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17,730贴子:6,418,269

【转自天涯】献给男人的书:水浒功夫大揭秘,总有一款男人适合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这个帖子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就像阿星得到了如来神掌一样偶然。
下面开始转帖。


IP属地:山东1楼2012-08-18 23:29回复
    @大鸣府


    IP属地:北京3楼2012-08-18 23:30
    回复
      今天先到这


      IP属地:山东6楼2012-08-18 23:33
      回复


        IP属地:辽宁7楼2012-08-18 23:35
        回复
          无为呢?说了发这个给精的啊


          IP属地:重庆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8-18 23:36
          回复


            IP属地:湖南10楼2012-08-19 08:54
            回复
              不孬


              11楼2012-08-19 09:32
              回复
                楼主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8-19 10:55
                回复
                  分析的好,继续。。。


                  IP属地:湖北13楼2012-08-19 13:07
                  回复
                    天涯上看过这个帖,写的不错,作者是个武术爱好者,水平很高


                    17楼2012-08-19 13:40
                    回复
                      up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2-08-22 16:20
                      回复
                        打斗场面四:浅谈鲁智深的功夫、功夫神话以及叶公好龙
                        引文一:
                        鲁智深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鲁智深……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义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浪浪跄跄。却待挣侧,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
                        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听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智深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引文二:
                        智深走……口里道:“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道身体都困倦了。洒家且使几路看。”下得亭子……上下左右,使了一回。使得力发,只一膀子,扇在亭子柱上,只听得刮剌剌一声响亮,把亭子柱打折了,坍了亭子半边。门子……叫道:“苦也!前日这畜生醉了,今番又醉得不小可。”便把山门关上,把拴拴了。……智深抢到山门下,见关了门,把拳头擂鼓也似敲门……敲了一回,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一声道:“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哧洒家!俺须不怕你!”跳上台基,把栅剌子只一拔,却似撧葱般拔开了。擒起一根折木头,去那金刚腿上便打。簌簌的泥和颜色都脱下来。……调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便跳过右边台基上,把那金刚脚上打两下。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智深提着折木头大笑。
                        ……
                        ……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执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听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智深见了,大吼一声,别无器械,抢入僧堂里佛面前,推翻供卓,撧两条卓脚,从堂里打将出来,但见: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财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恰似顿断绒颖锦鹞子,犹如扯开铁琐火猢狲。
                        当时鲁智深轮两条卓脚,打将出来。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智深两条卓脚,着地卷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当时……两边众人被打伤了十数个。
                        品酌:
                        鲁智深喝醉了酒,一来被迫做和尚心里憋屈,二来本性好斗,三来瞧不起这些个出家人,于是借题发挥,大打出手,一个人欺负一二百人,打得五台山上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着实精彩。话说这老鲁可不厚道,你杀了人无处可走,本是五台山收留了你,你却打将开来,这算什么?每次看到这里,我都觉着于情于理不通,这花和尚该批判。但从武术角度来看,感觉又有不同。
                        抛开五讲四美三热爱,咱就武论武说他一番。
                        俺今儿个的话题是“浅谈鲁智深的功夫、功夫神话以及叶公好龙”,先说这花和尚的功夫。
                        鲁智深的功夫,相当厉害,属于纯外家功夫,突出一个“力”字。
                        “力”这个东西,相当重要,无力不打人。拳谚有云“一胆二力三功夫”,即是说力之重要。有人说我练过健美,有力气,能不能防身?当然能!有人说我是个庄稼汉,从小干活儿练出来的力气,能不能防身?当然能!有人说我什么功夫都不会,就有一身的笨力气,能不能防身?当然能!
                        


                        IP属地:山东19楼2012-08-22 19:05
                        回复

                          “力”,本身就属于功夫之一,中国武术有句话,叫做功夫无边,无时不练,无事不练。
                          什么意思?就是说,功夫这个玩意儿,它是没有一定的边界的,什么东西练好了,它都可以称作“功夫”,同理,力气大,这也是功夫。谁说健身房出来的,那就不是功夫?
                          可有的传统武术练习者,就不是这么看。他们说,光有力气,没有用,你还要会什么“寸劲儿”、“柔劲儿”、“缠劲儿”、“绷劲儿”等等等等,什么身法如何,什么手法如何,什么这一招儿怎么打,什么那一招儿如何用,什么人家打你一拳你就这么一躲,那么一闪,怎么怎么就是一钻,然后如何如何就是一打,什么三年之后你才能怎的怎的,十年后就可以如何如何……
                          一大套理论说下来,唬得你是真魂出窍,眼中大仙白日飞升,好似孙猴子见到了菩提祖师。
                          其实啊,俺告诉大家,怎么去衡量一个“大师”是否有真功夫,很简单——你和他打。甭管他嘴里火车多溜,你过去几电炮就放倒他,他就是个嘴把式,又叫嘴拳道。真正的练家子,绝对不是理论上喷出来的,而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对于真正的武道而言,绝对不敢小瞧“力”的作用,任何一个真正的武士,都会把“力”作为一个基本功来训练。
                          即便室内家拳,一样有“抓坛”、“抱坛”之类的训练,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内家拳不练力气,柔能克刚”之类的混账话,那都是光说不练,或者光练不打的大忽悠讲的。
                          《叶问》都看过吧?都还记得里面甄子丹打冲拳时的样子吧?连续不断的冲拳一拳接一拳,对吧?俺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武者,用咏春的冲拳接连不断的打过来,而他的对手,用得是八卦掌,应该怎么办?八卦掌是标准的内家拳,那么当面对咏春接连不断的冲拳时,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展开双臂,从中间向两边左右甩击,将咏春冲拳打过来的力,摆向两边,再趁机冲上去击打对方。
                          难道这不需要力气吗?你没力气,能行吗?能摆开咏春的冲拳吗?许多人都认为“柔能克刚”,意思是不练力气也能打过练力气的,纯属胡扯。“柔能克刚”中的“柔”,指的是“借力打力”之力、“借力引力”之力、“柔韧刚强”之力,而不是“温柔”的“柔”,更不是“柔弱”的“柔”!虽说“四两拨千斤”,但没有“千斤力”,何来“拨千斤”?须知,所谓的“四两”是指你浑身千斤力中的“四两”,而不是说你仅仅有“四两力”就够了!
                          拳谚有云“一力降十会”、“力大强三把”,是谁在亵渎老祖宗们早已说过的至理名言?!
                          对不起又激动了,呵呵。
                          说回水浒,为什么鲁智深能一个打一二百?你看他吃醉了酒,只一膀子,便把个凉亭撞倒,暴打山门时几棍子砸倒金刚,到后文书,去了东京相国寺,一腿一个便将两个泼皮甩到粪池子里,又倒拔垂杨柳,唬得一班无赖日日送酒食与他吃,这都是神力的效果。
                          施耐庵说他打架时“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财狼”,什么人才能在人堆里如大象般横冲直撞毫无阻拦?就是身大力不亏的人。这一点《三国演义》也有展现,小说中凡是沙场上能排上号的,无不是身大力强之人,如吕布这个两米多的怪物,关羽九尺多高,张飞八尺开外,许褚、马超皆阔膀猿臂,《水浒传》也是,卢俊义、鲁智深、关胜、秦明、呼延灼之辈,无不肚大腰圆,就是俊小伙儿董平,那也是猿臂蜂腰,没听说过鼓上蚤时迁之类的人物大杀四方横勇无敌的。
                          当然,出了力气,还要有经验和功夫,你看鲁智深打架时,经验充足,他打坏金刚,用的是栅栏上的一颗木头,第一次暴打山门时,门子拦他,他见对方一人,便一巴掌一老拳放倒了,但进去一瞧,有“老郎、火工、直听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他便立刻变得十分务实,“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因为人多了,所以咱老子不和你拼肉拳头,操家伙上。
                          第二次暴打山门更是如此,他一见“老郎火工道人,直听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马上二话不说,“入僧堂里佛面前,推翻供卓,撧两条卓脚,从堂里打将出来”,这正如某些街头霸王所讲,“砖头才是王道”,什么叫功夫?能打人就叫功夫,谁说砖头就不是功夫?逼急了,撅下来两根桌子腿一样打你一二百人。
                          兄弟们,想像一下一个人打一二百人的豪迈景象吧,如没有千百斤力气,鲁智深身宽体胖,又如何耐得起这般折腾?当然,这只是小说,但抛去其夸大成分,其所阐述的道理却并不难理解。
                          力量,是任何武道的基本功,没有力量,什么都不谈,但光有力量,遇到熟手,也会挨打。武术中,“力”和“劲儿”不是一个概念。什么叫力?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冲过来把你撞个大马趴,这就是力。什么是“劲儿”?俺两根手指掐住你的胳膊,你就疼得整条胳膊都没力气了,这就叫“劲儿”,今儿俺只谈了“力”,并没有谈“劲儿”。
                          练武,就要如鲁智深一般,扎扎实实,稳稳当当,亮亮堂堂,将基本功打好,基本功打好了,有力气了,有劲儿了,熟悉手法、拿法、腿法等等只是时间问题,如基本功没打好,一上手就开始练套路、练身法等等,那就是空中楼阁,瞧着好看,实则虚妄。
                          时下有不少“武术爱好者”,谈武必谈“师父”,论道必论“当年”,耍将起来,拽拳飞脚无所不会,一套套路打下来,只博得一个喝彩者众,但你要说和他比划几下,他便熊了,“习武只为前身健体”这几个鸟字儿,便走出了嘴巴。能练不能打,满口说空话,你说他不喜欢武术么?他似乎很喜欢,日日挂嘴上。你说他喜欢武术么?却又不敢涉足其精髓所在,恰似那好龙之叶公,只爱假龙,远避真龙,盖因真龙不易驾驭,假龙任其摆布也。
                          世上之事,要么不做,做就做个真的,不要骗自己,习武者当学鲁智深,勤勤恳恳打一架,也不枉学了半世,若口称嗜武如命,却远避实战,那还不如去跑跑步,既简单又益寿延年,何苦趟这个浑水,玷污了武术这块招牌呢?
                          


                          IP属地:山东20楼2012-08-22 19:05
                          回复
                            功夫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8-23 0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