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分析吧 关注:56,789贴子:161,287

【贴吧名人堂】埃里希·弗洛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8-06 18:09回复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03.23—1980.03.18)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2楼2013-08-06 18:10
    回复

      简历与生平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 1980年)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此外,在德国时弗罗姆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 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老师有Alfred 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年-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43年离开哥伦比亚后,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 纽约分校,1945年 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他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从1957到1961年,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


      3楼2013-08-06 18:10
      回复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
        1918年 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
        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老师有Alfred 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
        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
        1925年-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
        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
        1934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1943年离开哥伦比亚后,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 纽约分校.
        1945年 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1950年,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 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
        1957到1961年他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 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
        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
        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弗洛姆坚持临床实践。


        4楼2013-08-06 18:11
        回复

          弗洛姆理论简介
          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他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的。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其生而具有的有本能自动调节的装备越不完善。这种反差在人这里达到了顶点。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最长。人的本能适应性不足以使人生存下去,人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这就形成了文明。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第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第三: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历史的矛盾性
          存在的矛盾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决的。历史的矛盾是人为的,即使在产生时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历史的稍后阶段解决。因此,人的存在的矛盾是人的更深层的处境。


          6楼2013-08-06 18:13
          回复

            论人的需要
            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让你面临矛盾不可能无动于衷。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以下是几种需要以及不同的满足方式。
            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 人要摆脱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健康情感。没有发展这种情感的人总是按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现实本身去对待外部的世界,像婴儿一样仅仅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超越的需要----创造或毁灭 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被人抛入这个世界,又身不由己的被抛出这个世界,与一般生物一样。只是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不甘心安于生物的被动状态。这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又要超越生物的被动状态的需要。这种需驱使人去创造;当创造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可能转而采取毁灭的方式。
            寻根的需要------母爱与乱伦。人的成长意味着脱离自然和母亲的襁褓。但失去根基是可怕的,必须找到新的“根”才会感到安全。个人往往通过依恋母亲及母亲的象征物(家庭、氏族、民族、国家、教会等)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根基。有的人过于依恋母亲及其象征物,使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受到束缚,就陷入了乱伦的精神病态。
            同一感的需要------独立性与顺从性。人在脱离自然和母亲的“原始束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意识。人需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但有的人只向民族、宗教、阶级、同伴等认同,追求一致性或顺从性,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人需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之献身,从而赋予生存一种意义。有的人确定的目标符合实际,具有意义;有的人则相信某种神的启示或自己种族的优越性,从而追求某种“神圣的”非理性的目标。


            7楼2013-08-06 18:13
            回复

              社会性格论
              以上几种需要都是人在存在的困境下形成的与自然、他人、自我建立联系的需要,而人的性格和潜意识则是人在这些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性格的概念
              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两种: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要使自己与他人发生联系,即社会化。性格就是把人之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稳定的方式。这里说的“能量”不是力比多,而是基于人的处境而产生的需要。
              (二)性格类型
              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弗洛姆称之为性格取向。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取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取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1、同化过程中的取向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取向和创生性取向。
              非创生性取向有四种:接受取向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剥削取向的人则通过强力或狡诈来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囤积取向的人通过囤积和节俭来获得安全感;市场取向的人则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创生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种爱的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弗洛姆还提出了健康的人所应体验到的一些情感,包括淡薄、温柔、同情、兴趣、责任心和整合性。
              2、社会化过程中的取向及其与同化过程中的取向的联系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包括受虐狂、施虐狂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他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创生性取向是一一对应的,如接受取向与受虐狂取向所指的是同一类人,以此类推。
              健康的性格就是能够自发性的爱和工作。受虐狂通过屈从于他人或某种强大的外在势力(上帝、权威、组织、国家等)并成为这个势力的一部分来逃避孤立无助的处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施虐狂者通过使他人屈服和痛苦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同时也从被统治的他人那里获取(剥削)所需要的东西。破坏性是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囤积被侵犯而主动地非理性地区消灭、摧毁对象。以上三种倾向都常常以爱、责任、良心、爱国主义等合理化的形式出现。机械的自动适应就是放弃个性,根据市场效应自动与他人保持一致。
              现实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非创伤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见的是接受取向与剥削取向(受虐狂与施虐狂)的混合,集这两种取向于一身的人在权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谄媚,在权利小的让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强。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叫做权威主义性格或独裁性格。当然,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既有创生性取向又有非创生性取向,其中某种取向占优势。
              3、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弗洛姆在《人之心》一书中从病理学角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堕落综合症和成长综合症两种性格类型。前者是死之爱或恋尸爱、自恋、共生—乱伦的固着三种倾向的结合体。后者是生之爱或恋生癖、人之爱、独立性三种倾向的结合体,分别于前者的三种倾向相对立。具有恋尸癖的人被所有无生命的事物所吸引,迷恋腐朽的东西,热衷于暴力或破坏,喜爱机械僵硬的事物,沉溺于过去而害怕未来。具有恋生癖倾向的人为生命和生命的成长过程所吸引,富于创造性,喜欢新生事物。
              4、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与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弗洛姆在1976年 重占有和重存在的两种生存方式的理论。重占有关注但是占有对象(包括物、人、精神);重存在是关注的是生命存在本身,以人的潜能(爱和理性)的实现为生存的目的。占有和存在这一对概念是从价值观上对人的性格类型所作的进一步规定。


              8楼2013-08-06 18:14
              回复

                社会潜意识
                1.与弗洛伊德个人潜意识的比较
                弗洛姆承认自己的“社会潜意识”是源自于弗洛伊德的“个人潜意识”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划分为一种非理性的、神秘的意识。他认为,“潜意识”与“意识”同为个人内在的主观状态。所谓“意识”是指察觉到了某种情感、欲望,或判断,而所谓“潜意识”则指没有察觉到的内心的情感经验。“意识”和“潜意识”都是人的主观状态、情感体验,其区别只在于一个已被人意识到,另一个尚未被人意识到。
                同样,弗洛姆也认为,弗洛伊德把“潜意识”划分为与社会文明不符的、贬意的、阴暗的意识也是不妥的。他认为,“潜意识”的内容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它是两者的统一,所有这一切才构成了人。“潜意识”是一个完整的人减去了他与社会相一致的那部分[1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弗洛姆比弗洛伊德更加注重社会的不合理性,并认识到了潜意识的被压抑,并不完全是人文明发展的需要,更多地是特殊的不合理的社会需要。
                弗洛姆认为,社会在潜意识的形成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潜意识的形成不仅仅是“饥渴”、“性欲”、“恋父、恋母情结”等生物本能和家庭因素对人的影响。他认为,任何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处境总不是孤立的,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而任何对个人的压抑也不是抽象的压抑,总是具体的社会压抑。因此,任何把社会领域排斥在外的去除压抑的企图都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超越了个人的领域,对“社会潜意识”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全面认识被压抑的矛盾,从而才能找到解除压抑的途径。
                社会潜意识的两个维度
                弗洛姆认为,社会潜意识产生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社会过滤器,另一个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机制。
                社会过滤器(social filter)
                弗洛姆用动力学方法对人的意识进行分析,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受客观的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客观因素活跃在人的背后,是它们决定人们能对哪些社会事实有所察觉,对哪些社会事实视而不见。他把这种决定人们能否对社会事实加以觉察的“客观的因素”称为“社会过滤器”。弗洛姆具体分析了三种常用的过滤器:
                一是语言(language)。这表现在“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凝结在其中的整个精神来决定哪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19]。”某些经验用某种语言很容易使自己转变也意识,但在另一语言中则不能,这和各种文化的具体价值取向有关。例如,在日本等东方文化中,一些细腻的、微妙的感受可以用语言表达,然而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同样的这一经验通常并不能成为意识,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不是十分“重大”或“重要”的事情。语言由于种种原因,只是经验生活的一种僵化的表述。现代的语言仅仅停留在表达一些经得住逻辑思考的感情,所以,造成了内心体验和语言不符,语言成了过滤器。
                二是逻辑(logic)。逻辑是在各种特定的文化中直接规范人的思维的“规律”。生活在某种特定逻辑中的人往往过滤掉一些不能在他的逻辑中成立的经验,而实际上,那种经验是十分有价值的。更进一步,他们认为,规定思维的规则是自然的、普遍的,在一种文化体系中是非逻辑性的,在其他文化体系中必然也是如此。因为它与“自然的”逻辑相冲突。比如,对一个生活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正确性被视为毫无疑问的文化中的人来说,要他意识到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相矛盾的经验是很困难的。他不能意识到东方悖论逻辑所表达的“正言若反”等精妙的思想,也不能理解一些真实存在却无法为形式逻辑允许的感情,比如又爱又恨的感情等。显然,他所坚持的逻辑,压抑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成了他思想的屏障。
                三是社会禁忌(social taboos).弗洛姆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社会过滤器,它包括各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又包括因时因地制定的具体法律和规章等等。“这些社会的禁忌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止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这个层面”[20]。在这些社会禁忌的作用下,“个人对自己集团的人所宣布的不存在的事物闭而不视,或者把大多数人所说的真实的事情当作真理来接受,尽管他自己的眼睛告诉他,这些事情是虚假的。对于个人来说,大众是何等的重要,以致大众的观点,信仰和感情构成了他的个人的现实,甚至比他自己的感官和理性告诉他的还要真实。总之,人们把社会所承认的那些陈腐的思想视为是正确的、真实的、健全的思想,那些不符合这种陈腔滥调的思想却被当作是潜意识被拒斥在意识之处”。
                因此,弗洛姆认为,社会潜意识是显然存在的。社会潜意识压抑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事实认识的压抑,即人们会“有选择的疏忽”一些他们并不想认识到的事实。另一方面就是对事实的感情和道德意义的压抑。弗洛姆认为,人们之所以接受社会禁忌这种虚假的观念,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大众媒介的宣传来实现的。人们大多数观念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灌输的。那么,人为什么要接受这些社会过滤器呢?弗洛姆从心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心理机制说。


                9楼2013-08-06 18:15
                回复
                  顶起,要专业的孩子们。来吧~~~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8-06 21:2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2楼2013-08-07 19:12
                    收起回复
                      先顶再看


                      IP属地:广东14楼2013-08-07 22:18
                      收起回复
                        顶,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8-07 22:53
                        收起回复
                          顶,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8-07 23:45
                          回复
                            请楼主眼熟我,看我头像3秒,再看ID3秒,发什么了吗?如果没有,反复做几次会好的,看头像,看ID,在看,你会发现你眼熟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8-08 03: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