大成殿内还是孔子像前,然见此功德箱,乃深叹孔子之道蒙尘于后世。不知文庙放功德箱是当今独有,还是古已有之。然此大违圣人之意,则无疑也。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尊圣之道,唯有一途。当传承先圣之学,勤学笃行以济万民,此乃功德也。予不知功德箱何谓也。


    IP属地:江苏2楼2014-07-19 16:58
    收起回复
      本人之前偶有发帖,多为就话题而发言,今欲全面解析孔子思想体系,继承前圣之道,以益当今之世。
      以前早有此打算,然学识未进,且发帖反应寥寥,故迁延至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望与志同道合者共进学问。
      此ID乃致敬孔圣之意,孔子之道甚大,若能明之于世,亦吾辈之愿而万民之福也。望与诸君勉之。


      IP属地:江苏3楼2014-07-19 17:00
      收起回复
        一,儒学根基----孔子易传解读
        孔子少而好礼,礼者乃圣人之作,周公制礼而成有周之盛。然礼者之基为何?
        孔子晚而好易,作十翼以解经,此乃儒学筑基之作。孔子所传之书,以易为至重也。由道而德,由德而兴礼立政,则水到渠成矣。圣人因天道而立人道,此万世之功也。此贴将循周易经传之思路,试解其道,以明先圣之学。“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自身没至今未有知之者,予将为诸君解之。
        后儒未达孔子之道,不明道者德之基也,故发性善之说以为根基,然此已失之矣。


        IP属地:江苏4楼2014-07-19 17:00
        收起回复
          易经卦序,乾坤以降,非综即错,其理何也?文王演易,象物之动也。变动之道,极则必反也。物穷则变,变而得通,终则有始,是以得其久也。屯往则蒙反,一往一反,不离厥中也。厥中不失,然后上下四方往来不穷也。


          IP属地:江苏8楼2014-07-19 17:05
          回复
            对于数的概念,古今中外都是以十进制为主,这一点是分析天地之数以及大衍之数的基础。
            易之道乃是用易简以通天地之理。天地之间,其象无穷,周易用六十四象以象其全部。天地之间,其数无穷,而用十、百、千、万等数象数之穷极。
            关于天地之数,源于易传里的一段话。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和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确实有关系,但是,绝不是简单的从五十有五中如何减去五的关系。
            从天数一到地数十,用此十数以象数之终极。从一开始,递增到十,这是一个单调增加的过程。那么,天地变化的规律,是不是也象递增的数字那样,也是一个逐渐远离起点的发散过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天地之数对应,让我们仔细分析河图里所蕴藏的道理。


            IP属地:江苏10楼2014-07-19 17:07
            回复


              IP属地:江苏11楼2014-07-19 17:12
              收起回复
                从河图中可以看到,一二三四分列四方,五居中以御。从六至十在数字上是一个递增的过程,但在位置上却是对一至五的复归。最终形成一个五、十居中以御四方,而四方则是往而有返的螺旋形分布规律。是故,河图展示了天地变化的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从本质上讲,十并不是天地之数的极限,五才是这十个数的极限,六到十不过是一到五的二次作用。如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本质上就是以一往而以一返,余仿之。
                四方之数象万物的无穷变化,故易用四方之数以立象。生数为一二三四,而成数六七八九,则是一二三四在中五统御下的二次演化。故河图本质上就是五居中以御四方,而一二三四这四个数演化出万物变化。
                易经是用象的系统,由于用一到十毕竟太简,故四方生数成数全部用上也只有八个数,用象以象之,只能画出八经卦。八卦小成,虽已经没有遗漏,达到卦象完备,但还不足以充分揭示万物变化的规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经卦相重,圣人用六画之卦以象天地万物变化之道。从数而言,取十数以象数之极,只能得到八卦,不足以演化出六十四卦。
                十数不足以演化出六十四卦,那么怎么办?顺其自然地,当然就取百!通过以上所揭示的河图的规律,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是用一百来象数之终极,因为往而有返的规律,一到一百的真正极限是五十,则必然是五十、一百居中以御四方,而从一到四十九作为生数于四方变动无穷,然后五十一到九十九作为成数则是对一到四十九的复归,最终实现从一到百的递增过程。
                所以,居中的极限数五十就是大衍之数,四十九列四方以成变化,则正是其用四十有九。衍者,演也。大衍之数,即演化天地之道之数。既然以百为数之极,则为大衍五十,而用四十九。则河图所用十数,可以同理归纳成小衍(姑以此称之)之数五,其用为四。推而广之,如果用千作为数之终极,则必然是大衍之数五百,其用四百九十有九,余仿之。
                上面已说过,易乃是用象,而不是用数。如果是用数,事情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由于是用象,则需要完成从数得到象的过程。
                太极分两仪,阴阳成天地,乾坤生六子,八卦感应遂成万物,故万物本一体而生,故共循共同的变化规律。“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天地万物皆遵循四时变化之道,故生数四十九亦遵循之。四十九未分时以象一,分而为二以象乾坤,挂一以象物之初生(乾知大始),揲之以四以象天地循四时变化,归奇于扐以象闰,象天地自足之后而以其余以养物。三变成爻,则再行三变,以象终则有始,故十有八变而成卦。
                四十九数循这个规律可以演化出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从卦象上已经体现出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与河图小衍不同,大衍纯用生数即可得出全部卦象,而不需要再用成数来体现物极必反的规律。
                六十四卦组成了一个往则有返的整体,类似地,按照河图所示的规律,六十四卦的分布方式应当是乾坤居中以御四方,而其余六十二卦非综即错,两两一组,周流四方以象万物变动不居。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变化之道,其不在此乎?


                IP属地:江苏12楼2014-07-19 17:12
                回复
                  上面已经说过,易经本是占卜之书,占卜以灵验为贵。但是,占卜虽然能达到预知祸福的功能,但是,它远远做不到让每件事都得到吉利的结果。所以,能够预知吉凶并非尽善尽美,让每件事都做到吉无不利,才是尽善尽美。

                  这里稍微提一下宗教,将来会专论宗教问题,但这里暂不展开。各大宗教,都有终极关怀的思想。佛教的超脱轮回,往生极乐;基督教的死后升于天堂;用死后或来生的幸福作为对今生修行的回报。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死后难知,圣人不妄言而已。退而言之,即便有来生,也必与今世遵循共同之道。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中所言之“神”,不过是把合于天地变化之道而幽微难知者称为神。虽鬼神之为,亦在道中。苟顺道而行,则与天地鬼神合德,自然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苟极乐可致,天堂可为,何必来世?

                  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何?圣人之学,正在循道而为,在点滴之处无不达到尽善尽美,通达大道而行于平常,以致今世的幸福。所有脱离人事而妄言玄虚者,似高明而失大本,俗人惑之,圣人不为也。

                  孔子之学,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如何作为才可以事事吉无不利,而在今生就创造出人间的天堂,让生于世间者无不沐浴幸福的光辉。

                  事无幸成,功无幸致;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欲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必然要明达大道,遵循大道而行。合于道则兴,违于道则败。历史上有诸多预言王朝兴衰的案例。但事后观之,不过是人事顺则兴,人事悖则衰,失得之间,应之如响,根本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在左右兴亡。

                  人间兴衰全在人事得失,必得其人,而后有功。但是,没有人生下来就通达天下之道,每个人初生都是嗷嗷待哺,从呀呀儿语开始,逐渐长大成人。

                  天下绝对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圣人之道亦发于根本。所以,我们暂时低下仰望苍穹的头颅,从呱呱坠地开始,建立从赤子到圣人的完整成长体系,最终给出儒家在今生创造天堂的终极答案。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7-19 17:13
                  收起回复
                    人之初生,嗷嗷待哺,需要父母养育,才能逐渐长大成人。在个人品德上,也是从父母身上开始学起的。家道亲亲,是故,有父慈而后有子孝;有兄友而后有弟恭。孝悌不是对孺子的强制命令,同样是善感善应之道。正如天地正而后万物兴旺;家道顺,则德行易立。

                    孝悌乃德行之始,童蒙之初,父母不必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先正家道,以身行教,立子女之根基。当子女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对世界的一定认识,具备了主动求知的愿望之后,这时候,到了其人生成长的最关键的时刻,这时候父母的最重要的职责,乃是立子女之正志。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业者,必因其大志。父母立其本,正其志,而后子女勤学力行,进德修业,不失先人之德,不坠先人之业。父子传承之间,是以人道不衰也。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志可观与否,则知家道盛衰之变,圣人之意,不可不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其后夫子之功德,全部肇基于立志,后学当明白此中之意。

                    孝者,始于奉养、祭祀,而达于承父之志,扬父之名。汉张汤为吏,并非公平执法之辈,逢迎上意,舞文巧诋,为害甚大。以其所行而言,张汤极有可能上酷吏传。但是,张汤并没有名列酷吏传,何也?

                    原因就在张汤之子张安世。张安世为人谨厚,与大将军霍光定册迎立汉宣帝,忠心辅佐,功大而不骄。汉室中兴,得其力甚大。父子一体,未有子享令名而以恶名加于其父之理,是故,汉书为张汤单列一传,全在张安世之功。为人子者如此,方为大孝也。

                    山风蛊卦,讲的正是父子相承之道。“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其始则承父之志。“干父用誉,承以德也。”至其长成则可以承父之德。“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此乃父老子壮之时,父虽不事王侯,而其子犹能高尚其事。父子传承之间,其德不失,其业不衰,此乃人间至善也。

                    天地生养万物,所以有父天母地之说。至孝者当继承先人之志,光大先人之德。推而广之,最终将要如子行父道一般,而行天地之大道,辅相天地之大德。中国人敬天法祖的内在逻辑,正在于此。

                    观夫乾卦文言传,始于学问,而终与天地合德。天人之道,浑然一体。子曰:“下学而上达”,始于志学,而上达于天,非圣人,其谁能如此!


                    IP属地:江苏14楼2014-07-19 17:14
                    收起回复
                      这里需要提一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个问题之前曾在别人的帖子里回过,这里讲到父子传承之道,所以再次说一下这个问题。父子传承之道,始于家道之正。若父子之间,以相讼为直,则失父慈子孝之义,大违立德之本,其余无从谈起。


                      IP属地:江苏15楼2014-07-19 17:15
                      回复
                        欢迎发帖,这里的学习氛围与其他吧相比好很多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19 19:35
                        回复
                          期待老师继续,加精以支持


                          17楼2014-07-20 11:56
                          收起回复
                            人生在世,若要进步,没有不需要学习的。孔子明大道,怀大才,而不得施行于世,退而编纂经书,教徒授课。教学,是孔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详论孔子的为师之道。
                            对于每个人而言,能够有所行的根基,在于其质。或为德行,或为才能。但是,无论德行或是才能,都无法直接传承。尧舜贵为圣人,却无法将自己的圣德传与丹朱、商钧。
                            老师之教弟子,必由其文。质不可传,惟文可传。教与学的目的,都是因其文而进弟子之质。若质不足而习文,则文灭其质,虽学而无益。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必须其质已至其极,而犹有余力,然后才需要习文以进质。如果质不足,则不足以教之。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此无质而来求学,孔子以为无益,而不欲教之。
                            习文的目的乃是进质。如果不能进质,甚至文灭其质,则有害无益。汉儒重质,观夫汉书,有很多文不足但可堪大任者。后儒重文,后世也很多风花雪月而无益于世之人。二者各有所失,但以吾观之,汉儒犹得其本。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子路是典型的质有余而文不足,勇过乎猛而失其和。孔子教之以音乐,其目的就是通过音乐,让子路达到一种张弛有度的和谐状态。但是子路虽然学会了鼓瑟,在性格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那么鼓瑟就变成了仅仅是一种装饰。文以为饰而无益于进质,所以孔子叹之。至于门人不敬子路,不过是未达其义而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此乃孔子赞许其质之言。


                            IP属地:江苏18楼2014-07-20 21:59
                            回复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此乃虽诵其文,若无益于质,则文无益也,不必更求文之多也。


                              IP属地:江苏19楼2014-07-20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