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文物吧
关注: 14 贴子: 127

  • 目录:
  • 其他
  • 0
    纸张脱酸剂、纸张脱酸液,两种说法有区别吗?这里一起来看看AI给出的答案: 纸张脱酸剂,是一种固态物质,通常是以粉末、颗粒的形式存在,可以添加到纸张中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与酸性物质反应,中和和吸收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从而改善纸张的酸性问题。因此得出,纸张脱酸剂主要用于纸张制造或纸张修补修复中。 纸张脱酸液,是一种液体,通常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可以直接喷涂在纸张表面,或以浸泡方式进行脱酸处理。
  • 0
    第一,纸张中有害杂质少,有较好的耐久性; 第二,纤维交织均匀,纸张薄而柔软,并具有较高的干湿机械强度; 第三,纸张呈中性或弱碱性; 第四,纸张色白,白度在60%左右; 第五,伸缩性小,吸收性低,使修裱后档案易干、平整、不易崩裂;
  • 0
    油纸作用是修裱时易将破损档案从台面上揭起,从而保护档案,便于操作。
  • 0
    纸张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由纤维素分子的酸催化降解引起的,而霉降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霉菌及周围的宣纸变质很严重,破损很大,可见,对古画宣纸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更严重的是,它还会破坏画面,损害画意。
  • 0
    有文物工程师的朋友吗,交流一下
  • 0
    “最小干预”和“最大信息保留”是当代书画文物的修复原则。根据《中国书画文物修复导则》,“最小干预”是指“在书画文物修复过程中,应以减少干预,缓解病害、延长保存寿命为主要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应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在最小限度,不应过度修复。”相比之下,“最大信息保留”原则强调“对能够体现书画文物价值的所有要素进行保留”。
  • 0
    在修复书画的过程中,无论是纸本还是绢本通常都要经历贴折条这一工序,就是在古书画已经产生的断折和缝隙的中间,贴上相匹配的宣纸细条,起到加固的作用,使断折处不再断裂。
  • 0
    档案修复过程并不简单,从接收、检查档案,分析检测破损档案,制定修复方案,到档案的消毒、除尘、揭粘等前期处理,再到手工修补和修裱、纸浆补洞等二十多道修复工序,每一步都考验着修复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其实施结果直接关系到档案的修复效果,并影响到档案的后续保存和利用。
  • 1
    当古籍字画、图书文档、经卷等纸质资料出现酸化严重,变的很脆时,先要意识到问题出在哪? 纤维是纸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往往是由于这些纤维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进而酸化变质,使得原来柔软的纸质资料变得越来越脆。那该如何是好? 业内称之为——脱酸,也就是改变现有古籍字画纸质中的酸性物质含量,使之中和,或趋于碱性,从而恢复到原有的韧性,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脱酸,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脱酸不到位,则
  • 0
    中国古纸及传统手工纸常用植物原料 韧皮系:韧皮麻类,桑檀皮类,瑞香皮类,藤皮类 茎叶系:竹类,草类,叶麻类 籽毛系:籽毛类
  • 0
    书衣:即书皮,也称封皮。
    重读迦陵 12-30
  • 0
    丝网加固技术是一种用天然蚕丝对脆弱的双面字档案进行加固的技术。蚕丝具有透明,柔韧和轻薄的特点,用她作为脆弱双面字档案的支撑加固材料,既不会对纸张,字迹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影响档案信息的阅读。
    重读迦陵 12-19
  • 0
    邋遢二字,是形容极不整齐的意思。南宋绍兴年间,四川所刻的七史,到了元代,大部分版片模糊不堪,很不整齐。著录家把用这种版片所印的书,称为邋遢本。
    重读迦陵 11-21
  • 0
    衲是和尚所穿的经过许多补锥的衣服。百衲是形容补缀很多的意思。用零散不全的各种版片,凑合而成为一部完整的书版,用这种书版印出来的书,称为百衲本。
    重读迦陵 11-19
  • 0
    档案砖的揭粘方法有干揭法、湿揭法(水冲法、水泡法、蒸汽法、冷冻法)、酶解法
    重读迦陵 11-10
  • 0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档案馆每年修复任务量很大,工作人员很多,不可能对每张待修复档案进行拍照。可参照规范的要求,对重要和珍贵的档案或受损严重、病害特殊的档案,在修复前对其进行拍照留底。
  • 0
    凡稿本经他人代为誊写后,又经著书人亲手校订一番的,称为清稿本。例如清代《续唐诗话》稿本。
    重读迦陵 10-30
  • 0
    宋时刻书多用大字本。其版框纸幅也都高大。每行至多不过十七八字。藏书家称这样的版本为大字本。
    重读迦陵 10-19
  • 0
    每一种书完成后,除由操作人随做随查外,经专人检查后符合标准送还原书单位。 成品检验合格标准 1、浆糊使用得当不稠不稀。 2、配纸颜色深浅,厚薄均匀。 3、补破叶要平整,糟朽书叶不伤字。 4、折叶不歪不斜,书口不偏。 5、捶书平整匀称,不伤书口。 待续
    重读迦陵 10-19
  • 0
    袖珍本之外,还有一种小字小版的书,叫夹带本。它在清末科举时代颇为流行,石印细字大小约等于128开的本子,还有更小的。这类书常供世人考试夹带之用,因此叫做夹带。
    重读迦陵 10-14
  • 0
    亲爱的纸质文物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重读迦陵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1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袖珍本是形容书的版形极小。可藏于怀袖之中的意思。其实和巾箱本是一个东西,不过是取了两个名字罢了。
  • 1
    申请人:@重读迦陵 申请感言:这里是纸质文物修复的公益平台。
  • 0
    巾箱是古代装头巾的小箧。凡书的版型特别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称为巾箱本。
  • 0
    凡新刻、新印、草订、而未加工剪裁的书,称为毛边本。此外另外有一种毛边本。或只切地头而留天头,或三面都不切齐全留毛边。
  • 0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相同的书,合订在一起,又无丛书之名者,称为合订本。
  • 0
    凡一书复刻在他书卷后,而其著作人又和所附之书的著作人非一人,图书馆著录时则另将其提出,记其版本,把它称为附刻本。
  • 0
    把某种书中的一部分,或若干卷的几卷而能自成一个段落的书,抽出单印,别钉成册,称为抽印本。近时,对于期刊中的论文等,往往有抽出单印成册的,也称抽印本。
  • 1
    单行本之名,是相对于丛书说的。凡汇聚许多种书,雕刻称一个版式,印成一部书,称为丛书。若把丛书中某一种抽出来单独印行,则称为单行本。
  • 0
    宋元时代刻书书写多出于书法家之手,故字体刻成之后遒劲可爱。明代以后书写多委之于普通工匠,别创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即俗称为匠体。到了清朝楼板之术日工,刻书时往往模仿宋板书字体。这种模仿宋板书字体所刻的书,称为仿宋本。其用仿宋体活字所印的书,则称为仿宋活字本。
  • 0
    宋时刻书多用大字本。其版框纸幅也都高大。每行至多不过十七八字。藏书家称这样的版本为大字本。
  • 0
    满足以下一点即可报名 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 年(含)以上。(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4)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
  • 7
    酸化是危及纸张寿命的重要因素 ,对民国时期报纸酸化状况 ,普遍性欠缺比较全方位的了解。大家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直接或少量的pH值检测数据来判定报纸酸化老化状况。对于民国报纸酸化现象,大家的直观印象是这一时期报纸pH值低,且呈现变黄变脆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分析详情:https://rcicn.com/news/84.html
  • 1
    报纸放久了为什么发黄?相信这是很多报纸收藏者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报纸发黄,我们通过锐立文保了解到,其实是报纸纸张酸化导致。那么,什么叫酸化呢?为什么会酸化呢?接下来,我们就针对此项问题做个简要的讲解吧!希望对报纸收藏者有很好的帮助。
  • 0
      高科技时代的今天,虽然很多的纸质文物都能在电子化的帮助下得以长久保存。但是,作为老祖宗遗留下的文明,亲眼看到和亲手摸到才更有真实感!   作为历史遗留文明产物之一的银票,从宋朝开始,发展至今,作为大额钱财的重要载体,当然更需有效保存。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到元朝银票作为主要流通财务,再到明朝和清朝,再到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银票都经历着各个阶段的演变。时至今日,银票早已被
  • 0
      说出来可能你们不信,第一次到西藏布达拉宫,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辛总算见到朶吉喇嘛。   回想起和朶吉的初次相见,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次的相见着实匪夷所思。   故事发生时间大约于2000年10月份,这个时间的拉萨已被白雪覆盖。作为平原地区成都的我们一行人来讲,一时半会难以适应。   朶吉喇嘛说他们寺庙的经卷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完善修复,大部分在空气、虫以及纸张自身老化等问题下,逐渐出现各种问题。   什么虫
  • 0
      家里收藏的老纸币怎么越来越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尝试:纸质文物像我们常见的纸币,后期变得越来越脆,最后脆成粉末都有可能。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纸币会脆化?是不是所有的纸质文物都会这样呢?   纸币作为近现代替代黄金流通的重要产物,不仅在重量上肩负,在数量上也是。人们只需拿着一两张轻飘飘的纸币就可以购买货物,相较于沉重的银两可谓是不要太轻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如今,我们的购物只需要一部手
  • 0
      其实,关于什么叫纸质文物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单从字面上就很清楚,纸质文物就是以纸张为媒介的文物。   凡是这个文物是纸做的,就可以称之为纸质文物。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和古代字画等。   对研究历史文化提供极大帮助,因此了解和保护纸质文物是目前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纸质文物现状】   纸质文物收藏量较大的包括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其次为私人收藏古字画、古书籍等。   有相关档案馆研究报告显示:微
  • 0
      古时候,没有铅笔、钢笔,有的只是软绵绵的毛笔。但依然能写出万千华丽字迹,画出各式水墨画。   到如今,毛笔写字虽然被铅笔钢笔等笔取代,但是水墨画的画法还是需毛笔入画。   而这类毛笔入画的画,被后人称之为“国画”。   国画以其水墨入画的独特画法,被历史上各类名家所钟爱。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国画大师,其画作可谓是价值连城。   国画著作材料大多采用纸、绢、绫等纤维材料和丝织材
    5-6
  • 2
      纸质文物泛指以纸张为媒介,   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   其中包括报纸、书籍、字画、经卷、拓片、红色文献、档案等。   翻看纸质文物,   窥探古人生活的蛛丝马迹,   是否有种时代穿越之感。   但随时光流逝,   这些纸质文物由于收藏保管问题,   出现诸多问题,   或泛黄,或脆化粉末状、或虫蛀、或霉斑等。   抛开人为因素,   绝大部分都是纸张酸化导致。 ——————————————————   流
  • 0
      古扇主要包含团扇和折扇两大类,此两种扇子命名根据各自形状命名。但本期所讲古扇的保存重点针对折扇保存收藏方式方法。   折扇相较于团扇的不同,在使用之前需要打开扇面,反复使用,就是反复频繁开合,对折扇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收藏古折扇的藏家对如何保存折扇,使其延年益寿存在很大疑惑。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如何保存古折扇吧!   古扇应该如何保存?由于折扇的组成部分分别为扇骨、扇页和扇面三部分
    4-2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