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吧 关注:2,215贴子:5,692
  • 10回复贴,共1

难倒郭沫若的青铜器奇宝--“云纹五柱器”(暂定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年代:西周
  类别:青铜器
  规格:通高31厘米,柱高16.5厘米。
  出土地: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
  简介:
  器上竖五柱,等高,间距亦相同。方座中空,四壁微鼓,委角。长方形扁脊的两侧和方座四壁,均饰双钩云纹。此种器形,不见于诸家著录,用途待考。
  48年前,安徽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器形奇异,纹饰精美,完好无损,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然而,由于此件文物是首次发现,史书上从未见过著录,器物本身又无铭文,因此考古工作者一时很难说出它的名称和用途。后经考古学大家郭沫若端详鉴定,也无结果。
  那是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发掘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当时该地正在修建飞机场,挖掘到两处相邻近的大土堆,露出了文物,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陶瓷器以及少量的玉石件和漆皮残迹等,共计102件。其中青铜器很丰富,计20余件,可是就在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却难住了考古专家——因为他们还“不能把它的用途肯定下来”,连名称也叫不出。叫什么呢?由于这件青铜器最大特征是有五根柱,底座满饰云纹,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据器形和花纹,取名叫“云纹五柱器”,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云纹五柱器构造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五个并列矗立的圆柱,铸在好似屋脊的短柱基上,柱高16.5厘米,长短粗细相同,距离互等。下部是空腹方座。方座纵横21.5×20厘米,四角抹圆,四壁微鼓,四壁和柱基都饰双勾云纹,纹饰光洁无锈蚀。整个器物通高31厘米,重5.25公斤。多少年来,人们对于这件约2700年前的青铜文物,曾作过多次的研究和探讨,各有说法。有人说可能是乐器,有人认为是器物之座。曾有音乐工作者对五柱器作过试敲测音,结果是“演奏”起来不但十分别扭不便,而且究其五柱本身,并不具乐器发音效果,从而否定这是乐器。认为器物之座的说它是奏乐用具,脊上矗立五柱,就是插置吹奏管乐器的。但可惜的是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时,并没有见到五柱器附近有管乐器,或遗留有管乐器腐朽残迹为之佐证。



1楼2011-12-12 09:37回复
    看着像祭祀用的烛台。。。


    IP属地:浙江2楼2011-12-12 12:58
    收起回复
      反正,至今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新的研究进展,《中华遗产》可以做个专题嘛,哈哈


      3楼2011-12-12 13:32
      回复
        呵呵,中华遗产不可能为了一个器而作一个专辑的


        IP属地:浙江4楼2011-12-17 15:01
        回复
          博物馆里应该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也不知道用途的青铜器,**起来就是一个专辑,专辑就叫《国之奇器》


          5楼2011-12-17 20:56
          回复
            那对编辑们的挑战大了点实在。


            IP属地:浙江6楼2011-12-18 10:41
            回复
              是用来风干鱼肚的,表面吹完翻过来吹里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1-06 20:19
              回复
                这是古代的路由器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07 15:56
                回复
                  不难鉴定啊,西周是青铜发展的重要阶段,西周时期“子”字的结构又和这个青铜器一模一样,所以这个器物就是西周时期“子”字的由来,应该是用来祈求人丁兴旺的。


                  9楼2018-06-19 16:31
                  回复
                    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4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