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吧
关注: 2,620 贴子: 8,947

品读中华经典,亦是守正创新。

  • 目录:
  • 民俗
  • 0
    2024.5.7 📚《细讲弟子规》第28讲:28 五伦关系中的信义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这一讲非常值得大家反复的学习,这一讲继续讲了做人要处理的五种关系,父【母】子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处理亲子关系,蔡老师又讲了【子路负米】的故事,自己也重温了一下当子女可以孝敬父母时内心的那种欢喜与踏实。 讲到
    玉~ 5-7
  • 1
    申请人:@修心者Dº 申请感言:我是本吧等级比较高的,而且有时间精力
  • 0
    2024.4.26 📚《细讲弟子规》第23讲:23处处威仪,胆大心细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这一讲还是讲礼仪,讲坐的礼仪以及时时处处谨慎小心的态度。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这几句给我最大的感触,其实也是“禁于未发,谓之豫”,就是蔡老师讲的预防法,时时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就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伤害以及没有关照到他人
    玉~ 4-27
  • 0
    2024.4.24 📚《细讲弟子规》第22讲:22 小事情 大学问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这一讲从人应该做到衣着有序延伸到应该做到物品有序,有序其实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很安定,而【定】能生智慧,做起事来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很多时候眼乱会导致心乱,眼睛是人体最直观的信息接收器,所有通过眼睛传递到脑的信息,又会直观作用于我们的心。让所见之处皆美好就是我们应该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的,保持家居整洁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和做到的一项
    玉~ 4-25
  • 0
    我要当吧主
    修心者D 4-24
  • 0
    2024.4.19 📚《细讲弟子规》第19讲: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礼仪教育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以前自己从来不懂原来一个有礼仪的人,在社会上经营人际关系的时候真的能特别起到加分的作用。 试想一下单位的同事当中如果有一个每天见面都能够与你热情的打招呼,每次恭敬的称呼你为某某主任或者某某科长,你在给他传授工作经验的时候都能够谦卑低调的学习,这样的人你会不会喜欢?时间久了以后,领导会不会器重这样的
    玉~ 4-19
  • 0
    2024.4.16 📚《细讲弟子规》第17讲:17 把愤怒化为宽恕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郑濂分梨给家族1000人吃,分的很智慧平等,所以人心都很平,就不会起纷争。 昨天父母的争吵让自己又加深了这一点的感触,母亲不停的数落父亲没有看到她的辛苦,所以难免言辞激烈的发泄不满,其实本质就是因为母亲的心不平,觉得自己付出了特别多,可是没有得到对等的体谅与对方对等的关心。 同样的情景昨晚又与先生重演了,也是源自自己觉得自己最近装修操
    玉~ 4-16
  • 0
    2024.4.15 📚《细讲弟子规》第16讲:16 兄友弟恭,再现祥和家风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1.懂礼、懂让才能让人生的路顺畅,才不至于塞车、起冲突。“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我们就先从家庭当中来落实友爱、礼节。 2.当他母亲离去,他的内心很充实。为什么?因为母亲去世前的十多年,他都尽量推掉很多无谓的应酬,统统去陪伴他的母亲。当他母亲离去的时候,他觉得很安慰,觉得他的抉择很正确。 3.当我们的心念很纯正,自然病毒就会慢慢转化
    玉~ 4-15
  • 0
    2024.4.12 📚《细讲弟子规》第15讲:15 教孩子“孝”的四项基本原则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这一讲感触最深的是蔡老师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人要培养和觉察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一个是存心,一个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一个是耐心。 存心很重要,秒秒间起心动念是怎样的?一定要细心的剖析,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念是很难觉察的,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去讲这句话,做出这样的行为,背后都是心的折射。 为人处世的智慧,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不懂,
    玉~ 4-12
  • 0
    2024.4.10——4.11 📚《细讲弟子规》第14讲:14 赢得信任是劝诫的基础 💗【学完本讲我的收获】 这一讲讲到了五轮关系中的劝谏,父子之间怎么劝?君臣之间怎么劝?兄弟之间怎么劝?夫妇之间怎么劝?朋友之间怎么劝? 涵盖了五个面向的劝谏,提到所有的劝谏都必须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父子之间的劝诫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劝父亲李渊,以及一个父亲如何劝诫撒谎的孩子;君臣之间的劝谏提到了魏征劝唐太宗,丙吉劝汉武帝,颍考叔劝郑庄公;
    玉~ 4-10
  • 0
    2024.3.31 📚《细讲弟子规》第9讲: 09 让父母亲、爱人对我们很放心 [lbk]庆祝[rbk]最有感触的句子 夫妻相处,只要遵守一个好的方法,叫“四摄法”,一定能相处得很融洽,这个是人际关系法。 💗【感悟体会】 感触最深的还是蔡老师讲到,夫妻相处的四个方法,同样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感触最深的还是布施,布施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虽然布施有三大类,财施、法施、无畏施,但其实我们也同样可以有更多的方式
    玉~ 3-31
  • 0
    2024.3.26📚《细讲弟子规》第6讲:06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根本在哪里?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中国人四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叛逆,我们居然在短短二三十年之间就产生了叛逆,厉不厉害?为什么四千多年来没有产生叛逆的下一代?为什么在几十年当中却快速产生了叛逆的小孩? 💗【心得/感悟】 这一讲蔡老师讲,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一个是因为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诲,没有孝心和恭敬心,一个是因为家长的身教没有做好,还有一个是因
    玉~ 3-27
  • 0
    2024.3.22📚《弟子规》第4讲: 04 学习圣贤教诲的注意事项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 林则徐一生归纳了“十无益”,假如人犯了十个错误,那人生是没有益处的。第一个叫“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对父母都不孝顺,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没有用?没有益处。“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家里面跟兄弟相处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冲突,这样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吗?不可能。在“十无益”当中,其中两点是针对求学问很重要的提
    玉~ 3-22
  • 0
    2024.3.13📚《细讲弟子规》40 解行相应,做世间的榜样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观心为要”,处处观照自己的心,有没有不恭敬?有没有贪婪?有没有懒惰?有没有不慈悲?一看到这个贼,马上怎么样?修正,绝对不让它继续嚣张。这样就能够把小人真正彻底赶出去。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最近偶尔会习惯于刷短剧视频,有时候一刷一个小时,但真的会【观心】,哎呀!又浪费了如此宝贵的一小时。明明有时时间都不够用,却还在肆
    玉~ 3-13
  • 0
    2024.3.12📚《弟子规》第三十九讲: 39 落实圣贤教诲的三个核心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宠妻吵闹,宠夫半夜爬起来哭,宠女儿难入人家的家教”。你看地方的俚语都含有很深的人生智慧,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去芜存菁,一句话就可以让人获益一生。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心有戒尺,才能行有敬畏,不至于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 很多女人为了拿捏丈夫,让丈夫听自己的,选择
    玉~ 3-12
  • 0
    2024.3.12📚《弟子规》第三十九讲: 39 落实圣贤教诲的三个核心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宠妻吵闹,宠夫半夜爬起来哭,宠女儿难入人家的家教”。你看地方的俚语都含有很深的人生智慧,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去芜存菁,一句话就可以让人获益一生。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心有戒尺,才能行有敬畏,不至于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 很多女人为了拿捏丈夫,让丈夫听自己的,选择
    玉~ 3-12
  • 0
    2024.3.11📚《弟子规》第三十八讲: 38 礼的本质就是恭敬之心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把人与人的关系整理成一个“让”字,意思是礼让,“让则有余,争则不足”,人与人相处要能够礼让,礼让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当你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朋友,你的感受会很舒服、很欢喜。纵使再亲的人,比如夫妻、父子,也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因为太亲了,就不尊重对方。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人的本性里面有自私的一面,总是会先替自
    玉~ 3-11
  • 0
    2024.3.10 📚《细讲弟子规》第三十七讲: 37 公婆爱媳,人子顺亲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的一些不好的言语,对他而言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就可以把你烦死了。别人有善我们不称扬,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而且有更大的罪过,会影响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人与人将会纷争
    玉~ 3-10
  • 0
    2024.3.8📚《弟子规》第三十五讲: 35 爱护万物便是力行孝悌之道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除了人要爱,动物要不要爱护?动物也要爱护。因为动物跟我们一样都有灵知、有感觉,它也会痛,也会伤心、也会难过。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记得有一讲,蔡老师讲到天地之德就是长养万物之德,天地对万物都是平等相待,我们都是天地的产物,彼此之间就更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 无论是有生物还是无生物,都是自天地而生,得天地而养。只
    玉~ 3-9
  • 0
    2024.3.6📚《弟子规》第三十三讲: 33 有德行方能欣赏别人的才华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1.假如在一些小地方都不用心,很可能真正接一件重大的事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甚至于会乱了头绪都有可能。 2.所谓知足常乐,你知足生活就非常轻松、非常简单,对你的身心都很好。 3.培养孩子绝对要先重德行才行,假如不重德行,我们把孩子的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绝对不会幸福。 4.当一个人无德有才华,他的才华、他的艺术境界绝对会
    玉~ 3-6
  • 0
    2024.3.5📚《弟子规》第三十二讲: 32 《了凡四训》中的十善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教人以善毋过高”,教人行善不可以一下子标准很高,否则对方会觉得很难做到;“当使其可从”,让他比较自在地学习,可以去力行,当使其可从。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 以前没学习之前,我妈老说我,有时候会埋怨我这个没做到,那个没做到,数落我。 后来我学习了两年以后,批评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弟也会奇怪的问我说,现在妈怎么不说
    玉~ 3-5
  • 0
    2024.3.4📚《细讲弟子规》第三十一讲: 31 分辨善恶的智慧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1.急事还要缓办。而且当对方要找你帮忙,甚至是跟你一起去做这件事,你也要考量:第一个,他的能力够不够;第二个,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要看看这件事情各方的缘分成不成熟。2.“问起对,视勿移”,所以在对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对方以示尊重。3.来说是非者一定有目的,一来是要拉拢你,二来要诋毁别人。4.攻人之恶毋太严,当思其堪受5.《了凡四
    玉~ 3-4
  • 0
    2024.3.3📚《弟子规》第三十讲: 30 朴实忠厚胜过聪明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1.行善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为了虚名而行善,就不好。2.小孩有可能因为逞能而说谎,还有掩过饰非、受父母影响,我们要适时去观察。逞能,因为他要炫耀,所以就把话讲得很夸张。3.“见未真,勿轻言”。当我们还没有看到事实真相,只是听别人片面之词,就绝对不可以把这个话再传出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谨慎态度。4.当你是隐恶扬善,对方有一点好你就
    玉~ 3-3
  • 0
    2024.3.3📚《弟子规》第三十讲: 30 朴实忠厚胜过聪明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1.行善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为了虚名而行善,就不好。2.小孩有可能因为逞能而说谎,还有掩过饰非、受父母影响,我们要适时去观察。逞能,因为他要炫耀,所以就把话讲得很夸张。3.“见未真,勿轻言”。当我们还没有看到事实真相,只是听别人片面之词,就绝对不可以把这个话再传出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谨慎态度。4.当你是隐恶扬善,对方有一点好你就
    玉~ 3-3
  • 0
    2024.3.2📚《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29 学一句,做一句,时时信守承诺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1.什么是贫?没有钱叫贫吗?他没有钱可以变得有钱,只要他有志气,只要他肯学习。怕就怕在他连志气、连学习的心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贫穷。 2.中国的祖宗了解到假如智慧不传承,那每个人的人生可能都要从头开始摸索。3.障碍在哪里?心。自己觉得很难,它就很难。当你把这个障碍放下,它就不难。4.当我们修正了,家庭就会变化,事业也
    玉~ 3-2
  • 0
    2024.3.1📚《弟子规》第二十八讲: 28 五伦关系中的信义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精明要内敛,不要压迫到别人。 身教者从,言教者讼。 惠不在大,在乎危。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1.内敛的精明,其实是对他人的恭敬心,是一颗能够体谅到他人的心,不炫耀自己,不打压别人,不在失意人面前讲得意之事。 上次先生战友聚会,自己就看似无意的透露了自己现在有有了更多职务,事后自己有反省,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不需要向别人炫耀。 2.
    玉~ 3-1
  • 0
    2024.3.1📚《弟子规》第二十八讲: 28 五伦关系中的信义 💗【触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故事】 精明要内敛,不要压迫到别人。 身教者从,言教者讼。 惠不在大,在乎危。 💗【结合个人生活分享】1.内敛的精明,其实是对他人的恭敬心,是一颗能够体谅到他人的心,不炫耀自己,不打压别人,不在失意人面前讲得意之事。 上次先生战友聚会,自己就看似无意的透露了自己现在有有了更多职务,事后自己有反省,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不需要向别人炫耀。 2.
    玉~ 3-1
  • 2
    见贤思齐焉!
    柯彬 2-25
  • 0
    邮费自理 有些勾勾画画的 想结缘的来
  • 0
    一共三个吧 白樱家庭,和我成为家人,最亲密的人,关系最好最铁的吧 白樱娱乐,社交,娱乐,游戏等社交吧 白樱神社,神话故事,玄幻修真,宗教信仰,凡是神学类都在这里发帖聊聊,包括道友和师徒,和我一起修道探讨,拜师学艺,一起探索神秘的玄幻世界
  • 0
    人生而当自强,有志者事竟成,尽人事,知天命,在乎物理自然,理尽而后心知,心知而后天命至,所谓天命者,在乎格物致知,理虽尽,然而不尽人事不成格物,人事乃孝亲奉亲,而后可致知格物,知所止,知所尽,位乎天命,易理难尽,周而复始,乃是说易知者尽性也,格物者乐天也。天命尽而后至良知,命有高低,然而性则无高低,人性平等,事常有乱,而天真不毁,人心不古,窈冥难测,贵贱有别,善恶有终,知其始,方可治乱,治乱之由,
  • 0
    孝敬乃万善之根本
  • 0
    民有德,可以为尊。圣贤圣人伏羲炎黄尧舜禹孔孟为什么被人民尊为圣贤祖先尊为圣人?因为他们有德。孔子成为“万世师表”,成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是因为孔子是有德之民。孔子是民不是政府官员不是皇帝国君,然而,就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国君都是去祭拜尊崇孔子,此谓“民有德,可以为尊”。中国历史文化是几千年的尊崇有德有道有道德的“民”,没有哪一朝哪一代皇帝被崇拜几千年的“官”,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不是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历史文
  • 0
    堕胎危害多多
  • 1
    “修行不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允许事情变得更坏。”接纳事物的正反两面,发现好的可能,也容忍坏的存在,真正的修行是一个扩大心量、如实生活的过程。
  • 0
    其实我想说,这个没事的,我们身边同事好多都过去了,都没事! 不像网上说的那样严重,主要是你得吃药,不吃药不好康复。另外就是真的和心理有很大关系,所以钟南山同志总是呼吁我们“保持好心情,休息好,多喝水”是有一定道理的!
  • 1
    为什么那些读圣经书的,和自编自写的,反而忘恩负义,固步自封? . 因为他们没有把圣经书的思想和自己编写的文章,没有用历练的方式取舍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只是抱着书和写的文章,就觉得他们懂了语句的意思,就自以为是。 . 实际上每个人有自己在不同环境中,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人的思想只能借鉴,然后自己在自身所处环境中,边经历所事,边和道理中的意思产生联系,而形成自己相对应的理解,才是真正明白。 . 那些自认
    刘大伙子 11-12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民俗