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吧 关注:96,923贴子:474,188

☆【转载】☆学习考古学,为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自人人网日志 2014-04-26 20:57


IP属地:河南1楼2014-05-05 21:33回复
    记得有一位同学在网络上发表过日志,论说考古学具有6项优势,诸如亲近自然、探索历史、身心健康等等,对考古学不吝溢美之词。似乎这也是当下中国大学专业教育的通用套路,要为本专业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前景、为学生绘制他们进入转业后的光明前途,以师者身份,行引诱之实。这样的处理,有的时候的确能够保障学生们安心于本专业学习,让教学管理变得更加轻松。但作为师者,甚至仅仅作为较早的从业者,对该专业的前景必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一旦这种认识与其对初学者的宣讲有较大的背离,作为教师个人,可能会冒冷汗吧??我的一位师兄就曾坦承过类似的经历。而作为学生,接受了对一个专业的美好前景之后,花费4年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刻苦学习并且最终进入该专业之后,所带来的可能是或快或慢的一种幻灭。理想消失了、热情消弭了,可能在从事该专业一段时期之后,最终逃离,甚至是消极抵抗。对于某些行业而言,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相对于众多的从业人员、海量的发展机会,逃离者所占的分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值一提。但是对于考古文博专业而言,这样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灾难性的。专业人员总体上的稀少,专业技术工作与操守的要求,都使得类似事情的灾难性后果更加明显。
    与之相对应,我更加欣赏“大浪淘沙”的说法。作为教学实施者,大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对潜在的从业人员——学生进行筛选。让学生直面这个行业的种种困难,以此吓退那些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忍不住孤寂的人,避免在他们身上浪费过多的精力,避免在多年之后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IP属地:河南2楼2014-05-05 21:34
    回复
      可是从事考古工作的相应收入并不高。最近网络统计出的毕业生收入排行,历史系毕业生垫底,考古学从业人员的收入也相对较低。
      劳动强度大,收入不高,有时还要面临一些安全威胁。考古探方塌方的情况出现过,考古工地上因公伤亡的事情也曾不止一次的出现。同时,由于非法文物买卖的巨大利润,从事考古工作有时还要面临更直接的生命威胁。中研院史语所在安阳殷墟发掘时,就曾经收到附近土匪的信函,声称殷墟中的青铜器是他们的财富,不得任意挖掘带走。邹衡先生在回忆晋侯墓地的发掘时,也曾提及盗墓团伙制造舆论对考古人员的生命进行直接威胁。
      要从事考古行业尚有一定的难度。考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一行业必须进行一些限制,决不能允许一般社会公众随意操作。现有的人事体制之下,考古单位人员编制有限,而欲招收则又有编制办公室、人事局等部门联合解决,尚有报批、笔试、复试等等复杂环节。一方面基层考古文博单位急需专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受制于繁琐的程序,多部门的相互制约,一部分考古专业毕业生无法进入这一行业,为了生存无奈转行。
      即便不去考虑收入问题,并且很幸运地进入了这一行业,却还有面临上升渠道不多,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很多基层单位由于编制所限,整个单位只有一个副高职称,行政级别最高不过副处级。电影人眼中的考古从业人员多是些怪人,很难接触,对稀奇古怪的事情感兴趣,孤傲怪癖。而普通社会大众对考古普遍更是很理解,认为考古工作等同于挖坟掘墓,是极损阴德的事情。如某同学而言,网络上“考古与盗墓的争论就像大姨妈,几乎一个月就要来一次”。


      IP属地:河南4楼2014-05-05 21:35
      回复
        先顶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05 21:36
        收起回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学习考古学,学习考古学又能够获得什么??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自诞生以来,考古学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从人类的起源到中世纪的生活情境,许多原本只能借助神话与小说来了解的内容,都由考古学给出了更加确切的答案。在考古学探究过去的过程中,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得到了坚持,这也使得考古学给出的答案与探索过程能够经得起逻辑的严格检验。同时,考古学的科学性也使它与伪科学断然区别,它摆脱了将人类历史上的“奇异”现象归于上帝或外星人的解释,在丰富人类对于自身历史了解的同时,也让人类进一步地增强了对其创造性的信心。对过去科学探求的兴趣,是支持考古学的学习动因之一。
          考古学是以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主要依靠各类文献史料的传统史学相比,物质遗存的解读更加困难。考古材料,除了出土文献之外,不会自我发声,它们身上蕴藏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古代社会的信息,需要由考古研究者进行解读。一定程度上,考古学具有这样的技术特色。信息的获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高低则关乎个体在社会中获取所需与所求的能力。从功利性的视角出发,了解从物质遗存中提取信息的方法,掌握相关的能力,将会更好地理解文本与其他社会个体。考古学提供了一条掌握这种关键能力的途径,即便我们最终不从事考古工作,也是值得进行学习的。


          IP属地:河南6楼2014-05-05 21:36
          回复
            作为个体,人类具有多种层次的需求。物质条件可以满足某些层次上的需求,但绝不会满足所有的层次。除了生存、温饱之外,尚有一部分的自我认同、全部的自我实现并不能,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与极大丰富而得到满足。人类的高级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需要个体把自身投入到某一项,以人类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具备持久、深邃的探索过程中去。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体会获得其他个体的认同,自我精神生活的满足,从而最终趋向于自我实现。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对象丰富、领域广阔的科学,可以成为学习者走向自我实现选择的道路之一。
            相较于其他一些热门学科所获得的社会认同与从业人员的高薪收入,考古学的学习与工作,在种种艰辛与困难之下,并不会带给从业者太多的“实惠”。考古学的学习也许始于一种简单的兴趣,或许基于某种现实的求职考量,但是支撑从业人员持续进行高质量考古学活动的动力,只能是从业者对文化、对全体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什么学习考古学,其实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按照陈胜前老师的话来说,从事考古学是一项“向死而生”的活动,理想主义永远是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已经没有或者已然不再相信理想,那么,“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考古学这东西,不学也罢!!!


            IP属地:河南7楼2014-05-05 21:36
            收起回复
              转自郭明建:
              最近流行夸考古多么高大上、多么有趣、多么有意义,其实这都与现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有关。但作为职业的考古者,必须承认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是多么土气、多么艰苦、多么枯燥琐碎、多么有问题。所以如果打算把考古当一个表演舞台,准备迎接掌声和荣耀,而且没经历过多次考古实习的学生,还是早日放弃这个梦想吧。


              IP属地:河南8楼2014-05-05 21:38
              回复
                感谢分享,说出考古人的心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06 09:04
                回复
                  还有妹子不爱~~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06 12:11
                  回复
                    “考古与盗墓的争论就像大姨妈,几乎一个月就要来一次”。


                    11楼2014-05-06 12:32
                    收起回复
                      为什么要学考古,这种感觉说是说不出来的,自己慢慢体验了


                      IP属地:湖北12楼2014-05-07 11:01
                      回复
                        说的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24 17:58
                        回复
                          我当时想的比较简单,为人类做贡献,青史留名,现在感觉自己有点逗比~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5-24 23:54
                          收起回复
                            喜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25 08:44
                            回复
                              慷慨粪哥之四!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5-25 0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