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吧
关注: 56 贴子: 162

  • 目录:
  • 其他
  • 0
    “The Day I Met My Mother”这题目被译错了 作者 张庆路 复旦大学主编《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5课阅读材料“The Day I Met My Mother”被复旦老师译为“我遇见母亲的那天”。对此好像还没有人提出过质疑,但笔者认为它是误译。 该文作者的母亲刚生下她就去世了,作者被姨妈收养,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几乎一无所知。作者迫切希望了解、认识自己素未谋面、早已故世的母亲,想知道母亲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因此开启了这次寻访母亲故地之旅。作者此行的
  • 0
    “Metal”为何能有香味? 作者 张庆路 这个问题可能连翻译家曹明伦教授自己也没搞清楚。曹教授在08年第4期《中国翻译》上发表了对美国诗人弗罗斯特“The Figure a Poem Makes”一文的翻译范文,在范文及其后的一篇“翻译导读”中曹两次涉及到这个问题。请看原文及曹的译文:A poem may be worked over......Read it a hundred times: it will forever keep its freshness as a metal keeps its fragrance. [一首诗......即使你把它读上一百遍,它也会永葆其新鲜感(它将会让人百读不厌),就
  • 0
    冒昧修改几则复旦老师的翻译答案 作者 张庆路 以下是复旦大学编《大学英语》精读翻译练习答案上的若干句子,笔者以为似有改正或改进余地。 Book I Unit 6 5、我想先和你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的英译稿,然后再把它寄给霍布斯先生。 I’d like to talk over with you abo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rticle before sending it to Mr. Hobbs. 张译:I’d like to talk with you ove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rticle before sending it to Mr. Hobbs. 理由:只能说talk over sth.(或talk sth. over),不能说talk
  • 0
    “骑缝盖章”英译:商务馆版VS张庆路版 作者 张庆路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P. 519,2000年6月)对“骑缝盖章”一词的翻译笔者实在有点看不过去,所以就忍不住自己动手译了一下,并将两则译文对照如下: 商务馆版: the edges of two separate sheets of a documents on which a seal is to be stamped with part of the impression on each of the two sheets 张庆路版:set a seal to two side-by-side document sheets with half its impression on each 比较说明: 动手翻译前,首
  • 0
    “Freedom is a noble thing”真正考究的汉译 作者 张庆路 因为反复考量“Freedom is a noble thing”究竟该译为“自由是一桩高贵的事”抑或“自由是一桩高尚的事”,某书作者被《文汇读书周报》(09/04/17)评论者赞为“着力于纯洁而温婉的汉语表达”和“文字非常考究”。但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赞美与其说是在褒扬该译者,还不如说是在讽刺该译者,因为这两句被称为“文字非常考究”的汉译其实只是两句中文病句。 我们知道,“自由”是一种思想、信仰、主
  • 0
    上海话“老克勒”英文探源 张庆路 众所周知,有不少上海话中的词语译自英语,“老克勒”就是其中之一。上海话“老克勒”之褒贬意义往往因时代之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后上海人常用它来指那些从旧上海过来的海派老男人,是一个褒义词。但对它的出处多数上海人却都不知道,有人认为它译自英语“color(颜色)”,例如几年前故世的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就持此观点。 笔者不同意此观点。因为如果它来自“color”,那它的原文就应该是“Old Color”
  • 0
    惠能大师成名偈语英译 张庆路 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成名偈语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体现中国禅宗智慧的代表作。广东的吴伟雄先生在《上海科技翻译》06年第2期发表了他的译文。在拜读之余,笔者总觉得该译文无论在思想内容的传达上还是在文字表述的转换上似都有所欠缺,为此笔者将原偈语重新翻译了一下。本着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现特将两者在此一并公布,以求教于吴先生与读者诸君。
  • 0
    《Fair Game》咋成了《对抗性游戏》? 作者: 張庆路 美國CIA前秘密特工瓦萊麗·普拉姆出版的一本《Fair Game》被上海《东方早报》译成了《对抗性游戏》,这翻译有点离谱。该书的内容是讲作者的丈夫因抨击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使用不实情报而得罪了布什政府,后者为此泄露了她的CIA特工身份进行报复。在书中她是一名弱小的受害者,面对强大的政府毫无还手之力,何来的“对抗性”?而书中的 “Game”更与“游戏”毫不相干。 事实上,英文“fair game
  • 0
    《Obama on the Couch》:《沙发上的奥巴马》? 张庆路 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曾出现过一本名为《Obama on the Couch》的书,中国国内各大报刊都将其译为《沙发上的奥巴马》。 事实上,这是一本解读美国总统奥巴马心理的专著,其中“on the couch”是一条固定的美国口语成语,意为“在接受心理治疗”,在此书名中意为“在接受心理分析”。为配合这个成语,作者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特意用一张奥巴马坐在普通沙发上的图片作为书的封面。但显然,此
  • 0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该怎么英译? 张庆路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是国内厕所中常见的一条揭示语,译成英语该怎么说?有位吴伟雄教授曾在《上海翻译》(2006/2)上推荐一位王先生的译文“Come with a rush? Go with a flush!”称其为“形似,也神似,堪称佳译”。对此笔者持反对意见。 此揭示语的语境人人清楚,并不复杂,但该被荐英译文却有一大一小两个错误。小错误是“with a rush”用得不够确切,似应改为“in a rush”。 大错误则有点严重。
  • 1
    英语之狡猾一例 张庆路 上海电力学院某老师在《上海翻译》06年第2期上发表一篇名为“英汉翻译中语法分析要点”的文章,其中有个别译例的纠错笔者持不同看法。例如P.25-P.26上有个被指为误译的译例笔者就不以为是误译。该英文原文是这样的:In the U.S. the fear of street crime is forcing our citizens to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living patterns, to stay off the streets at night, to shy away from helping strangers。被认为的误译是:“在美国,对街道犯罪行为的恐惧迫使我们的公民改变
  • 0
    英语之狡猾一例 张庆路 上海电力学院某老师在《上海翻译》06年第2期上发表一篇名为“英汉翻译中语法分析要点”的文章,其中有个别译例的纠错笔者持不同看法。例如P.25-P.26上有个被指为误译的译例笔者就不以为是误译。该英文原文是这样的:In the U.S. the fear of street crime is forcing our citizens to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living patterns, to stay off the streets at night, to shy away from helping strangers。被认为的误译是:“在美国,对街道犯罪行为的恐惧迫使我们的公民改变
  • 72
    本书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研究学者赖斯(Katharina Reiß/Katharina Reiss)和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84年合著的理论著作,阐述了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其中心是弗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 本帖译自诺德(Christiane Nord)的英语译本(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出版于 2014 年, by Routledge),原文为德文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 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 0
    怀念董乐山先生    张庆路   董乐山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在美国社会与文学研究上造诣颇深,称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我跟董先生并不认识,今天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缘于20多年前我和他的一次偶然的通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了一本董先生和他人合译的《第三帝国的灭亡》(英汉对照读物)。在阅读中我发现其中有一句话好像译错了,于是就给先生写了一封信指出这个误译。想不到没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
  • 0
    怀念董乐山先生    张庆路   董乐山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在美国社会与文学研究上造诣颇深,称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我跟董先生并不认识,今天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缘于20多年前我和他的一次偶然的通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了一本董先生和他人合译的《第三帝国的灭亡》(英汉对照读物)。在阅读中我发现其中有一句话好像译错了,于是就给先生写了一封信指出这个误译。想不到没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
  • 1
    《The Song of Names》:《名字之歌》,还是《名人之歌》? 张庆路 著名英国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最近写了一本小说《The Song of Names》,其中文译本前不久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名译为《名字之歌》。这种似可完全对号入座的译文也许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读者会产生怀疑,而笔者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这中文书名似与小说内容对不上号,该书简介说“在这本小说中你能看到光鲜亮丽的古典乐坛背后音乐家真实的生活,以及在他们的音乐人生中所呈
  • 1
    “潦而不倒的女隐士们”这译文看似潇洒但不符实 张庆路 复旦大学主编《大学英语》精读教程第三册第四课的题目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 在其教师参考书上被译为“潦而不倒的女隐士们”。这课文题目的汉译一眼看上去简洁、流畅、潇洒,一般都认为它译得不错,所以许多其它大学出版的辅导用书都一字不改照样搬抄。但仔细通读全文后笔者发现,和原文相比译文完全走了样。 首先,文中的lady hermits 并非“女隐士们”。我们知道,汉语中的“
  • 1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不该错的错译 吉林出版集团曾经出版了一部很红的翻译小说《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原名是《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显然这中文书名是译错了,正确的中文书名应为《乌克兰语版拖拉机简史》,也就是“用乌克兰文出版的拖拉机简史”。尽管这两种译文只有两字之差,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思完全不一样。 笔者很奇怪译者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也奇怪出版方的编辑和权威的审稿者会审不出这个错误。更令笔
  • 0
    Common Sense毕竟还是有别于“常识” 作者 张庆路 无论是在20世纪或21世纪,无论是在大陆或港澳台,英文common sense一词都被解释为“常识”,而“常识”也常被认为是common sense唯一正确的解释。但笔者却发现,common sense并不完全对等于“常识”,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下面数例正规英文中,common sense均不宜解释为“常识”,而当另有他解。笔者现将那些自认为更为正确或确切的他解写在句后的括号中,供读者参考。(这些他解都有权威英英词典的
  • 0
    Official English 不是English 在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补编》中,Official English被译为“官方英语”。这是错误的,因为Official English其实不是“英语(English)”,而是部分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提出的一项“主张(proposition)”或发起的一场“运动(movement)”,当然也可以是一条“法案(act)”。有关资料表明,Official English就等于English Only,这两个名词可互换使用,意思都是“只准使用英语”。(作为专用名词,这两个名词中的O都必须大写) Official
  • 17
    原文为俄裔美籍形式主义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1959)。 在本文中,雅各布森基于符号学理论作出了对翻译的三个分类,并从语言学层面阐述了翻译的原理、方法。是20世纪翻译演讲早期的理论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自译,仅供参考。
  • 22
    《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是美国翻译家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在1972年发表的著名理论文章。该文章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宣读。 《翻译研究的名与实》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赋予了翻译研究正式的名称和地位,也因此被认为建立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本文阐述了翻译研究存在的必要性、现状(当时的)和建立独立学科的困难、方法、未来可能性等等。
  • 5
    译自詹姆斯·霍姆斯英译本。原文 La maniere de bien traduire d'une langue en aultre,1540
    喑呤 2-25
  • 0
    求教:无法考证原文版本的译本有什么可行的分析方法吗(诗歌,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人诗学特征,但译本较早,又是散译,难以确定其参考的原文版本)
  • 8
    雅各布森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翻译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解释,并就某些翻译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 1
    买来发现除了内容都是中文
    Gorllon 11-17
  • 0
    求助各位贴吧里的大神,谁有杨镇源教授写的《翻译伦理研究》这本书,最好是电子版,纸质也可以,或
  • 4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翻译研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