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11贴子:87,538

【《蒙古族通史》节选】土木之役与遣返明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土木之役,两万余蒙骑迎击五十万明军,以少胜多堪称战争奇迹;冒失进兵,明英宗一时丢尽英明,损兵折将做俘虏又被兄弟抢了皇位]


1楼2012-08-17 10:27回复
      耶宪太师在进一步加强对蒙古统治的同时,不仅继续维持其父托欢时期同明廷所建立的友好往来和互市关系,而且排除种种阻力,通过频繁的使臣往来和扩大互市贸易的活动,将这一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耶宪时期,明廷为了限制蒙古的发展曾三令五申,要耶宪减少使臣人数和限制蒙汉人民的交易范围,特别是对武器和铜铁等金属物资的交易,严加禁止。耶宪太师对明廷的限制和禁令,则针锋相对。他把派往明朝的使臣人数从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几百乃至上千人,利用明朝内部上至朝臣,下至边官、百姓都贪图蒙古良马及其他畜产品的迫切心情,尽量扩大贸易额。当时,在边境地方,双方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关系盛况空前。


    2楼2012-08-17 10:27
    回复
        明廷对蒙古的限制和禁令没有奏效,便在互市贸易中进行刁难和欺骗。1449 年(明朝正统十四年),耶宪太师派遣三千使臣到明朝。太监王振借口蒙古虚报使臣人数,单方面实行大幅度削减马价,并扣留蒙古使臣。明朝商人还不择手段地暗中将交换蒙古马匹所用的绸缎一匹剪为两匹出售给蒙古人,引起蒙古人的极大愤慨。为此,托都布和汗曾严厉指责明廷不守信用,办事不诚实。另外,住在蒙古汗廷的明朝大臣曾经答应耶宪太师,愿将明朝公主嫁于其子。当耶宪太师遣使,携带大量聘礼前去迎娶公主时,明廷竟矢口否认有此事,违背婚约。于是,耶宪大怒,率领各部军队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


      3楼2012-08-17 10:28
      回复
        那啥,鉴于本书为《蒙古族通史》,大家就忽略作者的立场问题吧,毕竟,咱看的是历史


        4楼2012-08-17 10:30
        收起回复

            1449年七月(阴历,下同),蒙古军队分四路直逼明边。耶宪太师率领大军进攻大同;托都布和汗率军进攻辽东;阿剌知院进攻宣府;阿乐楚将军攻打陕西。四路大军中,耶宪太师和阿剌知院的两路军为主力。
            蒙古骑兵所向披靡,直抵明边。七月三十日,耶宪太师率军到达大同,与明朝参将吴浩交战于大同城北的猫儿庄。蒙古军队锐不可挡。吴浩战死,军队溃散。大同边外诸堡被蒙古军攻陷。明朝又派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员大将各率万人出战。结果战败,全军覆没。八月三日,大同总督军务宋瑛、总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在太监郭敬的监督下亲自出马,同耶宪太师激战于阳和(今山西阳高县)。结果,又全军战殁,宋瑛、朱冕均弃尸战场;石亨只身逃回大同;太监郭敬躲藏于草丛中,幸免一死。
          ————————————————————————————————
          喵了个咪的,丫的咱不喜欢清朝大辫子,可那帮家伙们一百多年了还在开疆扩土,明朝可好,立国才才八十年,瞅瞅这军力下降的。唉,无奈地鄙视之


          5楼2012-08-17 10:33
          回复

              阿剌知院所率蒙古军直抵宣府,围困马营(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断绝明军水源。这时,以敢战著名的宣府总兵杨洪,一筹莫展,坐以待毙。马营守备杨俊,不敢出战,弃城而遁。阿剌知院指挥的蒙古骑兵,势如破竹,挥戈南下,连续攻破独石(今河北赤城县东北)、永宁(今北京延庆县东),击毙守备孙刚,直逼居庸关。
              阿乐楚将军所率蒙古军,直达陕西镇夷所(今甘肃高台县北)。明朝总兵官任礼、都督刘永派军队出战,同蒙古军激战于临水堡之西。明军败北,左参将阮和、谷聪战死。镇守肃州卫指挥胡麟率领军队前来援战,亦战败而死。总兵官任礼又增派右参将都指挥刘震等率军队和蒙古军队交战,又遭失败。明军指挥阎震战死,刘震收兵窜逃。蒙古军队乘胜追击,刘震惨败,匿于一土墩之后,得免丧命。明朝人、畜为蒙古军队所获达万余。


            6楼2012-08-17 10:34
            回复
                托都布和汗所指挥的3万余人组成的军队,大部分来自科尔沁部和兀良哈地区蒙古诸部。这支军队在大汗统治下迅速越过长城到达广宁(今辽宁北镇县)附近。当时,明朝总兵官王翱正在广宁城郊**军队,于操练场地分发饷银。听说蒙古军队来进攻,王翱和士兵纷纷逃进城内,闭门自守,不敢迎战。托都布和汗指挥军队攻打广宁城,三昼夜未能攻破,遂退屯于十里之外,将广宁卫和辽东卫(今辽宁辽阳市)之间的站路破坏殆尽,掳掠人、畜数万而归。


              7楼2012-08-17 10:34
              回复
                  蒙古分四路大军进攻的消息传到北京,太监王振劝明英宗亲征。英宗朱祁镇遂仓促下亲征令。八月六日,明英宗率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一批文武大臣扈从车驾。八日,出居庸关,十二日至宣府。明朝军队出师仓促,士气沮丧,加之一路风雨不断,气候恶劣,弄得士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随驾的大臣视此情景为不祥之兆,上奏折劝止英宗前行,遭到王振的呵斥和拷打。明朝大军到达阳和城南时,已经"士兵乏粮,僵尸满路"(《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十八日,英宗率大军到达大同。蒙古军佯退,诱敌深入。明廷兵部尚书邝氏再次奏请英宗收兵回师。王振怒斥他为不知兵事的"腐儒",坚持要北进。这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密告王振,若再前进就会陷入蒙古人的埋伏,并把大同一带明军惨败的消息告知王振。王振大吃一惊,方知形势的严重,不得不决定立即班师。八月二十七日,明军刚刚返至宣府,蒙古骑兵已经追到。明英宗派恭顺侯吴克忠为殿军,同蒙古军展开激战。吴克忠战败死。当晚,明英宗又派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4万人出战。结果又被蒙古军包围,全部被歼。


                8楼2012-08-17 10:35
                回复
                    八月三十一日,明英宗率大军退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北岸)。土木地处狼山西麓,是由居庸关通往宣府、大同等地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地势险要,周围峰峦耸立,群山环抱。当时,明英宗将大军主力集结于此,等待后边的王振车马。耶宪太师急调蒙古大军将土木包围得水泄不通,并抢先控制了土木以南十五里处之水源。明朝军队驻扎土木,两天不得饮水,人马饥渴,一片混乱。耶宪太师派兵从土木附近的麻峪口发动进攻,同明军指挥郭懋激战。蒙古兵愈战愈勇。当时,明朝宣府总兵杨洪龟缩小城内,不敢出援。明英宗等人畏惧异常,欲启营南逃,又无隙可乘。这时,耶宪太师派使臣前来敦促明英宗投降。明英宗当即令翰林院学士曹鼐拟就降书,派人随蒙古使臣前往耶宪太师营帐,递交降书。使臣刚走,王振乘机下令明军南移。命令一下,明朝士兵各自逃散,阵营大乱。蒙古军识破明军南逃之计,便四面冲杀而上。蒙古铁骑冲入明朝阵营,战乱之中,明英宗在亲兵的护卫下企图逃走未遂,便索性"下马盘膝面南而坐"(《纪录汇编》卷20《英宗北狩事迹》),被蒙古兵俘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战"(也称"土木之变")。


                  9楼2012-08-17 10:36
                  回复
                      "土木之战"中,明朝损失惨重,扈从英宗车驾的文武大臣几乎无一人幸存,明朝士兵死者"蔽野塞川"(《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力主亲征的太监王振被乱兵所杀,明朝50万大军全部崩溃。明朝军队在这次战争中遭到如此惨败并非偶然。首先,明廷内部对此次出征意见不一,矛盾重重;其次,明英宗等人在战略上盲目用兵,妄图以压倒多数的兵力一举挫败蒙古军,结果适得其反;第三,在军事指挥上又多次失误,几十万大军迂回退却,最后竟集中于不利于作战的土木,陷于作茧自缚的绝境;第四,明廷仓促拼凑起来的50万大军临阵畏惧战死,有如惊弓之鸟,不堪蒙古军一击。
                    ——————————————————————————
                    50万,YY吧
                    不过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某主仆二人确实笨的没法说


                    10楼2012-08-17 10:37
                    回复
                      大概翻了一下,本书对也先打北京时被揍的过程和惨状只字不提,只把在周边的掳掠视为功绩夸奖一番,这笔风,这客观程度,这心态,哈哈
                      竖中指,鄙视之


                      11楼2012-08-17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