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17贴子:602,849
  • 11回复贴,共1

论儒学的“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什么是礼?
如果把礼理解为维护君主制社会的等级制度,那就大错特错了。先秦之儒主张周法,即分封制,两汉、宋明之儒维护中央集权君主制,现代在台湾逐渐发展的第四代儒学学者则拥护民主制。儒学的礼之核心意义并未随制度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如果把儒学的礼仅仅认为是礼仪规范那未免太过狭义了。从先秦开始,历朝历代的礼仪形式都在改变,然儒家所说之礼之核心意义却亘古不变。如果把礼理解为讲礼貌,以礼待人,同样也不够全面。
什么是礼?笔者认为礼的核心意义在于两点:尊重和克己。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现在有些人只知道后一句而不知前一句,认为儒学宣扬的是愚忠精神。却不知孔子所说的“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是“君使臣以礼”。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孔子只说了君臣之间以礼相待的情况,而孟子更大胆地说出了孔子没说的另一种情况,若君不以礼待臣,臣同样不必以忠事君。笔者认为儒家学说的礼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再说克己,笔者认为同样是礼的核心意义。儒学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同样也不反对对满足欲望的合理追求,但儒学认为对欲望的追求应当适可而止。士大夫以“八佾舞于庭”被孔子认为是不可忍之事,笔者认为并不是孔子迂腐,而是认为士大夫行天子之礼是僭越,是欲望超出其身份允许范围的表现。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以有道的方式取得的财物终究有限,而人的欲望如不加以控制则是无尽的。今天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追求不必再受等级制度的限制,但将自身的欲望克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外在表现如:礼节、礼仪等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礼的核心意义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永远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继承的传统价值观念。



IP属地:上海1楼2011-12-25 10:22回复
    颇有道理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1-12-26 11:47
    回复

      好文章.礼法的变化还有很多.


      3楼2011-12-26 21:14
      回复
        这个有意义


        4楼2011-12-26 22:41
        回复
          真看不出来,谈个诗还要懂礼!!!
          这么不搭界的事,儒家居然谈得眉飞色舞的!!!


          5楼2011-12-27 15:14
          回复
            有一定道理。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的理想有一点是恢复周礼。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呢,是因为周朝时期天下太平,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春秋东周以来诸侯都废弃或者无视周礼。做出一些不符合周礼的仪式或者礼仪。评价孔子,愚忠与忠诚是两个概念。孔子从未让人愚忠。这一点与楼主非常认同。
            但是,孔子对于封建社会等级的贡献非常之巨大,则不符合民主与自由。楼主称第四代儒学拥护民主,而用孔子之思想拥护民主则很难做到。大家都听过于丹讲论语心得,评价道论语中“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乃男子对于妻子与孩子之爱。这样的解释其实是在愚民,是一种为封建统治的开拓。实际意义,想必楼主亦懂。在失去民主的意义上,很难做到尊重。等级森严的环境中对于顶层的皇帝和法老又很难做到克己。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要认同孔子高超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和其伟大的政治抱负忠君爱民。但我们也要看清民主需要自由而非歧视。


            6楼2011-12-27 16:32
            回复
              我非常喜欢诗经。诗经表达的是情感。
              而论语表达的是道德。
              我觉得道德与情感既有联系,有彼此独立。
              道德不长久而情感不变。
              以前我们认为勤俭节省是好的道德典范。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下,反而消费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美国总统表扬在经济危机时期上街购物的妇女是爱国英雄。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我们这个世界可能不再存在国家的概念,到时候也就谈不上什么忠与不忠。到那个时候,道德的标准又会变化。但是我们发现人类的情感是很难改变的。两千年前的诗经里表达的亲情,友情,乃至男女之间的爱情。到了现在还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隐隐感觉到,诗经的魅力远远超过了被封建统治者采用的论语。


              7楼2011-12-27 16:40
              回复
                呵呵,自韩愈道统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大多数人都认同自孟子之后,传于宋儒的心性儒学为儒学正统,而把包括董仲舒在内的数百年的儒学研究排除在道统之外。这里我不是要讨论哪一派才是正统的问题,只是想说儒学并不仅仅只有这一脉而已。公羊学只承认世袭君主制的历史合理性而并不承认其永久合理性。自孔子没,儒分为八,其后又演化出诸多分支,随其核心思想都出自孔子,但所论庞杂,作为统治者的天子,当然更愿意承认其中有利于其统治的部分,以致到东汉,不合统治者心意的公羊学逐渐归于沉寂。直到康有为托古改制时才又被翻了出来,但因其因改革需要而提出未免有先果后因的弊端,又因其改革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迅速失败,公羊学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儒学核心思想是“仁”,与民主制并不违背。借王阳明先生的话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先秦儒维护分封制,汉儒维护中央集权君主制,都产生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一样,儒学也是不断发展的,难道能说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妨碍了现代量子物理学发展吗?


                IP属地:上海8楼2011-12-27 20:28
                回复
                  见解颇深!学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1-12-27 20:35
                  回复
                    先生的话,很高水平啊!!!


                    10楼2011-12-28 09:37
                    回复
                      儒家的核心思想并非只有“仁”,如果抛弃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则非儒也。先做一下常识性的说明,儒家的核心是“仁和礼、悌”仁即爱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可见其思想之高。仁与民主并不矛盾。爱,宽恕,包容,礼貌,智慧也并非儒家一家有其思想。佛经,圣经亦有出现。
                      我们所见的儒家经典其思想内容是否有与民主冲突之处,是是否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陈寅恪语)”。儒家思想不乏有独立,自由之思想。但并非全貌,愿楼主“
                      但礼的核心意义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永远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继承的传统价值观念”之礼与传统价值观并非全部。
                      


                      11楼2011-12-28 10:16
                      回复
                        在悠久的历史中发生一些压迫妇女的极端例子,西方也好,中国也好,古代也好,现代也好,都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儒家礼教的根本用意,是要根据女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给予妇女一个公正合理的安顿,赋予属于女性自身的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这就是“礼”的“别异”精神,也就是所谓“妇道”。


                        IP属地:河南13楼2024-05-14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